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张玉侠 《江淮法治》2008,(16):38-39
他们在娇生惯养中长大.个性独立而追求自由,勤奋上进又懒惰享受:他们会衣着时尚地出现在声色喧闹的酒吧.也会打扮得体地稳坐办公室:他们会在球场上挥汗如雨.也会在汶川的救灾现场挥泪如雨:他们会在日常消费中一掷千金.也会在救灾募捐中贡献半年的积蓄。他们就是“80后”的一代.他们任人评说.他们仍我行我素……  相似文献   

2.
说起私人侦探.人们会联想到福尔摩斯与波洛等传奇式的人物。在今天的西方国家.私人侦探已成为一种如律师或医生的普通职业.他们利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和特殊技能来向社会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近年来.私人侦探在我国也开始出现,由于其活动具有特殊性,其突出表现之一是他们经常需要采取一些秘密的活动方式。私人侦探的存在是否合法.曾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女童之死     
张惠 《法治纵横》2011,(3):53-54
流言的发生需要两种人.一种是你的敌人,一种是你的亲人。流言就像苍蝇一样侵害着我们的生活。尤其会侵害没有多少人生阅历的小孩子.他们敏感、脆弱.经不起流言的左摇右摆。  相似文献   

4.
策划药是指在现有管制药物的分子结构中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加以修饰,得到的一系列与原来的药物结构不同、效果却差不多甚至更强的“合法”药物。本文主要介绍了策划药的概念、发展历史、常见种类以及当今最流行的两种策划药,希望法庭科学人员能够对策划药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5.
刘若愚 《检察风云》2011,(19):38-38
“哈药六厂”,堪为耳熟能详的企业,央视以及地方电视台大大小小的广告都不乏它的身影。做大做强,风光无限,可以说,哈药从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国企的强势。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哈药的负面新闻接连不断,尤为引人注目的当属一组题为“哈药六厂赛皇宫”的图片。凡尔赛宫式的装修风格,全卖木雕刻的走廊,随处可见的金箔,无一不显示着大楼的奢华。更令人咋舌的是,这些图片竟然全部来自哈药六厂的官网!  相似文献   

6.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是负责药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行政执法部门,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行政执法权力。如果这些权力不能得到很好的监督和制约,就很容易发生失职渎职行为,情节严重的就会构成犯罪,影响单位和整个系统的社会形象。本文通过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罪的刑法规定、犯罪构成、以及在药监执法中可能出现的表现形式分别进行分析探讨,以便在执法实践中能正确把握。  相似文献   

7.
袁沛 《中国公证》2011,(4):12-13
一、关于社会资本的引述根据现代经济学、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人类社会的财富可以划分为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科技资本、环境资本和社会资本,这五者可以相互保障、促进和转换。最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形成合力.带来人类社会整体的进步与发展。具体到一个国家.其国力亦是上述五种资本的综合体现.同时也会受到五者中“短板”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笔者报道一起医疗纠纷案例。罕见的异位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前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手术中发现是结节性甲状腺肿,由于两种疾病都能适用手术治疗方法,于是没有终止手术而是继续切除病变部位,术后6天患者痊愈出院,3个月后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1年后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低下,从而引发的一起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9.
正当举国上下对“齐二药”假药进行全面围剿之时,重庆“回锅药”事件却以《重庆晚报》的“道歉”而暂时告终。在中纪委、国家药监总局的督导之下,“回锅药”事件最终真相大白。2006年5月23日,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组织部分企业领导、专家、研究人员共同深入探讨了“齐二药”假药的教训。与会嘉宾达成共识: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做药就是做良心。而重庆“回锅药”事件所暴露出的却是被“黑幕”吞噬的“良心”。  相似文献   

10.
谁懂得刑法     
苗勇 《江淮法治》2011,(18):19-19
我以为,在社会上,懂得刑法的一般是两种人。一种是法律人.包括法学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还有一种人,我们大概很少会想到,就是一些实施犯罪的人。而大多数老百姓其实是不懂得刑法的,事实上,由于自身都有繁忙的工作,他们基本上不会自觉地去学习刑法,因而不会像上述两种人那样懂得刑法。  相似文献   

11.
涂思敏  钱聪  卢腾  丁婕 《方圆》2023,(13):20-25
<正>这些“问题少年”并非无药可救。不管是谁,只要给他们一点爱与信任,在他们摔碎前容纳他们的痛苦、抚平他们的伤口,或许他们就能选择不一样的未来道路有时候,章永志也弄不清楚自己是因为痛苦而吃药,还是为了开心而吃药。服药后,他的大脑经常是一片空白。药劲过了之后,周围的人告诉他,他行为暴烈、性情大变,但他不记得。依赖此药后,记忆力渐渐被剥夺了。  相似文献   

