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佚名 《法制博览》2010,(12):55-55
中国,过去是礼仪之邦,现在是礼品之国。礼仪是待人接物的礼貌规矩,“杖者出,斯出矣”。礼品是商品,是人情投资,有时更是人情投机,办事送礼、过节送礼、见面送礼、喜事送礼、丧事也送礼,现在,送礼是一门处世为人的学问。  相似文献   

2.
机关恶俗     
山海夫 《法制博览》2011,(16):78-78
机关虽然不能称“国中之国”,但可以“另立天下”,上有上策,下有下策,自己另搞一套,而且把这些“下策”搞得约定成俗。  相似文献   

3.
提起美丽的“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成长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年长一些的中国人心中都会自然而然地流淌出《美丽的梭罗河》、《星星索》等歌曲优美欢快的旋律,而风光旖旎的巴厘岛,更是成为倾倒今天万千中国游客的度假胜地。光阴荏苒,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外在对中国推动共同富裕的解读中有一些共识,也存在认知分歧。具体说来,在中国为何会推动共同富裕这一问题上有“社会发展之需”和“争夺治理话语权之需”两种解读;对中国推动共同富裕是“现有体制的加强”还是“政策根本性的转变”的认识存在分歧;对中国能否实现共同富裕存在乐观和悲观两种态度;关于中国推动共同富裕的影响也有将实现“共同繁荣”和可能增加“共同风险”两种声音。其中一些认识是由于偏见与误读造成的,需要我们对此进行回应与澄清。  相似文献   

5.
尊敬的索曼特里校长,女士们、先生们、青年朋友们! 今天,我和我的同事们应邀来到美丽的印尼大学,与各位老师、同学以及各界朋友欢聚一堂,共话友情,感到格外高兴。印尼大学是印尼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学府,是印尼重要的人才摇篮。如果说美丽的“千岛之国”印尼是“太平洋上的翡翠”,那么印尼大学就是镶嵌在这块“翡翠”上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明珠。长期以来,贵校秉承“真理、正直、正义”的校训和包容、开放的理念,为印尼国家建设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也为推动中国和印尼人文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签订两岸和平协议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民党的马英九先生已于今年5月20日宣布就职,其所发表的“就职演说”,总体上是好的,各方对于他充满期待。自1949年以来,两蒋主政台湾近40年,李扁主政20年。从“两蒋”到李扁,这是一个转折点,两岸由“争天下”到“分天下”,即由“正统”之争转向“主权”之争,由“一个中国”之争,转向“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之争。马英九上台后,两岸关系和国共关系会否成为一个新的转折点,两岸将由“两个主权实体”之争,再转向“一个主权实体”之争,并进而转向一个新的统一的中国呢?这是大家非常关注和期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刃 《工会博览》2023,(11):40-41
<正>中外游客到天津旅游,都喜欢那里的异国建筑,特别是各种不同风格的小洋楼,“五大道”“意式风情区”更成为网红打卡地。然而,游客赞赏之余,可知那都曾是天津外国租界的印记?在中国近代史上,天津是一座饱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半殖民地城市。九国瓜分的“国中之国”1860年,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打败中国,胁迫清政府签订了屈辱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开辟天津为商埠,英、法、美三帝国同时闯进天津,各自占据了一片土地为租界。  相似文献   

8.
东西南北中     
东西南北中,作为中国这个“中央之国”的地域概念,多少年来,一直成为某些宣传鼓动口号的前置之词,深深地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20多年前,“东西南北中,一起打冲锋”,“路线斗争”刺刀见红,“打倒一切”甚嚣尘上,“东西南北中,写成一个忠”,“灵魂深处爆发革命”,自相残杀遗害无穷。 天翻地复,春回大地。“东西南北中,经济是龙头”,“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党的工作重  相似文献   

9.
“一个中国”的结与解王升*一、引言海峡两岸关系在政治层面陷入僵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无可否认的是,两岸在“一个中国”上的分歧是最为突出的原因之一。祖国大陆方面一以贯之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分裂分治”等...  相似文献   

