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6 毫秒
1.
李志刚 《政府法制》2014,(35):36-36
“治庸”,不独为当下的“热词”。古代“庸官”亦不少见,所以历代王朝也都很重视“治庸”。尽管效果多数平平,但偶尔也有些人和事令人眼前一亮。要了解古代“治庸”,得先了解古代官员是怎么上下班的。古人上班时间比现在早。《诗经·齐风·鸡鸣》中,妻子催丈夫起床:“公鸡已经叫了,上朝的都已经到了;东方已经亮了,上朝的已经忙碌了。”  相似文献   

2.
《中国监察》2010,(4):46-46
邵景均撰文指出,从一定角度看,庸官懒官对党和国家事业危害很大,治懒治庸是加强干部管理中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庸官、懒官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庸官、懒官极大地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庸官、懒官严重损害党的先进性;治懒治庸不但是干部队伍建设问题,是党的作风建设问题,也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继贪官之后,庸官、懒官、散漫官,近日来成为众矢之的,全国各地相继出台办法剑指庸官懒政。“庸官懒政是我国的一个吏治难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大治懒治庸力度,着力解决干部管理不严问题’,全国一些地区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李志刚 《政府法制》2011,(22):37-37
官员"治庸",不独为当下的"热词"。古代"庸官"比比皆是,于是历代王朝都重视"治庸",尽管多数乏善可陈,但有时也能让我们眼睛一亮。  相似文献   

5.
辛木 《政府法制》2012,(2):40-40
湖北绝大部分县市专门成立了“治庸办”,而日.不时有有所斩获的消息传来,接下来就是“庸官”被问责处理,百姓无不拍手称快。然而,需要追问的是:“庸官”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在市直(县直)机关中会有那么多在上班时问串岗聊天、网聊、看电影、玩游戏的“庸官”?  相似文献   

6.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十艮,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保尔·柯察金的这句名言激励无数人奋发有为。但是在官场,“庸官在堂”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政治生态,不学无术、投机钻营、明哲保身者大有人在。庸官怎样尸位素餐?庸官何以碌碌无为?怎么让庸官下、能官上?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委、省政府掀起的“责任风暴”与“治庸计划”,在社会引起强大反响。“治庸问责”主要针对党员干部精神之庸、能力之庸、责任之庸“三庸”问题,达到“治庸提能、治懒提效、治散提神、治软提劲”的效果。本文通过工作创新问责、工作目标问责,工作纪律问责和工作连带问责四个层次“问责”分析,探索建立“治庸问责”的长效机制,体现“治庸问责”针对性,强化系统性,提高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张呈富 《检察风云》2011,(23):36-36
民谣乃民众之心声。在流传的当代民谣中,有不少是针对官场中的庸官而宣泄的,读了耐人寻味。庸官,不言而喻,是指那些不思进取、浑浑噩噩的官员。“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年年都是老样子”,正是对他们这种“在岗,不在状态,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尽力的精神状态的极好描绘。  相似文献   

9.
蒋国平 《中国监察》2011,(12):47-47
据报载,湖南省某县开会时,有3名科级干部打瞌睡,事后受到免职处分。由此可见,当前各地各部门在治庸治懒,狠抓机关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方面的力度之大。庸、懒之风不仅是个人的一种生存态度,更关系着干部队伍的整体面貌,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因此,治庸治懒给那些“平平安安占位置,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的“混混官”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10.
近期,我国多地掀起"治庸风暴"。这其中,备受关注的是武汉市4月6日开始高调开展的"责任风暴"、"治庸计划"。该市"治庸办"曾一日内处分了近40人。从密集治理腐败,再前移到治理"庸官懒政",专家认为,各地此举值得肯定。此外,专家也指出,"治庸风暴"早已有之,但大多沦为"一阵风"。如何将"一阵风"变成长效机制,正在考验各地官员的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11.
《法治与社会》2006,(5):10-11
目前的“治庸风暴”还仅仅局限于某地或某事的具体实践层面上,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2.
瞭望 《法制与社会》2011,(14):33-34
近日,湖北、湖南、山西、新疆等多地刮起一场“治庸”“治懒”“治散”的官场整肃风暴。湖北不仅开始了“治庸问责”行动,还专门设立了“治庸办”,来治理官场中吃、拿、卡、要等50种不良行为,以及得过且过、业绩平庸等10种“庸病”。湖南也专门出台文件,规定了对机关工作人员需要问责的行为及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
黄勇峰 《中国司法》2011,(12):103-105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雷厉风行推进治庸问责,是对“四个危险”保持高度警惕,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这一“非常之事”而采取的“非常之举”。监狱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有自己的角色定位。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监狱系统必须从多个维度认识治庸问责,把治庸问责推向深入,用实际行动有效应对“四个危险”。  相似文献   

14.
王冬梅 《政府法制》2009,(19):22-23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原市委副书记、市长徐吲元被媒体称为“草原巨贪”。他自称对一笔笔送上门的巨额钱财“根本没有太在意过”。他的自我评价是:“我不是一个昏官,也不是一个庸官,却因为廉洁问题成了一个出了事的贪官。”  相似文献   

15.
王栋  庞海珍  侯秀芳 《法制与社会》2010,(15):172-172,174
“中庸”是儒家的重要伦理思想,其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正以及中和的思想,主张人的身心和谐,对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因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庸”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07年以来,为深入推进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狠刹党政机关的“庸懒”作风,牡丹江市在全市开展了治庸治懒专项活动。一年来,他们敢于碰硬、敢于较真,干部队伍得到整肃,工作作风明显好转,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相似文献   

17.
《法治与社会》2006,(5):6-10
2004年,浙江开始《影响机关工作效能行为责任追究办法》,在全国率先建立:“庸官问责制”。他们成立了专门的机关效能建设机构,对机关干部办事拖拉、工作推诿工、纪律涣散和政令不畅等现象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8.
与重庆市于2009年掀起的“打黑风暴”一样,湖北省武汉市近期铁腕推进的“治庸风暴”,也迅速引起了海内外媒体和公众的密切关注。截至2011年5月30日,推行仅50天的武汉“治庸风暴”便对510名机关干部进行了高调问责,其中344人先后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组织处理,包括5名局级干部和47名处级干部,实可谓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9.
在前不久的《建筑法》执法检查总结会上,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庆强直言,如今政府职能部门对待人大监督时惯用此招:只带代表去看好的地方,不带代表去看坏的地方。周庆强表示,此次执法检查中,令他疑惑的是,代表所到之处均是“先进典型”,全程未到达一处做得不好的地方,“不要又带代表去看好的地方。也要去看一些有问题的地方。找出问题来,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燕子 《中国律师》2010,(7):17-18
周恩来总理有个观点。叫“外交无小事”。因为外交是代表国家的对外工作.主要对象是各国政府及其当权者,所以外交领域不存在可以掉以轻心或等闲视之的问题,看似“小事”,弄得不好就会变成“大事”。将“小事”当作大事看待,才能不出漏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