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2年,红极一时的王洪文回到上海市委康平路办公室,就急着要找市委写作组的负责人朱永嘉。王洪文说,在北京的时候,毛主席要他读《后汉书》中的《刘盆子传》,因为是古文,很深奥,他读不懂,所以要朱永嘉给他讲讲。  相似文献   

2.
平凡 《工会博览》2010,(16):48-48
他是一名警察,因为忙,没有陪怀孕的妻子做过一次产前检查,一次也没有。这一次,他答应妻子,要陪她去医院,可是临出发的时候,他接到电话,要马上去执行任务。妻子听到后,默默地收拾好出门的东西。他觉得很愧疚,就在妻子要出门的时候,紧紧地抱住了她,说:“亲爱的,虽然我不在你身边,但是,我这个拥抱是有魔力的,今天你遇到的人都会帮我照顾你的!”然后他轻轻地拍了拍妻子的背。  相似文献   

3.
王小波 《法制博览》2011,(18):12-13
在美国时,常看“笑星”考斯比的节目。有一次他讲了这么一个笑话:小时候,他以为自己就是耶稣基督。这是因为每次他一人在家时,都要像一切小鬼一样,把屋里闹得一团糟。他妈回家时,站在门口,看到家里像发过一场大水,难免要目瞪口呆,从嘴角滚出一句来:啊呀,我的耶稣基督……他以为是说他呢。  相似文献   

4.
李国文 《法制博览》2009,(17):63-63
公元777年(唐大历十二年)3月,宰相元载伏诛。 他被押往万年县行刑,刽子手开刀问斩之前,循例要问:相公,可有什么遗言和要求,且说无妨。元载说他只有一事,唯求速死。刽子手说,那倒不难,不过要委屈相公。于是,剥下他的臭袜子,塞进他的口中。然后,刀光一闪,人头落地。同时,他的妻子、他的两个儿子、他的主书、随员、门人和亲信,以及他安插在宫廷里面的内线,统统完蛋,或交出脑袋,或关进牢房,或逐出长安,或削职为民。一位跺跺脚,长安城就晃动不已的大人物,树倒猢狲散,连替他收尸的人都没有。  相似文献   

5.
游宇明 《法制博览》2008,(20):12-12
亲爱的世界:我的儿子今天就要上学读书。一时之间他会感觉新奇有趣,我但愿你能待他温柔些。你瞧,到现在为止,他一直是家中的宠儿,后院的王者。我总是忙着为他治疗伤口,慰藉他的心情。  相似文献   

6.
朱元璋疾恶如仇,他要扫除一切通往他的理想国道路上的障碍。他的严刑峻法不仅施用一般官员,即使是他的亲属犯法,他同样不会饶过。没有亲疏之别,没有等级之分。在他眼里,法对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他的至亲、驸马欧阳伦因为动用公家车辆走私茶叶,破坏了茶马之法,被他断然处死.  相似文献   

7.
正值青春年华的他不幸患上绝症。深感绝望的他,面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女友的深情却无以回报。而昂贵的医药费让这个贫寒之家束手无策。就在一家人陷入绝望之时,他的前女友带着2万多元积蓄来到他身边,她要尽最大努力挽救他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蒋醺 《法制博览》2008,(10):18-18
苏东坡在最落难的时候,在岸边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写出最好的诗句出来。受到皇帝赏识时,他的书法漂亮、工整、华丽,而且得意。因为他是一个才子,才子总是很得意的。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他让很多人受过伤。他得意的时候,很多人恨得要死,别人没有他的才气,当然要恨他。但是他落难写的书法,这么笨、这么拙。歪歪倒倒无所谓,却变成中国书法的极品。  相似文献   

9.
曾经有位家长在我面前抱怨自己的孩子太不懂事了:家里经济这么困难,今天要家长为他买这样,明天要家长给他买那样。不买,就不上学。当时,我问家长:孩子了解家里的经济收入和开支吗?家长说,没告诉他,他不知道。象这样家长不告诉孩子生活的真相,孩子不了解生活真实的人相当多。  相似文献   