12.
去年6月16日下午3点钟左右.伴着一阵吵嚷声,一对大约40多岁的男女出现在东里司法所。刚踏进司法所.这一男一女就强烈要求王所长为他们代写一份离婚协议,双方情绪异常激动.男方更是怒气冲冲.态度非常坚决。正在值班的王所长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安慰他们别着急,有事坐下慢慢说,有什么问题会竭尽全力为他们解决。  相似文献   

13.
药术     
吴孔文 《江淮法治》2012,(11):60-60
苍术,一种中药。三月抽苔,九月成熟,十月左右采苍术根,最宜。 苍术喜群生,某处发现一株后,略为扩大搜寻范围,就能找到一大片。小时跟大人们一起上山挖苍术.遇到这种情况,大人们就告诫:只准挖大的,小的留着明年再挖。待明年,继续挖大的。把小的留着。如此往复.可以源源不断地挖下去……  相似文献   

14.
使用药物进行诈病,在法医检案中偶可遇到,现报告一例使用扩瞳药诈盲的案例。尹某.男,43岁,在押。某日以“双眼突发失明”提出保外就医。某医院以“双眼急性球后视神经炎”,“双眼青光眼临床前期”收住院,冶疗186天出院。两月后,尹又以“双眼突发失明”提出保外就医,监所检察是要求鉴定。检查见:双眼睑无红肿,球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清,双瞳也等大等圆,直径7.0mm,对光反射消失,晶体、玻璃体、眼底正常。双眼压5.5/7(=1.63Kpa),双眼运动正常,无疼痛。神经系统未见异常。PRVEP检查示双眼正常PRVEP图形。一周…  相似文献   

15.
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这样描述成熟:“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也有人这样形容成熟:一个人如果成熟.他会将不平凡的事情变得平凡,会将坎坷看作是人生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6.
赵莹 《法律与生活》2012,(23):20-21
曾经,他们是恩爱的夫妻;离婚后,他们成了同一个屋檐下的邻居。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何况还有昔日的情分。不料想他们却矛盾重重,以改对簿公堂。审理离婚案件的资深法官肖菲认为:“离婚犹如精神断奶。如果你一直生活在以前的是是非非中,你只会更加痛苦。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也许你会重新找到快乐。”  相似文献   

17.
民事撤诉是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一种法定诉权,但在实践操作中,会成为规避有关诉讼义务的一种手段.从而与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初衷背道而驰。法律制度的创设应当完整严密,否则,就会在自身的问题中丧失尊严和权威。  相似文献   

18.
药品——由市场营销带来的价格飙升。导致了从“看不起病”到“吃不起药”的又一社会问题。药品是商品。但更重要的还是一种系于生命安全的特殊商品,其特殊性在于不以人的意愿为取舍;药品治病救人的属性,决定着药售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商品经营。  相似文献   

19.
警惕“医闹”职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医院的周围出现了一批特殊人群.他们每天穿梭于各大医院之间.专门打听患方和医院间的医疗纠纷.怂恿患方大闹医院要赔偿.并对当事人提供有偿帮助。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组织几十乃至上百人,甚至雇佣黑恶势力.围堵医院.殴打医护人员.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医疗秩序。这是一群职业化了的“医闹”,近期屡屡见诸报端,成为正常医患关系间的一颗毒瘤。我们权且称之为“职业医闹”。  相似文献   

20.
姜颖 《法庭内外》2013,(12):56-59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云南白药的生产厂家。2006年11月,云南白药集团发现市面上正在销售一种治疗心脏病的药,名叫“益心阳口服液”。这种药物在销售的过程中被宣传为“云南白药姊妹药”,并“与世界闻名的云南白药一脉相承”。“益心阳口服液”宣传册中有这样一段话:“国人都知道鼎鼎大名的云南白药,云南白药研制人家族的李金碧先生,不惜违背祖训,宣布要公开云南白药姊妹药益心阳秘方,益心阳口服液对心脏病的疗效,相当于云南白药治愈创伤。”可是,云南白药集团非常清楚,他们从来没有生产过这种药,云南白药也从来没有什么姊妹药,这“益心阳口服液”怎么就和“云南白药”扯上了关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