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年,开建保障房的任务被层层分解,武汉分到11.877套的任务量,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但据媒体调查,武汉存在以旧充新,用宿舍楼充当新建保障房的现象。据银彳订艮告称,国内真正新建保障房不足三成。保障房建设成了“数字游戏”,说到底是保障房制度缺乏刚性约束。制度缺失首先表现在保障房的定义不清上。  相似文献   

2.
在保障民生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保障房用地法治化建设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实践中都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促进我国保障房用地法治化建设,必须要树立公平兼效率的土地法理念,坚持保障房用地优先性、独立性原则,创新土地法律制度,即将保障房用地规划与计划制度化、扩充非经营性用地的地类、构建多元化的保障房用地开发主体、建立独立的保障房用地土地储备制度、赋予各方利益主体用地规划的参与权。  相似文献   

3.
武洁 《江淮法治》2011,(10):21-21
5月3日.国资委要求央企积极参与保障房建设。这是自去年国资委对央企下达“退房令”后.首次要求央企参与地方保障房建设。目前,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中.中冶科工、保利等都已涉足保障房建设。国资委表示,央企保障房建设占全国保障房销售面积的13%。(《新京报》5月4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作为重大民心工程,我国保障房建设大踏步前行。根据国务院部署,至“十二五”期末,保障房的覆盖面将达到20%。在保障房大力度推进的同时,也暴露出质量不过关的问题。保障房的质量问题涉及到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危,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记者近日在南京、武汉、九江等地采访了解到,各地保障房建设与交付量今后几年将逐年加大,保障对象也将向“夹心层”扩展。与此同时,保障房分配制度中的漏洞日益凸现,比如保障房小区时常看到豪华车出入,保障房存在大量出租现象等。(3月18日《经济参考报》)  相似文献   

6.
《政法学刊》2015,(3):45-51
我国现行调整保障房领域的法律仅关注产权型保障房的分配,而忽视其退出机制,此种立法现状导致的"结构性缺失"是制约产权型保障房制度顺利实施的症结所在。鉴此,构建公平、合理的退出机制是使产权型保障房回归"公共产品"的价值属性之保障。通过分析有限产权理论和共有产权理论下不同的退出模式,可以看出共有产权理论对于解决当前产权型保障房退出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理论上的正当性和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应予以肯定并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2月16日下午,上海市闵行区检察院检察官来到闵行城市剧院,现场监督该区2011年第二批共有产权保障房(经济适用房)摇号排序工作。据悉,今年开始,该院建立保障房和重大工程建设派驻检察官制度,以"一对一、跟到底"方式,实行对保障房和重大工程  相似文献   

8.
保障房对象是有城市户口的居民,这根本就是一个错误。保障房应首先保障最低收入人群,最低收入者都没有保障,怎么能去保障中等收入的普通人?——茅于轼  相似文献   

9.
钟国华 《法制与社会》2012,(27):228-229,233
本文通过分析社会建设的内涵、基本原则及其对保障房建设的要求,得出在社会建设条件下推进保障房建设,必须遵循促进改善民生、彰显公平正义的基本理念和总体要求.根据这个总体框架去分析当前我国保障房建设存在的进度缓慢、质量低劣及分配不均等存在问题后,笔者认为,“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权力腐败导致的国民财富分配不均及浪费、财税体制不合理及GDP至上的政绩见”,才是我国保障房建设弊病丛生的根本原因,进而提出推进保障房建设的根本对策: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更加有效地惩治和预防腐败;推进当前财税体制改革及GDP至上的政绩考核体制,推进依法治国的真正实施.  相似文献   

10.
业内人士及专家指出,保障房分配亟待治乱,公正、公平地切分蛋糕,这不仅关系千家万户住有所居梦想的实现,更考验政府的公信力及社会管理能力今年上半年以来,许多地方被曝存在保障房被骗购被团购被倒卖牟利等分配乱象。  相似文献   

