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部考察是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是衡量干部素质优劣、才能高低、贡献大小,进而为选准用好干部提供依据的重要手段。因此,干部考察结果真实与否,对能否正确任用干部至关重要。近年来,因干部考察失真失实造成任用失误的问题时有发生,影响到干部队伍建设和党的形象,究其原因有:一是在现行干部管理体制下,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在组织实施干部考察中,存在较明显的四个缺陷:考察对象狭窄,考察时间短促,有的领导干部干扰考察工作,有的单位确定谈话对象有倾向性。二是在考察中,被考察者的不稳定心理表现影响考核的真实…  相似文献   

2.
干部考察是组织人事部门了解干部情况的重要途径,也是选拔任用干部的必经程序,做好干部考察工作,对于提高选人用人质量,避免用人失误至关重要。笔者就《干部任用条例》的贯彻结合工作实践,以及目前干部考察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如何提高干部考察质量,谈点粗浅认识。一、干部考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干部考察工作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考察失真,很难掌握考察对象的真实情况。具体表现在:一是谈话对象奉行好人主义原则,对考察对象谈成绩多,讲问题少,说面上的事多,涉及敏感的情况少,不想说实话;二是对考察人员心存疑虑,害怕谈话内容被…  相似文献   

3.
考察干部的“主要缺点和不足”,是整个干部考察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干部的“主要缺点和不足”考察得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考察工作的质量,影响到对考察对象的使用。然而,在实际考察工作中,获得“主要缺点和不足”的信息往往要比获得优点和长处的信息更不容易。因此,准确考察干部的“主要缺点和不足”,除了在考察机制方面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外,在考察人员方面还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去年6月,江西省精州市出台了《领导干部离岗考察制度》,规定在对干部进行考察前,先将其调离原工作单位,免去现任职务,不再安排回原单位任职。然后再去考察对象的原单位进行全面考察,目的是为了让被访谈人在考察时敢说真话。到目前为止,首批25名考察对象中,23名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5.
康骞 《当代党员》2011,(6):33-33
“群众公认”是干部选拔任用的一个重要原则,考察对象的确定,必须经过民主推荐,从获得多数人认可的人选中产生。因此,民主推荐中的得票多少,成为干部是否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于是,每逢提拔调整干部之际,拉票现象就会在一些地方沉渣泛起。  相似文献   

6.
瞭望塔     
《北京支部生活》2012,(10):36-37
上虞市:多维考察法立体识别干部为确保干部考察准确、翔实、全面,浙江省上虞市探索运用多维考察法,通过“5+1”干部鉴定书,努力反映考察对象全貌,提高对干部的分析评价质量。  相似文献   

7.
刘建明 《奋斗》2011,(8):56-56
时下,在干部考察工作中,不难看到这样的考察意见,比如:某某原则性太强.缺乏灵活性:某某工作太勤奋.不爱护自己.不注意身体健康;某某办事太认真。连群众柴米油盐的小事都管。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考察意见看似指出了被考察干部的缺点和不足,实则是轻描淡写,无关痛痒.纯属是“把缺点写完美”。  相似文献   

8.
考察是选拔任用干部的基础性环节。考察准确,任用就得当,考察失真,任用必然失误,任用失误,则贻害无穷。最近,平原县委组织部成立调研组就如何加强和改进干部考察工作,防止干部“带病提拔”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段时间以来,在实际工作中,有一种带有一定普遍性的不容忽视的现象,这就是在干部考察环节上,反映考察对象的优点和成绩时,列出一二三,有理有据;反映缺点和不足则轻描淡写,含糊其辞。这样,往往对组织部门全面准确地了解干部带来影响,甚至会造成对干部考察失真,影响党委客观公正地提拔使用干部。因此,切实改进干部考察方法,提高干部考察工作质量,是认真贯彻《条例》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落实“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要求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0.
在干部考察工作中 ,存在着对考察对象失真失实的问题。干部考察失真失实的主要原因 :领导用人的指导思想不正确 ,考察人员的素质不高 ,缺少衡量干部标准的科学方法和量化尺度及考察范围与谈话对象设置不科学等。为了防止考察失真失实 ,“一把手”必须是党性强、公道正派、知人善任的领导者 ,考察时应动静结合 ,扩大考察范围 ,建立健全干部考察责任追究制度并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考察队伍。  相似文献   

