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为降低药价、确保药品质量,防止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各地普遍实行了药品集中招投标采购制度。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很多地方,一种以直销为主要手段的药品销售方式对集中招投标采购制度的执行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主要表现是:药品生产厂以县为单位划区指定经销商,独家经销一个或数个品种的药品,在价格和销售上实行垄断。这种经销方式在客观上给药商和医院规避药品集中招投标采购制度提供了可乘之机。直销药品由于垄断了货源,没有价格竞争,无论是零售价,还是中间利润,都比一般药品要高很多,使直销药品在临床促销时的明扣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2.
百字讯     
百字讯●今年以来,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纪委、监察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建筑市场的监督检查,取得较好效果。上半年,全区共有28个建筑工程项目实行了招投标,招投标率达到100%。通过招投标,共节约资金1177万余元。□(卢永清)●今年5月以来,甘肃省民乐县纠风办对全县19个县、乡医疗单位和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村级卫生所的53种常用药品实行集中招标采购,药价平均下降了35%,减轻了患者负担。□(戴多成)●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攸攸板镇一间房村的70岁老党员王金喜在建党80周年之际,一次性交纳党费30…  相似文献   

3.
谭辛鹏 《政府法制》2009,(20):51-51
“药价贵其实是人为造成的,在药价奇贵的大幕下,那些人是一群吞噬百姓财富的恶魔。”在医药行业工作了10年的吕涛在发给笔者的邮件中说,“对医药经营中的违法活动进行严厉打击,才是解决当前药价太贵问题的正确途径。”代理商:药价虚高的主要推手 在吕涛看来,药价虚高的主要推手是那些通过各种非法手段销售药品的不法代理商。  相似文献   

4.
廉价药短缺问题多年未得到解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定价机制不科学、政府对药品的降价政策偏离市场经济规律、新药审批制度存在漏洞、药品集中采购招投标政策存在缺陷和“以药养医”等制度阻碍廉价药生存。廉价药短缺问题的解决是个系统工程,可以从完善药品定价机制、加强对新药审批的监督、改革和完善药品招标采购制度;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投入,取消以药养医的传统做法等方面着手解决。  相似文献   

5.
曾<混账药价>的短文,置疑、声讨虚高的药价.某药厂立马找到发稿报社,声称所产的药品没卖那么高的价,并“保留起诉作者侵权的权利“.其实他们误解了文章的本意:所谓药价虚高,不是单单指责药品生产厂家,而是整个产供销系统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6.
如何遏制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让群众用上质优价廉的放心药?这是近年来我们非常关注的一件事。我市通过建立和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降低了虚高药价,为患者减轻了负担。去年,全市组织了两次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共节约资金30多万元。我市从2000年开始酝酿在全市推行药品公开招标采购工作。市卫生局多次召开会议,要求各卫生医疗单位纠正三种思想:一是怕麻烦,认为“货比三家,择优而从”,医院自会掌握,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是多此一举;二是怕招标,担心进药透明度提高了会影响医院效益;三是怕负责任,担心采购双方不能很好地…  相似文献   

7.
《法人》2005,(11):14-20
今年是《招标投标法》颁布5周年。《招标投标法》颁布实施以来有力地推动了投资体制改革.对规范市场秩序,节约项目投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招投标同时又成为腐败的高发区,招投标既是遏制腐败的重要措施,但又容易引发集中腐败。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招投标的制度缺失和监管缺失,毫无疑问法律的健全和有效的施行是保证招投标良性发展的防火墙。鉴于此.10月22日,《法人》杂志社、北京律师协会招投标委员会在法制日报社联合举办招投标监管问题法律论坛,旨在通过本次论坛,促进招投标领域的健康发展。本次论坛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和北京市各律师所的律师参加。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药价虚高是构成我国目前看病贵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需求价格弹性的经济理论,分析了药价虚高的主要原因,并比较了《价格法》、《反垄断法》等规制对药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文中通过比较,探讨了改变目前药价畸态发展的相关途径。  相似文献   

9.
法律福音     
《法律与生活》2011,(24):58-58
发改委:用制度掀药价老底发布2011年11月2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药品出厂价格调查办法(试行)》,将对国家发改委定价范围内的药品开展出厂价格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药品出厂价及销售等有关情况。出厂价包括最高和最低出厂价以及平均出厂价格,现行零售价项目分为国家定价、产地省定价和企业定价,销售情况细分为销售收入、销售数量以及销...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了生产、销售假药罪。行为人主观上有无生产、销售假药的故意,是认定生产、销售假药罪成立与否的主观要件。在审理时.被告人供述是重要但不是唯一的依据。对于行为人主观故意的判断.可以根据涉案药品交易的销售渠道是否正规、销售价格是否合理、药品包装是否完整、药品本身是否存在明显瑕疵,结合行为人的职业、文化程度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制度,是一种办事规程和行事准则,人要服从于它而不是让它迁就于人。国家推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就是要解决药品分散采购中存在的药价虚高、巨额回扣、假冒伪劣等突出问题,人们期望这一被称为“阳光工程”的药品购销方式,能遏制药品流通领域中的不正之风,减轻社会医药费用负担。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本身,无疑是值得信赖的,国外和国内的成功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我国某些地方在执行这一制度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取得的效果不明显。仔细分析这种情况我们会发现,出现问题不在于这种制度本身,而在于一些地方在具体操作中“念歪了经”。首先,…  相似文献   