10.
“提倡分裂中国的人,一定是野心家。”①孙中山阐述三民主义时,有这一重要论断。当分裂中国“七块论”和“特殊两国论”相继泛起于台湾时,为之愕然的中国人,心里都应会有伟大的孙中山先生这一告诫世人的警钟回响,进而对当今台湾政治赌徒的冒险,以及由此引起的两岸关系危机,倍增警惕意识。“两个中国”制造者是中国之仇敌孙中山先生一生中有许多文章和谈话,包括他创立的“三民主义”学说,都贯穿和包含了中国统一的思想,并把中国统一视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前提条件。他在一次谈话中严正指出:“我辈热中于统一中国。……民国之幸…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世界》2013,(4):68-69
一、中国“两会”胜利召开.中国梦开始起航3月3~17日,中国“两会”在北京正式召开。此次“两会”具有两个特殊意义,一是完成了国家领导人的换届选举;二是进行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大会选举习近平为国家主席,中国又一次完成了政权交接的平稳过渡,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政权的稳定性和政策的延续性。2013年“两会”还进行了新一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即大部制改革,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行的第七次大规模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12.
周志伟 《当代世界》2009,(11):54-57
1941年,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出版了《巴西:未来之国(Brasil,Paisdo Futuro)》一书。茨威格在该书中对巴西历史、经济、文化、城市生活进行了多视角观察,该书是首部将巴西冠以“未来之国”、“潜在大国”等头衔的国外著作,巴西由此从拉美大陆一隅走向世界。进入新千年后,巴西迎来了有史以来最佳的一个经济增长周期。良好的发展势头,以及不变的潜在优势,使巴西再次成为受瞩目的国家,并被冠以“金砖”的名号。如何理解“巴西崛起”?  相似文献   

13.
中日关系转圜后,两国领导人先后进行了“破冰之旅”、“融冰之旅”和“迎春之旅”的互访,双方确认发展战略互惠关系。2008年4月春暖花开之时,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正式访问日本,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时隔10年后首次访口,必将对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产生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7月9日,李登辉接受德国一家广播公司采访时公然宣称,两岸关系是“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李登辉周围的有关人员也随声附和,说两岸关系已从“两个对等政治实体”走到“两个国家”。这是李登辉在两岸关系上走出的危险一步。江泽民主席在1995年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八项主张中,第一项就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决不容许分割”。由此可见,两岸关系中争论的核心问题,就是主权能否分享和台湾的法律地位问题。本文拟从国际法理论和实践方面,对此…  相似文献   

15.
韩笑 《当代世界》2023,(2):61-65
“中国式现代化”和“公平正义”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两个重要的关键词,两者紧密相连。“中国式现代化”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性与关联性可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中心任务来溯源,也可从党的二十大报告相关表述中解析。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是公平正义的现代化,是由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从国际法论台湾“参与”联合国的非法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国际法论台湾“参与”联合国的非法性刘文宗台湾当局为了实现其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图谋,挖空心思,竭力推行所谓“弹性务实外交”,把“参与联合国”作为其重要战略目标,企图通过这一活动,向全世界表明台湾已实际上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从而将中国...  相似文献   

17.
纳米比亚位于非洲西南部,国土辽阔,阳光充沛,风景旖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被称作“非洲珍宝”之国。1998~2002年,笔者在中国驻纳米比亚使馆工作,因而有幸四度游览纳著名的野生动物园埃托沙国家公园。时至今日,每次游园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感慨之余,信手记下点点滴滴,以与朋友们共飨。  相似文献   

18.
佚名 《法制博览》2009,(17):16-16
中国人最应弄明白的一个词便是“中国”。“中国”的古意是啥?“中国”的英译China究竟源出哪?这大概是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翻阅《四书五经》可见《尚书&#183;梓材》有载:“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王惟德,用和怿先后迷民,用怿先王受命。”这应该是“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载。也就是说,“中国”一词三千年前便有之,但自夏、商、周直至明清,却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  相似文献   

19.
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帕西瓦尔&#183;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以珍藏两件产自中国的高63.5厘米、题有“至正十一年”的青花瓷瓶——元代云龙纹象耳青花瓷瓶而闻名于世。这两件青花瓷瓶自20世纪50年代被美国佛利尔艺术馆的中国古陶瓷学者波普博士命名为“14世纪青花瓷”以来,成为举世公认的“至正型”元青花断代的标准器,被称为“至正瓶”。  相似文献   

20.
雷墨 《南风窗》2014,(23):22-24
如何实现与中国领导人的正式会谈,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一个难题。但更值得思考的是,这为何会成为一个问题。 10月28日,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以“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的身份访问北京,并在29日与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举行了会谈。毫无疑问,福田的理事长身份不是重点,“安倍特使”的身份才是看点,尽管这一身份是非正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