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学理论》2014,(3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公民社会在我国逐步发展起来,并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历史并不长,又经历了国家与社会同结构、国家与社会统一和国家与社会分离三个阶段。分析了这三个阶段的各自特点,又探讨了公民社会发展的现状与不足,最后探究出促进我国公民社会的成长,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依托,坚持制度创新,坚持公民社会组织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最终通过公民社会与政府良性合作达到善治。  相似文献   

2.
主流的观点认为中国的公民社会已经兴起,对此有所质疑.通过梳理近代以来西方公民社会的理论,我们看出公民社会的三层内涵:经济层面上的公民社会、社团层面上的公民社会、文化层面上的公民社会.中国公民社会的发育,现状是经济层面上的公民社会已经出现,但社团层面上的公民社会以及文化层面上的公民社会远没有发展壮大,中国的公民社会是一个发育失衡的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3.
试论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与公民意识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意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起着先导作用,是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内在驱动力。社会组织作为一种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志愿性和相对独立性的社会力量,对公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是培育公民意识的重要实践载体。社会组织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有利于培养公民的公德意识,有利于加强公民的环境意识,有利于促进公民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4.
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政治与行政体制改革缓慢,我国民间组织呈现出"弱小化""、行政化""、营利化"等特征。民间组织的弱小化、行政化、营利化是我国公民社会影响政策过程的主要障碍,也是公民社会政策影响力低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杜长冲 《学理论》2010,(17):69-7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重要转型期,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壮大,公民社会获得了自身的发育机制与成长环境,并迅速的发展起来。然而,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仍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通过对我国公民社会的产生、发展以及其现阶段所面临的困境研究,分析和指出了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韦昌海  李会忠 《学理论》2010,(13):30-31
公民社会亦称市民社会,是崇尚公民权利,注重公民参与的社会,公共权力是公民保障自身生存发展维护自身权益基础上的有条件让渡形成的,然而公共权力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不断异化。学界对公共权力制约进行了有益深入地探讨,提出了诸如加强公权实际运作者的人品道德,强调权力运行过程中的有效监督,对权力运行结果的严格考核等方式,以达到对公共权力的规范。然而最根本有效的制约方式在于权利对权力的制约,公民社会特有的社会特质为此提供了有效条件。  相似文献   

7.
试论转型时期中国公民社会形成的客观现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东河 《学理论》2009,(24):74-77,102
“公民社会”概念引起中国学术界的重视,缘于自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进程,它使得在高度政治化的中国社会开始渐渐地生长出一个相对独立的非政治性的社会生活领域。本文从公民社会的内涵及其属性的理论分析入手,进而从实证意义上论证了公民社会的共通的本质性特征正生成于转型时期中的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8.
魏灵芝 《学理论》2009,(30):118-119
本文从新闻学的角度阐释了公民社会和舆论监督的概念及关系,探讨了公民社会的成长对舆论监督的促进作用,并通过具体新闻实例展望了我国公民社会逐步影响、推动舆论监督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公民社会"概念引起中国学术界的重视,缘于自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进程,它使得在高度政治化的中国社会开始渐渐地生长出一个相对独立的非政治性的社会生活领域。本文从公民社会的内涵及其属性的理论分析入手,进而从实证意义上论证了公民社会的共通的本质性特征正生成于转型时期中的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0.
现代公民就是培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责权主体.它代表了社会公共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身份,使每一个人做有尊严的公共生活主体.然而由于历史的惯性和现实的制约,培育现代公民进而构建公民社会尚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培育现代公民应该从树立公民意识、拓展公共传媒领域、培育企业公民和NGO发展及学校公民教育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党政论坛》2012,(8):8-9
日前,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发布2011年度公民社会十大事件——  相似文献   

12.
公民社会视角下的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社会就是国家或政府系统以及市场或企业系统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和。它是官方政治领域和市场经济领域之外的民间公共领域。公民社会的组成要素是各种非政府和非企业的公民组织,包括公民的维权组织、各种行业协会、民间的公益组织、社区组织、利益团体、同人团体、互助组织、兴趣组织和公民的某种自发组合等等。公民社会组织蕴含着巨大的社会管理功能,大力完善公民社会组织,积极推进公民政治参与是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公民社会生成机制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公民社会生成具备的条件,它包括国家、宗教、市场经济、组织独立的前提预设;另一部分是公民社会本身构成的要件,它包括公民、自由、组织、行动、公共领域、非营利性等要件构成。公民社会具有不同的逻辑起点,不同的价值理念,因而形成不同的公民社会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即自由主义类型的公民社会、社群主义的公民社会和第三条道路的公民社会。中国与西方公民社会生成的背景不同,构建的逻辑和价值不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理论形态和机制生成。中国公民社会既有公民社会的一般特征,也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中国公民社会应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为先导推进公民社会的建设;以对话与和解为原则实现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以宪法为底线构建公民社会;以网络为契机搭建公民社会的平台;以公民智慧为动力源丰富公民社会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社会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宇 《理论探讨》2007,(5):161-163
公民参与政策制定是中国在社会转型中的必然。社会的转型带来了一连串的社会背景的变迁,从各个层面上呼吁公民参与到政策制定中去,并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建立在公开讨论协商和公民、社会与政府共同参与政策制定的民主氛围。对于推进我国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具体社会背景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政策制定模式,从而推动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和科学。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但是转型进程中,我们发现,政治国家的力量大大超越了公民社会的力量,公民社会一直被政治国家所湮没,因此,如何构建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就成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轴心,并将影响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与前景。本文基于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现状提出:建构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必由之路,而在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的构建进程中,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是基础,现代公司的塑造是核心,社会组织的发展是关键,宪政民主制度的确立是保障。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代社会管理中政府与公民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管理是管理主体为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组织、协调、控制与监督的过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使传统政府全能型社会管理模式在复杂的社会问题面前捉襟见肘。为此,面临社会领域不断涌现的新问题与新情况,必须实现社会管理模式的有效转型,即由政府全能型向政府公民互动型过渡。  相似文献   

17.
公民社会视野下中国志愿服务发展与社会支持性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志愿服务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应顺应国际公民社会的发展趋势,将我国志愿服务纳入到公民社会的视野之中,逐步转变目前"以政府引导的志愿服务"组织方式,着力扶持和发展民问志愿者组织,以民同志愿者组织为主体来发展志愿服务事业,促进我国志愿服务的规模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推进现代公民社会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公民社会建设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潮流与趋势,是社会发展成熟的基本内涵,也是我国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搞好公民社会的建设,一要坚持政府主导,二要重视制度设置,三要坚持有序推进,四要培育公民意识,特别是民主法治、权利义务与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9.
马千里 《学理论》2009,(25):114-115,1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建立公民社会成为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的方向所在。而目前,农村公民社会发展相对缓慢。鉴于我国大部分农村情形的相似性,本文试以豫西南某县前村为例简析建构农村公民社会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论公民社会与国家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民社会是国家与市场经济领域之间的第三域,随着市场经济成为我国的主导经济形式,以及国家的民主化改革,我国应当培育公民社会,促进公民性的发展。国家的治理需要一个讲道德、愿守法的公民社会。依法治国要依靠有良好公民性的公民社会,才能节约治理的成本。以德治国仅以国家权利自上而下地推行难以奏效,通过培育社区公民和社团成员的道德和价值观,由国家予以分层整合,则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