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5年12月20日,周恩来总理在病危之际曾说,我党不会忘记在台湾的老朋友。其中提到两位,一位是当时还健在的张学良将军,另一位就是已经牺牲了的吴石将军。张学良将军世人皆知,而吴石将军则鲜为人知。 不满独裁 倾向革命 吴石字虞薰,福建闽侯人。1894年出生,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与白崇禧为同期同学,后至日本深造,学  相似文献   

2.
虎兮归来     
周野 《奋斗》2009,(3):64-64
我的家住在老爷岭的山脚下.听老一辈讲过去这里獐狍麋鹿满山遍野,曾是东北虎的栖息地。自从修建中东铁路以来,沙俄和日本帝国主义大肆掠夺我国的森林资源.加之我们这些年的滥砍滥伐.山秃了,野生动物少了。老虎也没了踪影。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频道播出了在黑龙江省饶河至东方红区段距离公路大约20米处发现了野生东北虎,被一大学生在公共汽车上用手机拍摄下来。  相似文献   

3.
从去年12月5日的《工人日报》上,读到一则《兰州街头竖起名人名言牌》的图片新闻,挺短,连上标题、标点不过62个字,却令笔者有一种久违了的亲切感觉,一句早就想说的心里话脱口而出:归来兮,名人名言! 曾几何时,名人名言在神州大地、各个阶层受到广泛的推崇和喜  相似文献   

4.
肖舟 《廉政瞭望》2009,(10):60-61
1950年6月10日,戒备森严的台北街头笼罩着一片肃杀气氛。 16:30分,阴霾低垂的马场町刑场上,台湾宪兵南区分队的全副武装的宪兵押着四名五花大绑的犯人从车上下来。四人被强令一字排开跪下,从左到右分别是台湾“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中将、中共华东局情报部特工朱枫、吴石副官聂曦上校、台军联勤总部第四兵站总监陈宝仓中将。  相似文献   

5.
刘永路 《党史纵横》2010,(12):25-26
●他是毛泽东题诗称赞的"虎穴忠魂"●他是周恩来临终提及的不能忘记的老朋友●他是共产党打入国民党内部的最高情报官●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在台湾英勇就义 1950年6月10日,台湾当局以"为中共从事间谍活动"的罪名,对"国防部中将参谋次长"吴石将军等四人执行死刑。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在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里南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期间,一次在纽约出席中国驻加勒比地区使节会,会议期间曾抽空到纽约的河边公园散步,公园里矗立的"南北战争阵亡战士纪念碑"吸引了我的目光。特别使我震惊不已的是,美国第十八届总统、南北战争时期担任北方军统帅的格兰特将军的陵墓和一个无名小孩  相似文献   

7.
据报载,安徽省一贫困镇持有“大哥大”的干部有27人.装配一个“大哥大”需要上万元,每年使用费也需要数千元.这样这个贫困镇仅“大哥大”一年就需要耗费数十万元.目前,这种讲排场、比阔气的风气普遍存在.“不管哪一级,都想坐奥迪;不管官多大,都坐桑塔纳”.下基层必先打招呼,使之有所准备.认为陪同的人越多,接待的规格越高,自己脸上越光彩.这不禁使我想起1939年毛泽东批评迎接他前去作报告的同志的一番话.那年秋天,毛泽东要到离住杨家岭5公里的马列学院作报告.学院领导派了4个人去接他,走到半路,毛泽东迎面而来,当他得知这4个人是到杨家岭  相似文献   

8.
时下,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去基层检查指导工作时,在“行”的问题上,往往有这种“感想”:没有专车,似乎没气派;乘坐客车,好象不光彩;骑上自行车,觉得太寒碜;迈开两条腿,更感划不来……这,不禁使我想起这样一件事:在延安时期,《解放日报》上曾经刊登过一篇题为《走官》的通讯。说的是,我党一位抗日民主政权的县长,“不骑马,不坐车,整天价用着他的两条粗壮的腿,从这个庄子走到另一个庄子,忙着替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自行车王国,至今自行车仍是中国人最基本的交通工具。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目前自行车拥有量约为3.5亿辆,其中城市为216辆/100户,农村为133辆/100户。受欢迎的除老名牌凤凰、永久、飞鸽外,近几年还涌现出捷佳、山地、海德曼、阿波罗等高档自行车。 车多了,不仅带来的是方便,烦恼事儿也随之增长,最令人头痛的是“偷自行车的人”。清晨下楼,突然发现昨晚停放在楼下的自行车不翼而飞;从商店买东西出来,锁在道旁的自行车无影无踪。你捶胸顿足也好,诅咒辱骂也好,反正谁也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严峻的事实:车丢了!丢了就很难找回来!  相似文献   

