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等同于最小损害原则的必要性原则,在内涵上经历了从“必要的目的与必要的手段”到“必要的手段”的转变。为了预防与控制公权力行使的恣意与专横,应当客观化必要性原则。在判断何为必要性手段时,不应当忽略不同手段的有效性差别。如果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再借助于手段的相对损害计算公式,对异同有效性的手段进行损害大小比较,就能有效破解最小损害性难以客观判定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陈斌 《陕西检察》2002,(6):40-40,39
秘密侦查手段获得的证据的可采性问题,是一个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划有关的问题。我国刑诉法对秘密侦查手段没有进行规定,更谈不上对秘密手段获得的证据的可采性的规定了。但在司法实践中,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检察机关的侦查部门在侦查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使用秘密侦查手段收集犯罪证据,以更迅速,更准确地侦破案件。在侦查中使用秘密侦查手段是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侦查策略之一,但很多国家都是在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秘密侦查手段的种类、  相似文献   

3.
将技术侦查手段运用到反贪查案中的必要性已经在学界和实务界达成共识,而且在当今国情下也具备相当的可行性。在现阶段反贪使用技侦手段仍然要依靠公安机关,在此基础上应增强可控性,同时针对各种具体情形应灵活运用技侦手段,并注重与一般公开手段的配合。为了更有效地打击贪污贿赂犯罪,对于反贪技侦手段的使用应进行合理的规制,理性地看待“适用原则”和有关“证据转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源 《检察风云》2010,(2):64-65
年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朱孝清在谈到新一轮司法改革时透露,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侦查中运用技术侦查手段没有明期的法律法规支撑,通过这次司法改革,将对包括监听,窃听等技侦手段得到明确规定。朱孝清的话引起了人们对于监听手段查办贪官合法化的期待。  相似文献   

5.
《江淮法治》2012,(18):11-13
传销之祸由来己久,尽管各方对此一直保持高压态势,但时至今日,它仍在大半个中国肆虐。近些年来,传销的隐蔽性逐渐增强,打击难度也不断增加。传销手段更科技化,传销人员结构更复杂,高学历人员逐渐增多。欺骗手段更高明,形式更多样,手段更隐蔽,更具迷惑性。  相似文献   

6.
诈骗罪与盗窃罪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犯财产罪,一般情况下,两罪从非法取得公私财物的手段上不难加以区分,诈骗罪采用的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盗窃罪采用的是秘密窃取的手段。但是,在实施盗窃行为的过程中,加入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时,对两者加以区分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笔者欲通过以下案例加以论证如何区分诈骗罪与盗窃罪。  相似文献   

7.
最近,笔者参加公安部刑事侦查专家组的工作,在外地协破案件期间,对一些案件应用科技手段暴露出的问题,感想颇深,如鲠在喉。笔者撰写此文,不是对科技导侦的否定,而是对破案中应用科技手段出现问题的一种纠偏,或是冷静的、善意的提醒,促进刑侦科技手段更好、更快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与人大监督之我见朱为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它不同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主要靠行政手段协调经济运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主要靠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去调节,而经济手段及其它手段的调节也要以相应的法律作保证。笔者以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强化以法...  相似文献   

9.
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日趋复杂化、高智能化,使得我国反腐败形势日趋严峻。然而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职务犯罪侦查手段单一、强制力不足、侦查效能低下,反映出当前我国的职务犯罪侦查手段已不能满足职务犯罪侦查的需要。本课题将对现今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手段进行考察分析,查找职务犯罪侦查实践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同时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提出完善职务犯罪侦查手段的具体措施,以期增添职务犯罪侦查“武器锐度”。  相似文献   

