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翔宇 《法制与社会》2010,(22):34-36,58
劳动教养是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法。作为中国特有的法律制度,劳动教养制度一直是我国法律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本文回顾了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发展进程,剖析了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劳动教养制度面临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劳动教养制度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次一、劳动教养制度的历史发展二、劳动教养制度必须改革(一)劳动教养制度的法律地位(二)劳动教养制度面临的合理性困境三、劳动教养制度怎么改革一、劳动教养制度的历史发展劳动教养制度创立于1955年8月。195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彻底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的指示》,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3.
改革与完善中国劳动教养制度(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国外与劳动教养相关法律制度概述 劳动教养制度是一项我国独有的法律制度,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并无与我国劳动教养完全相同的法律制度。但是,从适用的对象和功能以及处置的结果来看,国外的轻罪制度、保安处分制度和少年司法制度与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一)轻罪制度: 轻罪制度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实施了轻微犯罪行为的人予以相应处罚的法律制度。轻罪制度是在对犯罪分类不断深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最早的犯罪分类源自14世纪的英国,  相似文献   

4.
劳动教养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积极作用。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暴露出的法律缺陷也越来越明显,如法律性质不明确、严重侵犯人权、程序不规范等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劳动教养制度的简要介绍和分析现存的法律缺陷,提出废除劳动教养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不断完善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养制度中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是根据1957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建立的。劳动教养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项法律制度,是对被劳动教养人员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它作为中国矫正制度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6.
劳动教养制度在我国法律制度创建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维护社会稳定、打击违法活动和轻微犯罪方面起到了其他法律、法规所无法替代的重要补充作用。然而时至今日,该制度却暴露出诸如欠缺合法性等缺陷,从而也引出了劳动教养制度是存是废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加以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劳动教养在存有滥用权力之嫌的制度缺陷情况下仍不能废除?作者带着这个问题考察了劳动教养的合理性。本文认为,劳动教养在我国法律的制裁体系没有位置,劳动教养改革应当跳出法律的制裁圈,立足于社会对劳动教养预防犯罪的需要,从而最大程度发挥劳动教养的功能,实现对社会的保卫。  相似文献   

8.
劳动教养制度法治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教养制度的法治化是法治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法治化程度不高,该制度法理价值的茫然、法制定位的欠缺、法权归属的模糊是法治化程度不高的主要表现。劳动教养制度的法治化探索必须以该制度法律属性的确定为基点。制度设计性、统治权延展性、社会障碍排除性以及权益限制性是其基本法律属性。劳动教养制度法律形式的典则化、可教养行为决定的司法化、教养实施系统化、教养人权益维护文明化是本文对该制度法治化内涵的初步构设。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对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存有不同观点。劳动教养制度作为一种剥夺人身自由的严厉措施,理应接受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劳动教养制度法律化、防范功能矫治化、决定程序的司法化是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劳动教养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但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其缺陷日益凸现出来。劳动教养制度的合理性、合法性受到了质疑,其存废问题引起了激烈争论。本文试图对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发展状况进行回顾和研究,分析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之争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