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极为突出的政府问题和社会问题。它不仅关系着人的健康和生命,而且对国家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全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实施有效的食品安全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着手,提出食品安全监管的几点具体建议,希望能为决策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璐宁 《法制与社会》2012,(17):190-191
食品安全关系公众健康和社会公共利益,作为公众的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应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改变我国政府监管权力高度集中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探索食品企业、食品行业协会和消费者等多元社会主体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机制,加强扩大监管参与程度保障措施的力度,才能从根源上解决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3.
鲁小明 《法制与社会》2014,(11):196-197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时间多发,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也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的探索道路上逐步完善,但仍在诸多方面存在问题。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完善,实际监管过程中效果不佳。美国作为食品工业发达国家,其食品安全监管实践对我国食品监管体系的完善具有借鉴意义。应通过借鉴美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时间经验,从制度到实践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体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缺乏规范有效的协调机制,监管部门的职能定位模糊不清,中央与地方关系有待进一步厘清。应借鉴美国、日本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结合新近颁布的《食品安全法》和即将成立的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发消费者对政府职能部门对食品安全监管不力的质疑。由于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不健全和法律制度的缺位,致使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运用制度手段,特别是在法律层面构建应对机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在食品生产流通领域的全程监管的问题,更是这些问题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论《食品安全法》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体制存在诸多弊端。本文探讨新《食品安全法》出台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在监管体制、食品安全标准、免检制度、监管行为等几个方面的变化以及尚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以"三鹿奶粉事件"为典型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我国在食品安全领域实行的分段式监管模式的问题突显,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成为我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试着从明晰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含义入手,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法》为基点提出一定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刘鸿 《法制与社会》2012,(24):144-145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领域问题频现,监管机制的弊端日益凸显.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安全迫在眉睫.本文试引入激励机制,为寻求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思路作粗浅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刘明 《法制与经济》2010,(16):54-55
民以食为天,民以食为先,而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当前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机制所反映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通过对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现状的分析,以及对一些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法律监管模式的探讨,提出解决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儿童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我国频频发生儿童食品安全事故,严重威胁到中国儿童生命健康。这其中,对儿童食品安全性的监管值得进行深层次的思考。通过对上海市儿童食品安全监管的剖析,分析其监管现状以及存在的障碍因素,提出上海市儿童食品安全的监管方向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村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目前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着监管人员不足、检测能力不强、日常监管缺乏、多头监管效率不佳、监管腐败难以杜绝等问题.要破解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困境,就必须选择多元治理路径,构建农村食品安全多元治理模式.农村食品安全多元治理模式的构建包括完善治理主体结构、明晰治理主体权责、建立契约治理为主的新型法律关系三个方面,而确保该多元治理模式顺利实施,还需有日常监督、利益驱动、考评奖惩、信息公开、争端解决五大机制与之配套.  相似文献   

12.
钟筱红 《法学论坛》2015,(3):148-153
随着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颁行,我国开始建立初具现代化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然而针对进口食品监管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监管水平仍显得比较滞后.主要是我国进口食品安全监管立法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在立法理念滞后、体系架构不合理、国际标准采用率低、监管权责不明,因此应完善进口食品安全监管立法,确立我国的进口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并建立进口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陈琛 《法制与社会》2010,(9):161-162
由于国内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全社会从未有过的关注。鉴于目前有的生产经营企业的自律意识尚未得到完全提高的现实,必须充分认识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改进监管措施,完善监管方法,真正提高监管效能,使食品安全得以保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多次出现,对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地沟油"事件的曝光,再次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不足。本文旨在分析我国食品安全安全监管制度存在的不足,探讨部分发达国家的监管制度,提出要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转变监管模式以及安全标准的改进等方面来促进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监管责任主体不清、监管执法不严、监管绩效低下,这是导致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根源所在。明确监管责任主体,加强监管执法力度,提高监管绩效是解决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失灵问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6.
食品安全直接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密切相关,食品安全监管如何落实,恐怕不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政府规制性命令所能解决的,不分类别而强制划一的措施也并非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的良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必须针对现实问题寻求多元路径进行法治化治理,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的公共治理。  相似文献   

17.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之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食品安全立法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仍然存在法律规范之间不够协调等问题,需要尽快完成《食品安全法》配套法规的制定,修改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要求的现行法规。《食品安全法》确立的“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管模式符合我国国情,是合理的选择,但各监管机构之间应当加强协调与配合。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与措施较为严密,但应当注重科学在监管工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熊宇  贾靖 《法制与社会》2011,(25):151-152
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有效保障。而监管制度的价值定位直接关系到其是否具有合法性基础。本文认为,公民的基本生命健康权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核心价值基础,而秩序、安全、效益价值也从合理性、科学性的角度保障了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正常运行,共同构成了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9.
熊宇 《法制与社会》2011,(24):42-43
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有效保障。而监管制度的价值定位直接关系到其是否具有合法性基础。本文认为,公民的基本生命健康权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核心价值基础,而秩序、安全、效益价值也从合理性、科学性的角度保障了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正常运行,共同构成了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20.
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的模式转换与法治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食品安全形势严峻,导致各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我国政府同样在努力探索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采取独立监管模式和社会性监管模式是近年来各国改革的趋势,我国应当加以借鉴。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职权设定、变更应当法治化,为此需要健全我国的行政组织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