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的统独之争,只是一种表面的假象。“台独”在岛内的兴风作浪,有着浓厚的日本因素。二次大战,日本败降,台湾复归中国的版图,日本军国主义者至今仍然是贼性不改,野心未已,他们运用战后遗留在台湾南部的日本人后代连同台湾亲日派的一些“假皇民”,假独立为名制造台湾内部的纷乱,从而于中图利。一旦台湾独立得逞,那将是二次大战以前的“满洲国”,名虽独立,实则“臣附”,日本人可以予取予求,台湾人民又将成为日本的二等皇民、“清国奴”。那些亲日媚日的汉奸们又可以在日本人的卵翼之下,狐假虎威,残虐自己  相似文献   

2.
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了日本对台湾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台湾终于光复,台湾人民回到祖国的怀抱。 日本帝国主义早就对台湾有野心。1874年,日本帝国主义就以漂流到台湾的琉球人被杀害为借口,出兵台湾,企图侵占。后来当日本海军军令部长、第一任台湾总督的桦山资纪在琉球居民被害事件后,三次到台湾全面实地调查,深知台湾的重要战略地位,蓄谋侵占台湾。  相似文献   

3.
日本据台初期,非官方和官方组织了一系列以佛教为中心的宗教调查.这些调查涉及日本佛教在台的布教、台湾寺庙僧侣、台湾原有习俗信仰、台湾佛教历史发展等.在调查的基础上,日据当局形成了其初期的宗教政策,即对来台的日本佛教加以有限的控制和限制,对台湾旧有宗教实行有限的"放任主义",是其"旧惯温存"政治统治政策的体现.日据初期的宗教政策,确立了日据当局对台湾宗教发展的统辖地位,影响了台湾传统佛教的发展方向,开拓了日本佛教以后在台湾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正>1895年6月到1945年8月,台湾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之下。日本殖民统治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在台湾布置了大量日军和日本警察(日据时期称“巡查”)。日本警察遍布台湾各地,控制着最基层的行政管理事务,监控着台湾每一个人。在台湾少数民族居住地区,日本警察不仅负责一切行政事务,还负责对台湾少数民族的日语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1895年6月至1945年8月,是台湾历史上的日据时期,既是日本殖民者残酷压迫和剥削台湾人民的历史过程,也是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过程。根据日本殖民者编写的《台湾总督府警察沿革志》《台湾宪兵队史》等文献资料记载,这一时期,台湾人民发起的反抗日本殖民统治运动包括武装抗日运动、政治运动、无政府主义运动、民族革命运动、农民运动、共产主义运动。其中,武装抗日运动主要发生在1915年以前,其他反抗日本殖民统治运动主要发生在1915年以后。台湾的无政府主义运动伴随着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被割让的消息传到岛内,人民悲愤异常,纷纷拿起武器,与日军进行斗争。虽然最终台湾被日本人占领,但台湾人民反对日本殖民奴役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伴随日本在台湾统治的加强,台湾同胞斗争的方式也逐渐从武装反抗转向和平运动。因为早在1907年梁启超就曾对林献堂说过: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5,(22)
<正>今年是台湾光复70周年。当年清政府腐败无能,导致甲午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后,举国同声,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日本在乙未占据台湾,开始了台湾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日本殖民统治,台湾岛内同胞被强制改为日本国籍。在日据50年中,台湾同胞开展了英勇的武装斗争和非武装的民族运动,他们英勇抗争,不屈不挠,付出  相似文献   

8.
王晓波 《台声》2006,(10):22-23
在2000年底,日本出版了一本畅销漫画书,书名叫《台湾论》,著者是日本右翼人士小林善纪,他在书中大肆鼓吹日本军国主义,歌颂日本对台的殖民统治,称日本的殖民统治是“最有良心的统治”,甚至称抗日义勇军是“流氓”“、土匪”。《台湾论》的内容是小林善纪在台湾访问的一些日本殖民统治期间接受“皇民化”的老台湾人,如李登辉、许文龙、金美龄等人。次年初,《台湾论》的中译本在台发行,有一天,我突然接到林宪老先生的电话,说有事要来台大看我。林老已年高八旬,爬上哲学系馆三楼来看我。原来是他对《台湾论》有意见,要我把他老人家的意见发表出…  相似文献   

9.
(一) 电影传入台湾是一九○一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十一月,日本人高松丰次郎在台北西门町日新新闻社前的空地上盖屋,用从日本带来的一台放映机放映英杜战争等十几部影片。台湾总督府并让高松丰次郎拍摄日本人统治台湾纪录片二万呎带到日本,在帝国会议的总预算会上放映,作为统治台湾的现状说明,这是在台湾拍摄影片的开始。一九二一年台湾总督府为进一步推行殖民统治,对台湾人民进行奴化教育,在总督府文教局设巡回电影班,并从东京聘来日本摄影师荻屋在台北设立制片机构,拍摄宣传性的新闻纪录片。第二年日本松竹蒲田映画株式会社田中钦到台摄制台湾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台湾岛内,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亲日分子大肆鼓吹“日台一体”、“日本是台湾永久的朋友”的言论,竭力美化日本侵台的史实,给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大业带来了不小的阻力和障碍。然而,认真研究日本与台湾地区关系史便不难发现,近代历史上日本对台湾的一系列举动,皆是出于其对外侵略扩张的自的。这其中,发生于1874年的日本出兵台湾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对于这次出兵,日本政府事先进行了认真的部署和准备。尽管这次出兵持续时间不长,也并未引起大规模的战争,但日本还是从中获取了不少的利益,并为其1895年占领台湾创造了条件。了解这段史实,不但有助于我们了解近代中日关系,了解近代清政府对台统治政策的变化,也有助于我们看清日本侵略台湾的历史真面目。  相似文献   