10.
关于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性质,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民诉法学界,出现了诸多不同的见解。有学者曾将其进行了归纳整理,列举出九种有代表性的观点:1、司法行政手段说;2、制裁说;3、排除手段说;4、强制手段说;5、强制教育方法说;6、强制教育手段说;7、强制手段和强制教育方法说;8、强制或处罚手段说;9、有制裁性的强制手段、教育手段说。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采提示性列举的方式规定特殊侦查措施的种类,包括控制下交付、电子监听与特工行动及其他特殊侦查措施。职务犯罪侦查主体享有优先选择特殊侦查手段的权力,而特殊侦查手段产生的原因与最后手段性原则对其限制的无效及可能产生的矛盾是职务犯罪特殊侦查手段具有优先性的根本原因。《公约》对追查腐败犯罪鼓励使用特殊侦查手段的态度,意在表明国际联合侦查层面特殊侦查措施的优先性。我国职务犯罪特殊侦查手段的立法缺失与履行国际义务的现实要求立法应构建契合我国国情并能与《公约》相衔接的职务犯罪特殊侦查制度。通过明确职务犯罪原则性适用特殊侦查手段规定.排除最后手段性原则与重罪原则的限制性规定,以保障职务犯罪特殊侦查手段的优先性。  相似文献   

12.
刘薇 《政府法制》2008,(14):24-25
改革开放至今,伴随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而来的有5次物价上涨,每次物价上涨都于细微处影响着普通民众的生活。从最初的使用行政命令调控物价,到后来使用金融手段、综合经济手段调控,在一轮又一轮的物价高涨中,政府的调控能力和手段日渐理性与成熟。  相似文献   

13.
多种手段自杀15例分析曹际玉山东省莒南县公安局(276600)用单一手段自杀在法医临案中经常遇到,但一人利用多种手段自杀则较少见。为探讨利用多种手段自杀的规律特点,便于作出自杀客观结论,研究自杀的流行病学,现将临案中所见15例采用多种手段自杀的案例作...  相似文献   

14.
监狱生产怎样走来,今后走向何方,如何走好,这是监狱生产改革发展研究必须回答的问题。五十年来,我国监狱生产发展经历了由改造罪犯手段变化为监狱的生存手段,再由生存手段向改造手段回归的历程。监狱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在部分省市展开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监狱企业改革是管理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它同时面临两项任务,一是监企分开,一是企业自身改革。监狱企业自身改革是实现“规范运行”的基础,是衡量改革成功有效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王小勇 《法制与社会》2010,(16):30-30,36
随着经济的不断飞速发展,经济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越来越隐蔽,越来越狡猾,我们的侦查工作也要顺应形势的发展,利用一些高科技的手段收集和固定证据。不段完善侦查手段,重视案件的初查,经验告诉我们,初查工作落到实处,往往能够发现主要犯罪事实和证据,初查工作做得细,是顺利突破犯罪嫌疑人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一个经济体内部的垄断要靠开放经济来解决,自然垄断要靠科技的进步来打破,资源垄断要靠替代品的发现来冲破,国家造成的垄断要靠经济的极大发展和国家的消亡来根除,垄断行为的法律认定标准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修正。法律虽然是反垄断的重要手段,但不是根本手段,比其更重要的手段还有技术进步、发展垄断产品的替代品、推进开放经济的形成等经济类手段。因此,不能迷信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17.
论量刑的刑罚节俭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量刑的刑罚节俭原则胡学相刑罚在当今虽然不失为对付犯罪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是唯一的手段。实践已经证明,预防和遏制犯罪,仅靠严刑峻罚是不能达到目的的,近年来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井呈逐年递增之势,即说明了这一道理。刑罚只有与其他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一起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矫治罪犯手段的创新是在继承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时代的新鲜内容融进教育改造、监管改造和劳动改造,是一种新的超越和发展。心得矫治应当成为与三大手段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新型改造手段。在感化教育上,要变外在动机为内在动机,形成自我改造的良好循环。  相似文献   

19.
贪污贿赂犯罪手段简述孙宝民,彭彤近年来,贪污贿赂犯罪分子不断地变换作案手段以逃避法律制裁,犯罪活动的隐蔽性和反侦查能力增强。研究和掌握此类犯罪的手段,不仅有利于司法机关迅速侦破案件,揭露犯罪,正确适用法律,而且有利于有关部门防微杜渐,堵塞漏洞,加强管...  相似文献   

20.
罪犯心理矫治给“三大改造手段”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改造罪犯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独特的改造功能是传统“三大改造手段”不能替代的。罪犯心理矫治与“三大改造手段”改造罪犯的角度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将罪犯改造好。在改造罪犯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贯穿在狱政管理、教育改造、劳动改造的过程中。罪犯心理矫治与“三大改造手段”,协调一致,整合运用,能提高改造罪犯工作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