10.
卢荻 《广东党史》2003,(2):40-45
1950年6月10日,台湾台北市北郊马场町刑场响起了一阵罪恶的枪声。四位视死如归的爱国志士惨死在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枪口之下,成为震动海内外的一宗政治大血案。四位志士分别为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中将,吴石的亲密朋友、国民党“联勤总部第四兵站总监”陈宝仓中将,  相似文献   

11.
休闲时光     
《新长征》2006,(8)
舒同参与的对台情报工作人们都知道舒同是大名鼎鼎的书法家,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曾经被任命为中共台湾省委第一任书记。1948年中国共产党准备解放台湾时,时任华东局社会部部长的舒同,是中央和华东局内定的台湾第一任省委书记,刘格平为副书记。虽然没有正式上任,但舒同以华东局社会部部长的身份直接参与了对台的敌工工作。1949年10~11月间,我党潜伏在国民党内最大的内线是被称为"密使一号"的台湾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为取得吴石掌握的重要军事情报,舒同决定派长期在上海、香港从事情报工作的女共产党员朱谌之赴台与吴联系。朱谌之从香港抵台,吴石在寓所秘密会见朱谌之,提供了一批绝密军事情报资料。这批情报通过秘密渠道很快从香港送到华东局,由舒同  相似文献   

12.
邱明 《党史文苑》2024,(3):28-29
<正>1990年在北京的一次书画展上,一位年过七旬的独臂老将军满怀深情地与白求恩画像合影,弥补了半个世纪来自己没有与白求恩大夫合影的憾事。他说:“是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这位老将军就是开国少将彭清云,也是白求恩亲自输血救人故事的主角。  相似文献   

13.
周晓冬 《党史天地》2009,(12):14-15
2009年11月20日,成都军区原司令员、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原政委王诚汊上将因病逝世,终年92岁。至此.在红安籍开国将军中,8名上将和10名中将都离开了我们。看着12月6日《人民日报》的消息,从书柜中找出当年的采访本,1992年9月24日、1997年6月20日和2006年6月27日,我3次采访老将军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4.
正吴石(1894—1950),是牺牲在台湾的著名革命烈士,中共隐蔽战线杰出的无名英雄。吴石原系国民党高级军事人员,历任国民政府国防部史政局长、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国防部参谋次长等职。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吴石于1947年即开始为党工作,后受命赴台湾执行任务。1950年春,因中共台湾省工  相似文献   

15.
归来     
1993年的春节,是我们一家人过得最团圆的春节,也是我最难忘的春节。我第一次见到从台湾回来和我们一起欢度春节的外公。小时候听外婆讲,外公个予高高的,是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生,早先在国民党军队服役,1949年,随溃败的蒋介石集团去了台湾。外婆总一个劲地念叨;“你外公是个好人,挺和善,他是不想到台湾去的。可怜,我们也许再也见不到他了。”外公在我脑子里也就留下了模糊又有点神秘的印象。在那一段“史无前例”的日子里,在那个是非颠倒的时代,我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讲&已有个外公在台湾的。但我们还是因外公成了有“通改”嫌疑,…  相似文献   

16.
卢荻 《党的建设》2008,(1):62-62
1950年6月10日,台湾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中将被蒋介石当局逮捕枪决。这个国民党军界的高官就是中共地下组织的"密使一号"。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在南京军区某军专事新闻摄影,有幸数次跟随许世友司令员下部队视察和采访,耳闻目睹了许将军不少趣闻轶事。许世友将军1903年出生于河南新县一个贫苦农民家里。1926年就参加党领导的武装起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戎马一生,从战士、班长、排长、营长、团长、师长……一步步地从枪林弹雨中冲杀过来。红军期间,他五次参加敢死队,当了营长和团长后还参加敢死队。他八次负伤,  相似文献   

18.
我和将军分别已近半个世纪了,漫长的岁月并没有带走我对将军的怀念和敬意,当年将军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一点一滴,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因为他的一言一语都饱含着对党的无限忠诚,他的一举一动都关心着群众的利益,他的一点一滴充分体现了一个革命军人的优良品德,一个骁勇善战将  相似文献   

19.
在原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驻地—涉县赤岸村的将军岭上,在刘伯承元帅纪念厅稍后一点的苍松翠柏间,安放着原中顾委常委、将军、外交家、艺术家黄镇同志的全部骨灰。骨灰安放处,现已建成一座陵墓。陵墓正中的方型纪念碑四面分别刻着黄镇同志生平、中共中央悼词等文献。  相似文献   

20.
正"十二能人"轰动中日两国军界吴石,解放后台湾当局"国防部"中将参谋次长,1950年6月被蒋介石下令杀害于台北马场町。这一案件是国民党退逃台湾后的第一大政治案,震动了整个台湾岛。那么身居国民党当局高位的吴石因何会受到这样的处治,甚至遭到枪杀呢?1894年8月,吴石出生在福建闽县螺洲的吴厝村。他自幼与军事结缘,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