10.
儿子刚刚学会写请假条,便声称“爱好文学”,星期六一大早就闹着要买文学作品。我被他吵得头昏脑胀,一咬牙扔给他100元,让他到正规的书店“文学类”书架上挑几本自已喜欢的,就算对他的素质教育吧!  相似文献   

11.
他是来自湖北郧西大山里的苦孩子,通过寒窗苦读考上了大学,4年时间里,他不仅没有向家里要一分钱,还勤工俭学挣钱补贴父母,大学期间,他任武汉组建了23支支教队,每周组织近200余名忠愿者奔赴学校课堂授课。前不久,他当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还没有毕业,就成了一家集团公司的市场总监的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吴德洪。  相似文献   

12.
大唐盛世,在位居宰相高位的人中,最没有为官的威风的,就得算娄师德了,但这不是说他的相貌猥琐,没有官样,据说他“身长八尺,方口博唇”,不乏气度,而是因为他为人低调,低得有时要混同于平民百姓了。  相似文献   

13.
同样是美女     
于恒 《法制博览》2008,(6):25-25
我以前所在的学校有一个姓李的同事,年纪不大,却极邋遢。他常年不洗澡,身上总有一股刺鼻的气味,凡是从他身边经过的人,都要屏住呼吸,掩鼻而行。  相似文献   

14.
别说你单纯     
《法制博览》2011,(2):55-55
现在就教你认人…… 看一个男人的品位,要看他的袜子。 看一个女人是否养尊处优,要看她的手。  相似文献   

15.
《工会博览》2013,(33):31-31
在地铁上,他靠在旁边人的肩膀上睡着了。旁边的人也一动不动的坐在那。过了一会儿,有人问要不要叫醒他,旁边的人说,“让他睡吧,今天一定累坏了。我们都有这样的时候,不是吗?”最后,他醒了,而旁边的人坐过了12站.生活中的正能量大概就是这样吧!  相似文献   

16.
易中天  胡君 《法制博览》2008,(18):12-13
中国人的事最不好讲。 比如腐败。中国人喜欢腐败吗?当然不喜欢。提起腐败,中国人没有不咬牙切齿痛心疾首恨之入骨的。就连那些行贿者,也未必当真喜欢腐败。如果不受贿即可财源滚滚,他为什么要冒丢官下狱的风险?如果不行贿就能通行无阻,他又为什么要拿自己的钱送人?  相似文献   

17.
女儿的困惑     
几年前的一天,女儿放学后神情忧郁地问我,爸爸,你说假如有一个人要上北京,有汽车、有火车、有飞机,他应该乘坐什么交通工具?有土路、有沙石路、有高速公路,他应该选择哪条路?我说,那要看这个人的经济实力了。她说,坐飞机和坐火车的票价一样,  相似文献   

18.
良心的价格     
一次偶然的火车旅途中,我结识了一位在司法界工作的张姓朋友,姑且称他为张君吧。 他说他在上世纪80年代看过我写的《新星》,并曾为之热血沸腾,和不止一个同学立志以后要效法李向南从政,做廉政为民的改革家。  相似文献   

19.
审查阶段     
王友元 《法制博览》2009,(18):28-28
朋友C,在某机关是个有点小权的干部。 一天,C的姑妈来找他,有个又急又难办的事,要他去“冒险”一回。姑妈说只有C有这个条件去冒险。  相似文献   

20.
怨自己     
鲁迅的母亲说鲁迅“实在是气极了才骂人的”。我不知道鲁迅骂完人之后会不会后悔?也许不会.他临死前仍是坚称“一个都不宽恕”。而我骂完人之后经常很后悔。前几天写了一篇骂余秋雨的文章,现在看来觉得真是无聊。我为什么要骂他呢?是因为晚饭后犯懒。没出去散步,而是靠在沙发上看电视,结果就看到了他,就想起要骂一骂他。这种文章能有什么好效果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