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9 毫秒
1.
周恩来同志离开我们20年了。我同周恩来同志接触中的一些往事至今记忆犹新,可以说它们在某些方面对我的一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那是1941年9月,党组织从延安调我到重庆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当时,周恩来同志任南方局书记,负责国共谈判、统一战线和国统区、敌占区党的地下工作。能到周恩来同志身边工作,我心里十分高兴。在延安,我多次听过周恩来同志的报告,受到很大教育,对他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也早有所闻。我想,到重庆后,他一定会问起延安的情况。为此,我就延安的学习、生产等方面的情况作  相似文献   

2.
再到红岩     
徐舟 《红岩春秋》2006,(2):40-42
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后,陕甘宁边区被重重封锁,直到1941年8、9月间,延安才有一辆军车获准开往重庆。这一车人由宋平同志领队,去重庆的多数人似乎都是病号,当然也有一些是调到国统区作地下工作的(后来我在成都搞学运时遇到过,但都装作相互不认识)。我是地地道道的病号,延安八路军门诊部的印度医生巴苏诊断,可能是患了肠结核,动手术要有X光论断才行,当时延安还没有这样的条件。我的视力急剧下降,头疼失眠,不能正常学习(当时我在延安自然科学院预科学数理化)。我需要治眼疾,配眼镜矫正视力,这在延安也办不到。经巴苏大夫建议,我不得不提出申请去国统区治病,得到中央组织部批准,宋平带的这支队伍里就有了我这个18岁的小兵。经过沿途国民党当局的百般阻挠,我们还是在9月中旬到达了重庆红岩。我的组织关系也转到了南方局。在治病的一年里,我住在南方局机关。这是我治病的一年,也是我身心健康成长的一年。与我同车来红岩的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同班同学小毛,也是党员,她是调到南方局工作的。可是来重庆后检查身体,发现她患了肺结核。组织上考虑我俩住在南方局大楼不方便,便让我们住到刘老太太的小洋楼三层的阁楼上去,阁楼是里外间,我俩一人一间。这是以前周恩来副主席他们...  相似文献   

3.
张露萍:打入军统的女情报英雄张露萍。1921年出生于四川省崇庆县(今崇州市)。1937年11月,张露萍奔赴延安,先后毕业于陕北公学和抗日军政大学,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10月,张露萍受党派遣回四川工作,秘密打入重庆国民党军统局电讯处及电讯总台,担任党在军统局的地下党支部书记。她从军统机关截获了大量重要情报直接送到了我南方局。  相似文献   

4.
一九三七年八月,南方局派我和罗化成同志回闽西南工作。我们原来就一直要求到延安、到抗日前线去,一听到这个决定,就愉快地接受了任务。第二天,我们就动身,一路辗转,回到了闽西南。当我们见到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领导同志时,激动得流下了热泪。经过两年多的艰苦曲折,今天终于回到了党领导下的游击队,又能为党的事业,为民族解放事业战斗了,心情十分激动。  相似文献   

5.
我一生见过周恩来四次,第一次是1941年秋天在南方局集结,第二次是1949年9月去北京参加开国大典,第三次是1956年周总理参加万隆会议回昆明顺便视察工作,第四次是1957年去北京学习。其中第一次接触的时间最长,给我的印象也最深。虽然50多年了,许多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1941年秋,我因在川西工作多年,太暴露,组织决定撤回中共中央南方局——重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然后等交通工具去延安。 7月1日我和妻子(党的地下工作者)带着幼子到了红岩村,办事处秘书龙潜安排了我们的食宿。 这天正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鉴于形势的发展,决定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为代表,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并决定在毛泽东同志去重庆谈判期间,由刘少奇同志代理党中央主席职务。正是在这段时间内(毛泽东同志从重庆返回延安后,因疲劳过度,又休息了一段时间),少奇同志正确地分析了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內形势,集中集体的智慧,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及时地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规定我党我军的主要任  相似文献   

