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哈蒂尔坚决地说:"不,我就要徐思众!" 这要回头说1996年4月的一天.那天,徐思众收到一封国外来信.原来是马来西亚教育机构邀请他到马来西亚培训小学珠心算教师.  相似文献   

2.
日前,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在他的办公室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已72岁的马哈蒂尔总理是一位具有远见的政治家,他对一些国际和地区问题有独到看法和见解,因此在国际上享有声誉。在展望21世纪前景时,马哈蒂尔说,21世纪的世界将呈多极化发展。最初,世界将由“某些...  相似文献   

3.
机遇之门轻轻打开 1994年11月的一个晚上,徐思众接到了台湾著名珠算专家蔡景裕先生从马来西亚打来的长途电话:"徐老师,祝贺你啊!你的新书在马来西亚出版了."他听了有点糊涂,说,"我没出书啊."电话早传来笑声:"我们都是老朋友了,你还对我保密吗?那怎么这里到处都是你的<中国心算大全>啊?当地许多珠心算教育机构都在用这本书教学呢."  相似文献   

4.
去年6月,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率领三百名企业家和官员访问中国,揭开了马中两国关系的新篇章,在东南亚引起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瞭望》1993,(32)
中国●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马来西亚下议院院长穆罕默德·扎希尔先后会见了来马来西亚访问的乔石委员长,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7月29日,乔石委员长飞抵新加坡进行正式友好访问。新加坡总统黄金辉、总理吴作栋和政府资政李光耀分  相似文献   

6.
唐昊 《瞭望》1997,(50)
世纪之交的聚会●唐昊东亚国家领导人12月14日将开始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聚集一堂,举行东盟—中国、日本、韩国首脑非正式会晤和中国—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应东盟轮值主席、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的邀请,国家主席江泽民将出席上述会晤。这是东亚国家领导人世纪之交...  相似文献   

7.
增进互信加强合作王发恩应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和新加坡总理吴作栋的邀请,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于8月21日至26日对上述两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近几年来中国领导人对东南亚国家进行的又一次重要访问。李鹏总理此行达到了加强了解,扩大共识,增进互信,加强合作的预...  相似文献   

8.
最近,东南亚各国出现货币危机,美国最大的国际金融投机家索罗斯被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三度公开责骂为“首号恶徒”。那么京罗斯到底是何许人也?索罗斯是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犹太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为了逃避纳粹的迫害,随家迁至英国。1956年来到纽约。从60年代中期开始,他设置了一个号称为“量子期货基金”的海外基金。他的投资本额确实高人一等。若1969年投资10万美元,至u1995年已累增至u1300万美元。索罗斯在1990年之前,活动的范围只限于各种投资事务上,对其他事情则采低姿态。但“苏东欧旋风”的出现,改变了京罗斯,他挟带…  相似文献   

9.
李兴濂 《各界》2010,(8):30-30
秦桧,在中国是臭名昭著,在他死后的九百年里,他成了投降卖国的代名词,人们给他以无情的鞭挞,特别是杭州的那个跪着的铁像,更把秦桧打入十八层的地狱,永世也不能翻身了。但秦桧这个人在历史上也有另一面。  相似文献   

10.
伦敦专电 英国独立电视台第四频道在春节期间举办现代中国电影展,记者便动了拜访影展组织者、影评家托尼·雷恩的念头。适逢《红高梁》在伦敦上映,在托尼专门组织的讨论会上见到他,讲定要和他聊聊,不巧赶上柏林电影节,他得参加,直到他回伦敦,我们才聊成。 托尼之所以引起我的兴趣,是因为他为介绍中国电影可说到了“不遗余力”的地步。他近时写的文章,  相似文献   

11.
太平洋盆地经济理事会第26届年会日前在汉城召开。包括菲律宾总统拉莫斯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在内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界著名人士700余人出席了会议。这是该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与会者以“开放的地区主义是全球主义新的基础”为主题,举行了全体会议和俄罗斯、中国、美洲、东盟四个特别委员会会议,讨论了克服地区主义和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等问题。这次会议成为探索和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使亚太地区纳入世界经济新秩序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2.
约翰·唐奈这个名字对不少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 一九七三年,在中国监禁了二十余年的唐奈在中国公安人员的押送下从深圳被驱逐出境了。他给中国人民留下的记忆不过是一个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间谍。十年后的今天,当唐奈带着妻子和儿子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时,他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是友谊,他成了中国人民的朋友。这一变化是唐奈自己也未曾想到的。 九月一日晚,唐奈和妻子李孚带着三岁的儿子杰克,乘坐班机重新  相似文献   

