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具有200多年发展历史的辽宁道光廿五集团,携清代之酒魂、乘改革之东风,以其优秀的产品、深厚的文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不断壮大,成为锦州一个知名企业.  相似文献   

2.
张广新 《侨园》2011,(10):62-65
道光廿五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经过十余载的精心打造而形成的,它不仅得到了员工的认可,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有关道光廿五企业文化的形成以及它的作用,我也曾有过一些论述,那只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零散地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和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没有系统性.现在,像我这样年龄的人,对于道光廿五集团来说,也算是老一代的创业者了,虽然这部分人相继从岗位上退下来,但仍然关注着企业的每一步发展.还记得我在任职十周年抒怀的文章中这样写道:今生今世,除了道光廿五,我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3.
张广新 《侨园》2012,(4):64-66
一个品牌的成长需要时间、资源、战略、运营的全面支撑.道光廿五品牌2000年8月诞生,13载春秋的磨练,使它不仅仅是一个白酒品牌的名称,更成为了中国满族酒的代名词.在硝烟弥漫的商战中,它排除万难,奋勇作战,顽强地生存下来,并且正在一天天地强壮起来,成为中国白酒界弘扬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 “打造中国的略易十三,为国人争光”,这是我19年前的愿景,如今这更是道光廿五人的梦想和追求.道光廿五品牌诞生13年来,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超越自我,寻求突破,走出了一条适合道光廿五品牌发展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4.
曹旌 《侨园》2012,(5):50-51
随着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文化"这一命题被摆上了重要位置.集中探讨文化问题,这是十七大以来,中共中央首次将"文化"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也是继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共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 对道光廿五集团而言,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近日,辽宁省文化厅公布了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辽宁道光廿五集团董事长张广新凭借道光廿五满族传统酿酒工艺而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相似文献   

6.
冯丽红 《侨园》2012,(2):68
2011年是道光廿五集团创建211年,其前身是清代宫廷烧锅第一世家——同盛金.道光廿五白酒是目前国内唯一沿袭着古老的满族酿酒技艺酿造的白酒.1996年6月在北厂南迁的过程中无意间在地下发现道光乙巳年(1845年)距今已160多年的清廷贡酒,经过考古发掘发现出土后的道光贡酒还能喝,这前所未有的发现,可以看出当时酒的原料、工艺一定有其独特的之处.道光廿五贡酒的出土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张学良少帅惠赐墨宝:"酒中仙";朱德元帅欣然命笔"南有茅台,北有凌川";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称赞并题词:"法兰西有路易十三,中华有清道光甘五";傅崇碧将军自豪地说:"凌川道光廿五,中华民族独有."近年,道光廿五发扬中华老字号企业带头作用,发扬"不怕苦、怕亏损"的作风,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屡创佳绩.在道光廿五211年厂庆之际锦州市委书记王文权挥毫题词"清代宫廷烧锅第一世家".  相似文献   

7.
新春贺辞     
(曹旌) 《侨园》2012,(2):69
值此壬辰年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受集团董事长张广新先生的委托,并代表全体员工,向一直关心和支持道光廿五集团的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各界人士及家乡父老拜年并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祝福!恭祝诸位龙年吉祥如意、阖家欢乐、事事顺意!  相似文献   

8.
《侨园》2012,(1):66-69
锦州道光廿五白酒,是目前国内唯一沿袭着古老的满族酿酒技艺酿造的白酒.道光廿五满族酿酒技艺,传承了北方山林民族传统的制酒工艺和独特的酿酒习俗,是一份珍贵的保留着北方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官文化"的理性批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官文化"是中国专制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它的反现代性使之对当代中国社会进步,尤其是政治文明建设具有巨大的文化破坏力,因此,从根本上剖析和肃清官文化乃是先进文化建设成败之重要环节.作为现代政治理念,"三个代表"无论在科学性、还是在价值性上,不仅与传统官本位文化是根本对立的,而且对之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蕴.  相似文献   

10.
孙红 《学理论》2010,(20):19-20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涉及到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和提升农民的市场竞争力两个方面。基于这两个方面,本课题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提升农民对市场等现代经济概念的理解和把握;二是保护和开发利用既有的民间文化使之成为中国农民新的“求富”工具。  相似文献   

