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流行性腹泻是山丹马场牦犊牛发病最多、危害最重的疾病之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常规细菌检验方法,对采自本场区的106份腹泻粪便进行检查,检出致病病原物95份,阳性率90%(95/106)。95份阳性病原物中单独大肠杆菌、单独轮状病毒、大肠杆菌和轮状病毒混合感染率分别为44%(42/95)、19%(18/95)、37%(35/95)。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轮状病毒进行核酸电泳分析,查出不同于牛NCDV标准株的三种类型的电泳型。电镜观察呈典型轮状病毒结构。调查初步揭示:山丹场区牦犊牛流行性腹泻是由大肠杆菌、轮状病毒单独或混合感染所引起。  相似文献   

2.
Hawkes等(1982)建立了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后,已有许多学者将其用于寄生虫、细菌、病毒的检测,认为比普通ELISA简单、特异、敏感、快速。70年代末建立的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ELI-SA),大大提高了ELISA的敏感性。我们结合两者之长,建立了生物素亲和素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Dot-ELISA),用于检测仔猪、羔羊及婴儿腹泻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及羊(山羊、绵羊)与人血清中的轮状病毒抗体,并同Dot-ELI-SA、ABC-ELISA及ELISA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用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抗体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抗体张净夏谦高晓燕王巧全韩国珍(上海动植物检疫局200032)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是引起仔猪肠道疾病的冠状病毒,仔猪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呕吐、水样腹泻乃至脱水,2周龄仔猪感染后死...  相似文献   

4.
用酶免疫检测仔猪轮状病毒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轮状病毒 (Rotavirus)是引起各种幼龄动物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从 1975年Woode等首次分离出猪轮状病毒后 ,一些国家均有轮状病毒引起仔猪腹泻的报道。在我国仔猪腹泻已成为某些猪场的常发病 ,严重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为了查明仔猪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 ,笔者在 2 0 0 1年春 ,用轮状病毒抗原酶免疫测定 (enzymeimmunoassay ,EIA )诊断试剂盒 ,对湖北省某大型猪场仔猪轮状病毒感染情况进行了检测。1 材料1.1 粪样采集及处理 采自湖北省某猪场腹泻仔猪 2 0 8头。其方法是用消毒棉签插入腹泻仔猪的直肠内采…  相似文献   

5.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3种检测方法,对新疆地区部分牛和牦牛的血清样品进行新孢子虫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298头份牛血清全部为阴性,4份牦牛血清1份为阳性.  相似文献   

6.
据1982~1983年在拉萨、日喀则和那曲三地(市)的6县10区的不完全统计,共产黄犊牛5432头,发生腹泻的有1343头(发病率为24.72%),死亡496头(致死率为36.93%)。1987年5~9月,我们在拉萨市城关区、达孜县和林周县采集发病黄犊牛粪样,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证实拉萨市黄牛存在轮状病毒性腹泻。  相似文献   

7.
用从当地分离鉴定的山羊B组轮状病毒KB-63毒株,在剥夺初乳的山羊羔体内传代繁殖病毒,制备抗原,建立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及生物素-亲和素系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BABELISA)。这三种方法经阻断试验、重复性试验以及交叉试验表明,其特异性、重复性好。以双盲法将此三种方法与对流免疫电泳法(CIE)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作了对比研究,表明此三种方法均较CIE和PAGE法敏感。用这三种方法对成人、婴儿、绵羊羔、山羊羔、仔猪的120份腹泻粪样(包括实验室接种材料)进行检测,三种方法的检出率分别为16.7%、18.3%、25%,而CIE和PAGE的检出率分别为12.5%和8%。  相似文献   

8.
1984~1986年,本课题协作组在广西、北京、福建、安徽、黑龙江、浙江等省市的6个单位进行了弓形虫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方法的研究,建立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葡萄球菌A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PA—ELISA)固相免疫酶底物珠试验(DASS),玻片虫体过氧化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SHE),玻片虫体—葡萄球菌A蛋白酶联吸附试验(TSSH)5种酶联试验方法,现汇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疫病的爆发流行,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灵敏、快速检测诊断PEDV感染是实施病毒防控措施的关键环节。本文对于近年来检测PEDV的实验室方法进行了总结,包括病毒分离培养鉴定、病毒电镜形态检查、血清中和试验(SN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组织化学(IHC)、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免疫层析法(IC)、核酸原位杂交技术(ISH)、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实时荧光定量RT-PCR(RT-qPCR)、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RT-LAMP)、纳米颗粒辅助聚合酶链式反应(nanoPCR)等,并分别介绍了不同检测方法在应用中的优缺点,为有效诊断及防治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轮状病毒是幼龄动物腹泻的病原之一。有关羔羊轮状病毒性腹泻,国内外均有报道。但对于轮状病毒与其它病毒混合感染,报道很少。我们在对腹泻羔羊病料进行电镜检查时发现,在新疆部分地区存在轮状病毒与疑似萼状病毒(Calicivirus)混合感染的病例。(一)发病情况 乌鲁木齐县芨芨槽子放牧点有生产母羊900余只,分4群产羔。1987年该点只有1群羊流行腹泻,1988年则蔓延至其它3群。羔羊出生2~3天开始发病,整群发病率85%以上,致死率可达80%。(二)临床症状与剖解变化 发病初期可见黄色水样粪便从肛门流出。羔羊体温、食欲正常。数小时后卧地,不愿运动。触动肛门可见粪水呈喷射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利用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感染的全细胞包被酶标板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人工感染鸡血清中的MDV特异抗体,并比较了ELISA和琼脂凝胶沉淀试验(AGPT)的敏感性。 (一) 材料和方法 1. 毒种:MD毒株Z_4由本实验室分离并保存;京-1株血毒由北京市农科院畜牧兽  相似文献   