7.
1945年,党的七大开完之后,中央决定让方方同志和我回南方去工作。将离开延安的时候,刘少奇同志找我们去谈话。他说,日本投降了,我军准备去解放东北;但南方还要准备有五年到十年的黑暗时期,甚至三个五年计划。他鼓励我们要做好工作,说做好了广东、福建的工作,便是插向敌人后方的两把刀子。12月16日,我们便同周恩来、邓颖超、董必武、何莲芝还有林伯渠夫妇一起,乘飞机回到重庆。 1946年初,国、共和美国政府三方代表在北平成立军事调处执行部,方方被任命为第八小组中共代表,出发去同国民党谈判。钱瑛同志告诉我说,邓颖超大姐想留我在重庆帮助她搞统战工作。我说我只搞过地下工作,统战工作不熟悉,怕搞不好。钱瑛说,那就帮我搞组织工作吧,你来负责广东方面的工作——你代表方方,协助搞你们山头的工作。那时候,广东纷纷来人,到重庆找组织关系;他们多半是由于1942年南委事件暂时停止组织活动后,失去组织联系的。 这样,从1946年1月起,我便在重庆协助钱瑛同志工作了。同我一起的,还有一位周  相似文献   

8.
1946年4月8日,山城重庆,空气凝重,一架美国运输飞机;载着17位中共高层人物、民主人士及随从等,腾空而起,向着陕北延安驶去。参加政协综合小组会和“宪草会议”的代表王若飞、秦邦宪(博古)奉命赴延安参加党的整军复员会议,刚刚获得自由的新四军叶挺军长,代表中国解放区职工出席了在巴黎召开的世界职工代表大会回国不久的邓发随机前往。延安,下午一时,中央领导毛泽东、朱德、任粥时和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等,都陆续来到东关机场迎候。秦邦宪的爱人张越霞也带着侄儿来到机场。当时,山雾沉沉,毛毛细雨晰渐沥沥。人nJ在急切地等待…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成立的中共中央长江局和南方局,是为适应“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新形势,为加强我党在国统区的工作而成立的。先后在两个中央局担任领导工作的周恩来,肩负党中央的重托,长期坚持在国统区(先在武汉,后在重庆),一方面以中共代表的公开身份同国民党当局打交道,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维系国共合作抗战的局面。另一方面,直接领导国统区各级党组织开展秘密工作。周恩来在主持长江局和南方局工作期间,对湖南工作作过多次指示,在1938年10月至1939年4月间曾多次亲临湖南指导工作,使湖南的抗日民族统  相似文献   

10.
随着抗战相持阶段到来时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共中央关于成立南方局的决策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主导这个演变过程的是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同时周恩来关于华南形势及其敌后游击战略的认识也在一定时期起了作用,这是“南方局”曾在桂林出现的一个原因。但这与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确定的设立中央局的规范程序相悖,与时局的发展情况不吻合,也与毛泽东关于通过抗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成立新中国的基本战略构想和通过大统战在敌后由北向南逐步以战略包围敌人、发展自己,并通过在国统区的小统战配合保障之的战略部署不相符合。到1938年底1939年初,时局和相持阶段形势发展的总体趋势已经清晰,毛泽东的战略思考和部署最终形成,南方局以重庆为中心在国统区及部分敌占区全面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主要任务得以确定,成立南方局的决策过程最终完成,中共中央南方局于1939年1月在重庆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11.
1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在延安中央大礼堂隆重举行。这次会议的代表是选举产生的。记得会前有通知,参加“七大”代表由所在单位选举产生。由于我任过红军第三十军政委,军长是阎红彦,他提议我出席“七大”,并说:他奉命做地下工作,部队的军政工作主要是我抓的,还说我是跟随毛主席保障电波通信的,功不可没。就这样,我就被选为“七大”代表。当时,我激动的心情难以自抑,总是想在会上见到敬爱的毛主席,该怎样向主席敬礼问好?该向毛主  相似文献   

12.
"永远不与群众隔离",是1943年周恩来同志在他生日这天所写的《我的修养要则》里的一句话。这句话是抗战期间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国统区群众工作生动实践的真实写照。南方局群众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们:是人民群  相似文献   

