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使政府信息的公开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在健全政府职能的同时,也保护了公民知情权和表达权。本文指出面对种种困难,新法律的推行,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保证政府信息公开,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政府信息公开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信息公开在我国又可称为政府信息公开或政务公开 ,信息公开的目的在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 ,世贸组织关于我国政府保持透明度的要求 ,使保障公民知情权、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等制度建设 ,成为我国立法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3.
政府信息公开和行政诉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弥补了长期以来立法的不足,是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立的里程碑。本文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出发点,简要分析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性,讨论信息公开的范围,介绍政府信息公开与行政诉讼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作为社会公众的一种合理期待,政府信息公开不仅与社会个体的利益休戚相关,而且对社会进步和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现阶段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化尚存在诸多困难,但并不妨碍我们从地方立法入手,按政府信息的类别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5.
论政府信息公开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开政府信息是党和政府打造"阳光"政府,建设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但特定信息的公开可能会导致国家利益或特定主体合法权益受损,因此,在公开政府信息的同时,有必要辅之以保密原则。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体现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精神和基本价值,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办公厅不久前公布了《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要求各级政府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决算、“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保障性住房、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征地拆迁、价格和收费等信息公开。此举无疑对进一步密切党干群关系、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规范行政行为、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更好地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  相似文献   

7.
政府信息公开与行政诉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公民知情权的行政救济途径。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涉及行政诉讼的类型以及法院的受案范围。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中的当事人、举证责任和诉讼程序都因不同的行政诉讼类型而有显著区别。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最关键的问题是法院对于国家机密的审查,政府信息是否国家秘密必须经过有权机关的确认,不能仅仅以属于国家秘密的空洞理由而不予公开。对于因政府信息公开遭受损失的当事人,应当给予国家赔偿。  相似文献   

8.
王莹 《政府法制》2008,(12):9-10
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连环爆炸,当地环保部门声称并未污染松花江水体。但事实上,污染团于一周后已迫近哈尔滨,哈尔滨城内出现“地震”之类的传言,市民恐慌情绪开始滋生。面对迫在眉睫的危机,当地政府于11月21日发布公告,决定全市停水4天,理由是“要对市政供水管网进行检修”。  相似文献   

9.
刘小兵 《检察风云》2010,(14):26-27
2009年和2010年,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对我国31个省的省级财政信息公开状况,连续进行了两次调查与评估;2010年同时还对31个省的11个部门的行政收支及相关信息公开状况作了调查与评估。结果是非常让人惊讶的:如果以百分制计算,省级财政信官公开状况全国的平均评估得分2009年为21.71分,2010年为21.87分;省级行政收支及相关信息公开状况全国的平均评估得分为3.21分。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及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建设阳光政府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尽管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建设起步较晚,但是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建设正在逐步迈向规范化.本文透过公民知情权等基本原则的视角对政府信息公开展开研究,并结合政府信息公开建设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与我国国情,提出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韩永 《政府法制》2009,(7X):37-38
<正>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一周年。5月4日,黄友俭、邓松柏将起诉汝城县政府的信寄往最高人民法院。至此,在过去的一年里,由他们提起的"政府信息公开第一案",走过了所有的诉讼旅程。  相似文献   

12.
13.
政府信息公开:比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各种公开化改革在各地方和部门迅速推开,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也提出了许多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经中国社会科学院批准,法学所公法研究中心于 2000年 2月设立了信息时代与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课题。该课题为国内第一次系统研究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尝试,参加人员来自于社科院法学所、社科院外事局、清华大学、华东政法学院、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信息产业部、国家统计局与国家保密局等部门。课题主持人为该课题由本人主持,得到了挪威奥斯陆大学…  相似文献   

14.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公开条例仍然有自身的局限,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为此需要从思想、制度、实践、法律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快推进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基于信息公开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资源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政府作为社会中最大的信息生产者、收集者、消费者和传播者,对信息资源的管理能力直接关系着政府的工作效率及威信。本文在阐述信息公开制度、政府信息资源以及政府资源管理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实行信息公开制度的意义及基于信息公开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策略,旨在使政府信息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
寿涛 《法制与社会》2014,(11):130-132
政府信息公开的核心内容是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公开范围的限定直接决定了政府的透明度和公民的知情权。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布实施后,公民在申请信息公开和法院在审理政府信息公开案件中都遇到了阻碍,问题的根源往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的不明确和模糊性。本文通过对政府信息公开范围进行研究,比较各国立法,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政府信息公开的立法需要一定的宪法基础和依据。文章从政府和公民权利两个方面讨论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宪法基础,认为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应尽的义务,而且政府信息公开是公民知情权和隐私权等宪法权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彭伶 《中国法律》2004,(5):14-16
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是一项从立法上保障公民获得由政府机构拥有的文件和信息的权利的法律制度:由于这项制度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密切相关,因而被许多国家视为民主政府的基础:从其他国家的立法实践看,信息公开立法在促进“公开的政府”、“透明的政府”、“民主的政府”方面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自上世纪七十年代  相似文献   

19.
现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赖以建构的知情权——政府信息公开义务逻辑,先验地接受了知情权是人权与政府信息公开义务是知情权实现的手段的预设,混淆了作为主权者的人民与作为政府治理相对方的公民,因而也混淆了有关宪法体制组织和运行的人民——人大——政府之主权逻辑与政府——公民之治理逻辑,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从宪法体制中割裂开去。其后果是,既将依附于人大体制的宪法监督消解于无形,也由于与作为正当性来源的主权逻辑的断裂而陷入合法性危机。并且,它曲解了公众参与在宪法逻辑中的应有定位,使其脱离乃至僭越了政府治理的正常逻辑,不仅浪费了大量行政资源,还冲淡了基于直接利害关联的公民信息公开诉求。有鉴于此,政府信息公开应当回归宪法主权逻辑与治理逻辑的二元结构,对应进行制度化构造。  相似文献   

20.
一、信息不存在成讼的提出自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以来,政府行政透明度不断增强,公民知情权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然而,在行政机关对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答复中,频繁出现以信息不存在为由拒绝公开的情形。如2010年度上海市政府机关作出的信息公开答复中,答复信息不存在的就有1514件,占拒绝公开总数的31.4%,2011年度答复信息不存在的有3709件,占拒绝公开总数的3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