11.
监督是关键     
袁良宽 《党建文汇》2002,(19):17-17
由于拉票问题的存在,优秀干部难以显现,往往那些注重实干的同志,有时却名落孙山。确定民主推荐和个别谈话的范围不合理。表现在民主推荐和个别谈话的参与群众范围不合理。就被推荐干部来说,参与群众的含义应该是包括对其了解、熟悉的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人,但实际考察中,确定人选缺乏代表性,因而反映民意不全面。存在着不分对象、不分系统,不管熟悉与否,所有具有被推荐资格的干部统一由同样的“群众”给予推荐或测评。  相似文献   

12.
去年,黄石市被中组部确定为全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差额考察单项试点单位。市委对试点工作非常重视.不断深化认识、强化领导,在全市全面推行差额考察制,先后对89名拟提拔对象进行了考察,共提拔领导干部34名。  相似文献   

13.
干部考察是干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干部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改进考察工作,进而全面准确地认识和评价干部,是当前组织部门面临的一个紧要问题。笔者认为通过以下几个不同方面的探索,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一、考察对象层次化。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同一名干部,不同层次的人由于评价的角度不同,评价结果也不尽相同。拿一名副职来说,他的主管领导评价他时,往往注重的是他的决策水平、组织领导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方式方法等。与主管领导不同,上级主管部门在评价干部时,侧重的则是目标完成…  相似文献   

14.
说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出国或到外地考察的事,群众的联想往往不怎么美好,安徽高检出国考察团违规被查处给人留下的印象那就更不用提了。因此,有关部门应当对“国家公务员出国或到外地考察”予以严格考察,帮助纳税人看紧“钱袋子”。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的干部管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某人的专业理论知识很丰富,技术技能很过硬,工作作风很踏实,为人处世很诚实.这样的人往往会被作为干部考察提拔的对象.而且在考察过程中也容易得到比较一致的好评。然而,当经过考察把这个人使用到具有一定管理权限的岗位上以后,有的表现为工作局面打不开,管理没有多少章法,处理复杂问题的招数不多,严格管理的魄力也很有限.其表现与当初考察时的印象相差甚远。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在干部考察工作中受到了“晕轮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吴奇文  晓理 《党课》2012,(13):57-59
《干部任用条例》对干部考察的程序明确规定:“采取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专项调查、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法,广泛深入地了解情况。”其中,考察谈话是干部考察工作的重要方式,考察谈话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干部考察工作的成败。那么,如何保证考察谈话的效果?其中是有技巧可循的。  相似文献   

17.
<正>"六不用"体现从严治党修订后的《条例》里列举出干部不能被列为考察对象的六种情况,这体现了党要从严治党的态度。随着形势的发展,党不断提高对干部的要求和规定。近年来,一些干部的所作所为引起了群众的不满。有的"跑官"有拉票贿选行为;有的把子女家属送到国外,自己留在国内任职。对此,习近平曾多次指出,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要让每一个干部都深刻懂得,当干部就必须付出更多辛劳、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一些地方在干部考察工作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考察失真、失准、失信,严重影响了干部队伍建设。考察准确,任用才能得当。确保把人看准看真,防止考察失实失真,最根本的就是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考察工作制度,进一步改进干部考察方法,完善干部考察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干部考察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中共中央下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把强化责任放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明确了要实行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首次提出了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和监督责任制。本文拟对干部考察工作责任配套机制的建立问题作一粗浅探讨。一、建立参与有责、共同负责的责任机制明确不同参与对象的责任是干部考察工作责任机制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实际工作中,应分别对派出考察部门、考察组成员、考察对象所在单位、访谈对象和有关审查部门分别明确责任,以形成参与者人人有责,大家齐心协力共同负责的工作局面。(一…  相似文献   

20.
2014年,全省组织部长会议提出的“推行无任用干部推荐考察制度”,是在新形势下对干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也是对干部推荐考察工作方式方法的一次拓展。无任用推荐考察是以“无方向考察、有任用选拔、活考察形式、重跟踪管理“为主要内容,采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一种全面考察方式方法,它可以有效解决干部考察中民意“失真”的问题,也可以有效畅通组织与干部的交流渠道,从而切实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