12.
以云南腹泻死亡幼兔类内分到的AN_1和AN_2两株兔轮状病毒对40~50日龄日本大耳兔口服接种。于接种后2~4天,有4/7只接种兔出现轻度至中等程序的腹泻,而阴性对照兔和接种异源SA-11病毒株的兔均正常,无腹泻。收集实验患兔肠内容物,经电镜、斑点酶免联疫吸附试验、病毒空斑试验、核酸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及感染小肠超微结构观察,均为轮状病毒阳性,病毒滴价为10~5~10~8pfu/ml,持续排毒2~7天。  相似文献   

13.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是以微孔滤膜为固相载体的一项新的免疫酶技术,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与放射免疫试验(RIA)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相类似,并可弥补RIA和ELISA不可避免的一些缺陷。该法于1982年由荷兰学者Herbrink首先建立。嗣后,很快被许多国家学者吸收应用与继续研究,并发表了不少论文。迄今,对于本技术的命名尚未统一,不同学者的叫法不尽一致。Herbrink等称为抗原斑点试验(Antigen spot Test),Howker等称为免疫结合斑点试验(Dgt-immunobinding Assay),Huet等称为斑点免疫测定(Spotimmuno Detection),而Pappas等则称为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笔者认为Pappas的叫法最合适,故本文称该法为Dot-ELISA。  相似文献   

14.
利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DotELISA) 的基本原理,根据蛋清可以直接吸附在硝酸纤维素( NC) 膜上的特点,建立了DotELISA 检测鸡白血病病毒(ALV) 群特异性抗原的方法,并与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DASELISA) 进行比较,两种方法具有相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在肉品检疫中,判断屠宰猪有无旋毛虫感染,主要采用肉眼与镜检相结合的检查方法,但对早期和轻度感染者的检出率低。自70年代以来,国外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LSA)检测旋毛虫感染的报道颇多。我们曾用间接免疫过氧化物酶试验(ind-irect immunoperoxidase assay,IIP)和E-LISA试验诊断人体旋毛虫病,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我们亦应用SPA-ELISA诊断猪的旋毛虫感染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一)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动物轮状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各国医学工作者相继注意到轮状病毒(Rotavirus),也称类呼肠孤病毒因子(ReoviruslikeAgents)、环状病毒(Orbivirus)或双层病毒(Duovirus),是一组引起牛、猪、马、绵山羊、兔、鹿和鼠等多种动物的新生儿及其幼畜发生急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因,也是人婴幼儿急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因。已在上述患者的腹泻粪便中检出了轮状病毒。最近又有豚鼠血清学轮状病毒感染的报道。实验研究已证明轮状病毒能引起其自然宿主的急性胃肠炎,而且有些还能使自然宿主外的其它畜种感染发病。此外,曾从南非小猴的直  相似文献   

17.
引起猪腹泻的病原微生物主要为细菌和病毒两大类 ,临床发生的猪腹泻病往往是合并感染。近年来 ,由于临床中滥用抗生素类药物 ,耐药菌株大量出现 ,使得抗生素对细菌性腹泻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差 ,而病毒性腹泻 ,一直无特效治疗药物。基于此 ,笔者根据中草药治疗鸡大肠埃希氏菌和病毒混合感染的经验 ,针对仔猪大肠杆菌病、轮状病毒病、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等疾病引起的断奶仔猪腹泻 ,采中草药方剂进行防治 ,效果显著。1 材料与方法1.1 中草药 主要由黄芪、茜草秧、白头翁、苦参、马齿苋、大青叶、板蓝根、蒲公英、黄连、黄柏、茯苓、白芍…  相似文献   

18.
1985~1991年青海省西宁市廿里铺园艺场畜牧一队初生黑白花犊牛发生一种以腹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随机取粪样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确诊病原为犊牛轮状病毒,感染率为33.33%,试用抗体效价1∶64~128的羔轮状病毒(RV)高免血清对37头药物治疗无效的腹泻犊牛进行保护性试验,结果病犊牛获得全部保护。(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1)试验材料:从该场畜牧一队采集犊牛腹泻粪便9份,-50℃保存备用。(2)羔羊RV高免血清: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羔羊病课题组制备。  相似文献   

19.
应用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检测伪狂犬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伪狂犬病的诊断方法主要为间接血凝(IHA)试验(潘乃珍等,1990;Hap-per等,1980),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蒋玉雯,1988)和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李克荣,1989)。有关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PHA)和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RPHI)在伪狂犬病诊断中的应用尚未见报道。现将应用单克隆抗体Mab_3致敏的绵羊红细胞(SRC_3)快速诊断伪狂犬病病毒(PRV)抗原和抗体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用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与经兔轮状病毒(LaRV)免疫的BALB/c。系小鼠脾细胞进行融合,融合成功率为22%。经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筛速杂交瘤细胞,阳性率为29%左右。对其中6株强阳性的杂交瘤细胞进行了亚克隆,获得高产亚克隆杂交名细胞,用BALB/c小鼠生产了腹水,鉴定后选取2株强阳性高效阶的杂交瘤细胞,以ELISA阻断试验检验其分泌抗体的特异性,以直接ELISA测其敏感性,用琼脂双扩散试验鉴定类和亚类型别。结果1B_3为IgG,,2B_4为IgG_(2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