12.
黄冲 《法制与经济》2009,(23):43-43
发改委、卫生部和人保部日前联合发布《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医药价改由此定调——提高诊费,降低药价。  相似文献   

13.
由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滞后,政府没能在1990年代中期及时地进行改革,调整医院的经营方向,致使目前医疗市场的混乱,药价虚高、医疗费用高昂,药品流通中回扣现象屡禁不止,即使是卫生行政部门出台了各种行政命令。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面对频频爆发的公共卫生、公共健康危机,如何在使患者获得有效的廉价的治疗药品的同时,又充分保护药品专利权人、制造商的利益,并发挥知识产权的激励创新机制?这个问题是摆在世界卫生组织、各国卫生部门和专利权管理部门面前亟待有效解决的急迫问题。上述问题可以归结为如何平衡专利权人和公众健康之间的利益关系。本文从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人手,指出该制度作为一项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救济途径,在TRIPS及相关国际公约已经明文确定了实施药品强制许可的大背景下,一些发展中国家是如何通过采取药品专利强制许可降低药价、解决突发公共健康危机的,以及我国政府在采取药品专利,强制许可措施时所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司法》2012,(2):111-111
近年来,浙江省公证机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服务政府重大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方面取得成效。一是主动服务重点项目招投标,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2011年以来,浙江省公证机构为国有投资重点项目招投标活动提供现场监督公证服务1894件,涉及项目合同金额537.26亿元。嘉兴、宁海、临安、桧阳等地分别以政府文件形式规定重点项目招投标活动应当邀请公证机构参加,从制度上对公证参与重点项目招投际活动作出规定。二是开展全程法律体险,全面规范招投标活动。  相似文献   

16.
东盛制药集团总裁陶朝辉近日在“中国医药风云榜”颁奖典礼上抛出“药品非馒头论”,声称中国“药价不贵,不同意降价”,因为药品不是馒头,而是一种“高风险、高投入、高附加值的产品,它的价值不能够仅仅与其成本相提并论”。中国药价贵不贵,不是代表药品市场利益一方的药品商说了算的,自然也不应该简单听信利益的另一方病患者的说法,比较可行的办法还是听中间人的说法——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中间人也未必真能做到完全的超然独立,但目前情况下我们还是只能依据他们的声音来作判断,这样至少在程序上要显得合乎理性一点。“中国药价不贵”,这一陈…  相似文献   

17.
政府采购招投标制度是公共财政支出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从源头遏制腐败的重要措施。以财政部开始探索政府采购招投标的1996年为标志,十二年来全国政府采购招投标规模年平均增长77.9%以上。巨大的增长额度表明,我国政府采购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其它部门经济增长速度,成为带动全国市场发展的重要动力。政府采购之所以享誉“阳光下的交易”,  相似文献   

18.
在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推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是中央为遏制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根据国务院纠风办的信息,全国推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以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有企业等所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普遍推行了这一制度,为遏制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各方面了解的情况看,人民群众仍普遍反映,“看病贵,药价高”的状况并没有明显的改变。其中原因何在?各地在推行药品集中采购中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遇到了哪些难以解决的困难?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江西省卫生厅等相关单位,对该省推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由于建设工程项目规模大、内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在工程招投标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有些单位及部门对招投标制度理解不够,在指导思想、具体操作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出现了各种违规招投标现象。  相似文献   

20.
刘邦德 《检察风云》2003,(23):49-50
药价长期以来居高不下,群众对此反响很大。政府近年来一直在努力,试图用行政干预的办法促使药价下浮,但收效并不理想。今年4月14日,解放日报的一篇文章《“老百姓”敲门上海》刊出之后,让上海市民看到了用引入市场竞争的手段降低药价的曙光。“铁板一块”的上海药品市场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开心人”成为沪上第一家平价药房5月31日,上海首家仓储式低价药品超市——“开心人”大药房在杨浦区松花江路开门迎客。没等到进客时间,大门硬是让潮水般的市民冲开了!2000多平方米的营业大厅里,黑压压的人群摩肩接踵。也难怪市民们趋之若鹜,细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