11.
陈宇 《山东审判》2015,(1):93-95
【要点】在保障房制度中,当涉及公众利益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与申请保障性住房人一定范围内的信息隐私相冲突时,应将保障房的公共属性放在首位,使获得这一公共资源的公民让渡部分个人信息,这既符合比例原则,又利于社会的监督和保障房制度的良性发展。【案情】上诉人(原审原告):杨政权。被上诉人(原审被告):肥城市房产管理局。原告杨政权向肥城市房管局等单位申请廉租住房,但因人均居住面积不符合标准,未能获  相似文献   

12.
记者日前调查发现,各地在保障房分配准入、公示、管理、退出等四大关节都面临难题,分配机制建设步伐缓慢。业内人士及专家指出,保障房分配亟待“治乱”。公正、公平地切分“蛋糕”.不仅关系千家万户“住有所居”梦想的实现,更考验政府的公信力及社会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保证房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低收入和社会弱势群体的住房困难,它通过对社会公共资源的再分配,来确保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如何把适格的申请者从群体中分离出来,就需要制定出明确和有效的标准。本文通过比较美国,澳大利亚和银川的保障房申请标准,认为银川的保障房申请标准的核心规定不详尽,不明确,应该予以修正。  相似文献   

14.
一般公法原理上而言,面对住房保障等行政任务的压力,包容性规划政策的出现,体现了给付行政背景下国家任务的逐步扩张。从比较法的视角切入,通过对美国包容性规划政策的制度梳理,从法定要件与规制政策上来分析,包容性规划政策如何将原本属于国家层面的保障房建设义务转移至市场主体,通过商品房搭配建设保障房的方式,来增加保障房的数量供给;同时,包容性规划政策对于阶层居住融合的规制目标,反映了现代规制国家早已不再局限于经济效率的价值判断,而趋于重视"社会团结"等非经济价值因素。但从司法审查的角度切入,由于包容性规划政策本身所附带的财富再分配特征,法院对待包容性规划政策的态度体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司法在此议题上亦体现出明显的政治化倾向。通过对美国包容性规划政策的制度介绍,也为当代中国地方层面上保障房配建政策的制度设计,提供了比较法上的规制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一润 《法律与生活》2014,(23):30-32
正浙江省杭州市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局前副局长张新因从保障房审批中受贿、贪污1亿多元被判处死刑。他利用手中的权力,一手制造了迄今为止浙江最大金额的一起保障房贪腐案。2014年9月16日,历时一年半之久的浙江省杭州市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局前副局长张新腐败大案在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杭州中院)公开开庭宣判。张新受贿1.24余亿元、  相似文献   

16.
陈宇 《检察风云》2012,(16):7-9
有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这意味着,以目前我国城市常住人口6.66亿人,约2.22亿多个家庭计算,未来保障房约占城市家庭数的16%。应该说,在中国城市城镇化进程中,保障房建设不仅是我国政府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一大重要举措,更是关注民生,关心中低收入人群"有尊严地生活"的一项重大民心工程,是将改革成果还利于民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张轶水 《江淮法治》2011,(23):47-47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时表示,目前保障房建设存在选址离城区较远、部分质量不过关、退出机制不完善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杨宁 《政府法制》2012,(4):50-51
2011年12月初,有群众反映,武汉市斫口区紫润明园(南区)保障房项目交房后,不少住户发现房子存在墙体裂缝、屋顶漏水等质量问题,住房安全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9.
信息荟萃     
《中国监察》2013,(9):32-33
福建省光泽县近年成立由县纪委、监察局牵头,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廉政监理组",深入城南安置房、保障房建设工地,对施工方提出廉洁从业要求。(宋志峰摄影报道)  相似文献   

20.
保障房、还建房及食品安全这三个方面是近年来广大群众较为关心的大事。2012年底召开的安庆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就这三个主题分别进行专题询问。一次会议上连问三次,在该市尚属首次。这不仅为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也再次体现了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依法履行职能,大力推进各项民生事业的拳拳之心。"如何保证保障房分配的公平公正?""如何确保还建房的建设质量?""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一直受到高度关注,安庆市在这项工作上有哪些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