11.
由于日本作为台湾殖民宗主国的历史渊源关系 ,日本学术界对台湾有着天然的关注。战后对殖民地时期台湾历史的研究开展得十分活跃 ,成立了各类研究团体 ,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 ,整理出版了一大批史料 ,为不同国家、地区学者的日据时期台湾史研究提供了便利和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台湾文学研究现状关于战前的台湾文学,即日本统治时代的台湾文学,在日本已有相当程度的研究成绩。但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台湾文学的研究,却没有多大的成果可以介绍。下面就有关的一些问题作直接的说明。 4年前,日本某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文学研究文献要览》一书,该书收录了1945  相似文献   

13.
吴宜 《统一论坛》2002,(1):51-54
台湾在日据时期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政治上遭受异族的统治;日本更以其明治维新以来的“现代化”(西化)经验,试图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全方位地将台湾人改造成“新日本人”。然而,台湾除了少数原住民以外,几乎全为大陆的移民,他们保持着祖先带来的汉文化传统。面对日本殖民政府在台湾关闭书院、打击私塾,并拟以“国语(日语)学校”全面取代传统  相似文献   

14.
日本外相麻生太郎近日在福冈市演讲时公然盛赞日本对台湾殖民统治时期的教育.认为台湾目前的教育水平是日本在殖民统治时期推行义务教育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肖剑 《两岸关系》2001,(3):14-16
吕秀莲是“台独”急先锋,台湾新领导人上台后,她成为“副总统”。她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即领头闹“台独”,九十年代,她又跑到日本发表《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是台湾人的大幸,幸亏把台湾割让给日本”等厥词,上台后并在台湾鼓吹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遭到海内外中国人的一致谴责。 新世纪伊始,惯讲“台独”惊人之语的吕秀莲又在台湾民众面前上演了一出“好戏”,折射出了台湾某些政客令人忍俊不禁荒唐可笑的一面。  相似文献   

16.
杨循进 《台声》2002,(12):37-38
我的父亲杨丁铭1921年生于台湾,正是日本殖民者侵占台湾最黑暗的年代。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对台湾人民采取“皇民化运动,推行所谓“陋习改革运动”和“皇民化”教育,各种汉文版报纸禁止出版发行,强迫台湾人使用日本语,改用日本姓名,改奉天皇大神,推行日本服装;推广日本饮食文化,以此消灭台湾民众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对于我父亲这一代正在求学的青年人,殖民统治者是不允许他们选择文学、政治、法律方面专业的,害怕掌握了知识的台湾人民反抗他们的统治,因此,父亲这一代人为了学到知识,争取良好的前程,…  相似文献   

17.
甲午之战,中国战败,一纸《马关条约》使祖国宝岛台湾,自110年前的已未年5月起,被日本殖民主义者蹂躏达50年之久。而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也持续了50年。如果说中国大陆同胞的抗日斗争是从1937年或1931年计起,台湾民众的抗日斗争则发端于日本对台湾殖民统治的那一刻。他们以65万同胞生命的代价,与大陆同胞一同经历了苦难与抗争,赢得了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和台湾的光复。应该说,在整个抗日斗争中台湾同胞始终是一支生力军,为祖国的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日本对台湾的觊觎和殖民统治日本的地缘和历史特征,决定了它必定对外扩张。而日本历史上国…  相似文献   

18.
自1895年甲午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祖国宝岛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侵略者在台湾除了加强经济上的殖民掠夺之外,还大力推行殖民文化,始终把殖民文化当作霸占台湾的一个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9.
日据初期台湾稻米输日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台米生产和输日问题是日据时期台湾经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日本学者和台湾学者在这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战前日本学者川野重任在他的名著《日据时代台湾米谷经济论》中指出了日据时代台湾(和朝鲜)稻米问题的社会意义,即日本本土稻米供应不足时  相似文献   

20.
薛洋 《两岸关系》2007,(1):43-45
公学校历史科的设立1895年清廷在甲午战争中惨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让与”日本。日本窃据台湾后,面对岛内汹涌澎湃的抗日浪潮,日本驻台殖民政府意识到培养亲日新一代的急迫性,而教育无疑是最行之有效的途径。故日本总督府于1898年在台设立“公学校”,招收台湾学童接受初等教育,同时设立“小学校”接收在台的日本学童。“公学校”的课程是专门针对台湾人设计的,和“小学校”以及所谓“内地”(指日本)的学校都有所不同。历史科是世界各国、各地区学生必修的最基本科目之一,却在“日据”时期台湾的“公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