11.
佟伟 《侨园》2014,(4):47-47
早就听说,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前沿——浙江温州,有一些温商自觉担当起文化延续、保护生态之责,纷纷建起私人博物馆,已经达到了40多家,这其中就有位叫刘鸣的佼佼者.冬季的一天,我和辽宁几位关注生态文化的人士远赴温州,去探寻刘鸣和他的金洲动物博物馆.  相似文献   

12.
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性的价值取向,它深刻地影响着该民族的社会发展。中华文明在世界上从先行到落后,是与秦汉以来形成“尊神崇圣”、“帝王即圣”的文化精神密切相关的,它极大地压制了个人潜能的发挥与民族理性的觉醒,造成社会发展的长期停滞。鸦片战争后在西风的冲击下,中华民族才实现了从“尊神”、“崇圣”到“科学”、“民主”的转变,由此启动了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3.
孙志娟 《学理论》2014,(20):146-147
云南省是一个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边疆省份,其民族文化建设和发展不能够照搬我国其他发达省份的模式,而应该从云南省民族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从实际情况看来,云南是一个具有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的省份,而这也是民族文化建设必须利用好的优势资源。对云南省民族文化进行开发和保护,把丰富的民族文化转变成为产业优势,从而逐渐形成拥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在保护民族文化的同时推动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这是现阶段云南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侨园》2015,(4):80-81
3月12日,辽宁中金欧亚(国际)珠宝集团董事长曲静在京参加两会期间向中国黄金集团总经理、党委书记宋鑫汇报中国黄金品牌辽宁地区发展战略及目标格局。中国黄金集团总经理、党委书记宋鑫对辽宁公司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表示肯定。他强调,辽宁中金欧亚(国际)珠宝集团作为中国黄金品牌在辽宁的盟商,希望加大对品牌形象的维护,提升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一个品牌的维护很难,倒下去却很容易。对于珠宝教育,宋鑫认为,教育培训工作对于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一个好的学生可以成长为  相似文献   

15.
“]出走”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显示了主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并自觉对束缚自我的“文化圈”突围,从而又完成了对文化的批判。从文化的视角审视这一现象,以“出走”为镜子,可以折射出中国文学乃至文化转型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6.
段建海 《理论导刊》2012,(3):68-69,72
多元一体的"世界历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结构支撑,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其民族性之基,西方先进文化构成其现代性之基,马克思主义居于统帅之位。这是一个多元文化互动的整体性结构。  相似文献   

17.
费团结 《学理论》2009,(14):115-116
王蓬关于中国蜀道的文化散文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挖到了“金矿”,更在于他的“炼金术”,即王蓬如何把有关蜀道的诸多山水景色、历史故事、英雄人物、神话传说、风俗民情以及作者的诗情、史识等熔铸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件完整、甚至完美的艺术品。王蓬的“炼金术”即文章材料的“组织”方法或艺术构思、表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使得他的蜀道文化散文既具有形象性、艺术性,又具有一定的主体性和思想性。  相似文献   

18.
"实用理性"——对中国传统文化"实践理性"误解的辩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颖 《学理论》2008,(22):48-49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理论界有一种倾向是以康德的"实践理性"对其进行解释,但中国传统文化有其自身的成长土壤,"实践理性"不足以作出恰当的诠释。本文力争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找到其确切的界定,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背景中寻找"实用理性"的因素;并通过对比分析"实用理性"、"实践理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诠释,证明"实用理性"是中国传统思想在自身性格上所具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出现了“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传统的社会结构和价值体系逐渐解体,新的社会结构和价值体系逐渐形成。在这个巨大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思潮风起云涌,相互争鸣,提倡“中体西用”者有之,呼吁“全盘西化”者有之,坚持“中国本位”者亦有之。尽管见解不同,看法各异,但这些思潮却有着一个共同的主题,这就是思考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今天,我们正在努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很有必要回头看一看过去,特别是看一看中国近现代历史,重新思考一下波澜曲折的文化转型过程,重新审视一下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思潮。为此,本刊特邀请5位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学者,围绕“中国近现代的文化转型”这一主题,抒发自己的看法,希望这一讨论对于今天发展先进文化的宏伟事业能够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0.
郭北平 《侨园》2014,(2):26-27
黄文丽祖籍江西临川,生长在辽宁,秉承了南方人的灵秀和北方人的质朴与执着.她多年来潜心于花鸟画创作与研究,重视中国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探求从绘画的表象形态深入到文化内涵之中,以实现在传统基础上的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