13.
田苗 《红岩春秋》2006,(6):12-14
1946年2月10日,重庆各界庆祝政协谈判成功的较场口大会被反动派破坏后,形势陡然紧张起来,知名的进步人士多作好随时被搜查逮捕的准备。我认识的许多青年朋友,都先先后后下了乡。我和同学易难也被派往了綦江铁工厂。但没过几天,铁工厂出了点事,领导我们的意姐(廖意林),便把我和易难又叫回了红岩。易难回育才学校,我则到红岩小学。已是农历正月底,学校早都开学了。红岩小学是为八路军办事处子弟读书才办的。因较场口血案及“二·二二”反苏游行《新华日报》被捣毁,便未着手建校。后局势未继续恶化,才赶紧调人办理,故已迟了好些天。廖意林是育才学校地下党支部书记,大家尊称她为“意姐”。她是湖南人,1937年去延安,1939年派来南方局,被派到了育才学校,党的关系仍在南方局,她直接向南方局汇报。1945年5月初旬,意姐领导育才文学组学《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实是进行了十来天小小的整风,之后我便向她申请参加共产党(后知那时不能吸收党员,因皖南事变后被国民党约束,同意了重庆地区一不搞武装,二不发展共产党员,直到1946年后才不再拘守),从此便接受她领导派遣。当年7月我参加了南方局青年组办的农村工作实习班,以后即常被派回重庆城区办事。此时...  相似文献   

14.
《前线》1997,(7)
抗日大反攻前夕,他组织派遣上万干部到沦陷区工作党中央在1943年提出了一个战略性的号召:“一年打败希特勒,两年打败日本鬼!”头一年,彭真同志就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城市工作部长,开始了向敌占区、国统区派遣干部的工作。1945年在党的“七大”和七届一中...  相似文献   

15.
当年,在重庆领导党的地下工作的叶剑英同志曾说过:“我记得起,张露萍在延安叫黎琳,外号‘干一场’。”“张露萍的事迹是南方局历史的一部份,要歌颂她,学习她。”“她是我们党的好女儿,把张露萍的事迹整理出来,不仅是对烈士最好的回忆,也是教育子孙后代。”  相似文献   

16.
读了你的文章《返回延安,参加七大》,许多问题不能解释,只好请你给个回答。 你说,在“抢救运动”中,“王濮安、张宣等人乱说,把四川地下党说成假党”,所以害得你“接受审查,纠缠很久……”。本人张宣当时的确在延安,也遭到了“审查”、“抢救”。我不知道  相似文献   

17.
1945年,我就在刘晴波领导下工作。当时,国民党不断掀起反共高潮。为尽量减少地下党遭受的损失,中共南方局一度决定在国统区停止发展党员,而是成立一个叫"据点"的严密组织,不办理入党手续,以单线联系  相似文献   

18.
忆蔡威     
一九三一年九月,在上海党中央特科无线电培训班,我第一次见到蔡威。当时,无线电培训班的地点设在东西华德路。与蔡威一起学习的还有杨兰世(到延安后去世),朱邦英二人。一九三一年初,即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后,组织上调我到上海,参加特科无线电培训班工作,九月初与蔡威等同志接上了头,认识了他们。一九三一年十月下旬的一天,组织上找我和蔡威谈话,决定派我们两人到鄂豫皖革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指出,总结我党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本文通过对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国统区人民的奋斗历史的回顾,论述了我党对“三个代表”的始终持坚。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在上海这个中国经济文化中心开辟我党的舆论宣传阵地,使广大国统区人民认清形势,破除幻想,去掉疑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成为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周恩来作为中共在国统区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对此十分重视,并且精心地予以指导,作出了特殊的贡献。领导筹办《新华日报》上海版1946年2月对日,周恩来回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后又飞抵重庆。当天,他就为《新华日报)迁上海一事致函国民党上海市市长钱大钓:“……现国府还都在即,(新华日报)理应追随东下,因特派该报社长潘样年君先行来沪,筹备出报率直”O潘粹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