13.
严明 《瞭望》2006,(44)
10月25日中国迎来了一位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法国总统希拉克。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的朋友在当今世界政坛上,执著敢言、风度翩翩的希拉克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成了法兰西政治和文化的代表。很多人都认为他就是法国天生的政治家,  相似文献   

14.
真是媒体惹的“祸”吗 仅仅在十多年前,中国最早的一群“纳米”人在某宾馆举行的中国纳米科技发展问题的第一次研讨会,还被服务员误会成了“粮食局的会”;而十多年后的今天,“纳米”——这片对科学界来说也属深奥、困难的地域,竟忽地成了大小媒体争相“鼓噪”的大众话题,甚至成了股市的暴炒热点!以致于完全从事离实际应用还相当遥远的纳米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也成了市场的热点“捕捉”对象——一位科学家告诉记者,有一段时间,他平均每两分钟就要接一个电话。因为找的人太多,严重影响了工作,他已不得不请传达室替他挡驾。 面对这始料…  相似文献   

15.
岁末岁首,澳大利亚外交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去年12月中,与印尼签署了安全协议;新年刚过,总理基廷就又登上了访问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征程,这些凸显了亚洲在澳外交天平上的分量。 马来西亚是基廷此行第一站。1月15日,基廷总理飞赴吉隆坡,这是他就任总理四年多来第一次、也是自1984年以来澳大利亚政府首脑第一次正式访问马来西亚。基廷此行,主要目的是增进相互了解、修补双边关系,尤其是政治外交关系,双方没有为这次访问刻意设定预期的具体成果。澳高级官员在基廷行前只是说,基廷重要的活动是与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的会晤。  相似文献   

16.
埃德加·斯诺是美国著名的作家和新闻记者,他一生写了大量的著作,尤其是关于中国的报道,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他的作品连续再版,被译成多种文字,有力地促进了世界人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了解,使中国人民为争取进步的斗争博得了广泛的同情和支持。斯诺的记者生涯,是和中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九二八年,他刚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毕业就来到中国。那时只有二十二岁,是个“充满好奇心和打算无成见地了解全世界的青年”。十三年后,当他离开中国时,已成了世界知名的记者;成了为反对世界法西斯主义、纳粹主义和帝国主义而献身的战士。关于他的变化,斯诺自己这样说: ……我的一部分将永远留在中国的褐色群山  相似文献   

17.
仇琳  俞铮 《瞭望》2006,(26)
数学界有人评论说,光丘成桐一人,就是一个哈佛数学系 6月20日上午,2006年国际弦理论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主席、菲尔兹奖得主、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这个在国际学术界成名二十多年的哈佛大学教授,将推动中国数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作为一项重要使命。他主编了《亚洲数学期刊》的学术杂志,他启发弟子解开了百年数学难题“庞加莱猜想”,他在中国组织了两次国际弦理论大会,他提议在中国设立了一个高级别的数学奖项。  相似文献   

18.
波恩专电 受聘担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的六十五岁的西德退休工程师格里希回国休假了。他在西德成了“新闻人物”:报纸发表消息报道他;杂志刊登长篇文章介绍他;电视台请他在荧屏上谈在华工作的印象。这位身材魁梧、满头白发的巴登人,作为中国国营工厂的第一位“洋厂长”,是德国人  相似文献   

19.
史伶 《各界》2014,(10):49-49
成舍我,一个中国新闻史上无法回避的人物,一个说到成思危时不可不说的父亲。 1898年,成舍我出生于南京下关,仅在“旅皖第四公学”读过一年半书。1913年时年15岁的成,被安徵的一家报社正式聘为外勤记者;1918年,经陈独秀的特批,成辗转成为北京大学学生;困难的时候,李大钊给他谋划了一份干报纸编辑的活,让他半工半读完成了学业;1925年,成创办《世界日报》;1927年,成在南京创办《民生报》。  相似文献   

20.
赶赴抗震救灾一线的志愿者共计20万人,成了灾区人数最多的一支救援队伍,也创下我国志愿者行动参与人数之最他被网友们称为救灾狂人,被网友推选为十大感动中国赈灾志愿者,同时在网络上,也有人称他是骗子。他名叫陈岩,36岁,是四川东冠实业有限公司营销部经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