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雄关 《思想战线》2015,41(3):120-122
在中国对进口能源的依赖持续加强的态势下,能源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战略层面上的重要问题。俄罗斯作为与中国相邻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大国,在中国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具有重要的能源地缘政治意义。近期,因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国际能源供求形势深刻变化和能源价格的急剧暴跌,导致俄罗斯能源经济受到了巨大冲击和影响,也为中俄能源合作创造了新机遇。因此,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我们应准确把握中俄能源合作的战略契合点,及时调整中俄能源合作的策略和重点,深化中俄能源合作,不断增强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宋世益 《半月谈》2004,(20):80-81
近年来.中国与俄罗斯能源合作问题备受各界关注.其中也经历了许多曲折。温家宝总理今年9月底访问俄罗斯。与俄方在能源合作方面取得了一致意见。俄方明确表示。在远东石油管道走向问题上.不管采取什么规划方案.都将积极考虑石油管道通往中国。10月中旬。普京总统访华时重申。俄方关于同中国能源合作的决定始终未变。有分析人士认为。温家宝总理访问莫斯科基本上解决了两国之间悬而未决的石油和天然气问题。此前有关中俄能源合作的种种猜测和传言不攻自破。有充分理由相信。中俄能源合作自此将驶入快车道。  相似文献   

3.
基于能源安全理论,中俄能源安全合作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源于美国霸权威胁。中国关键的海上能源通道处于美国及其盟国控制之下,能源进口通道多元化成为中国保障能源安全的保守性安排。2008年以来,俄罗斯持续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能源制裁和打压,然而,能源出口多样化是俄罗斯保证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为保证各自的能源进口、出口安全,中俄展开了深度能源战略合作,正尝试构建一套有别于西方的能源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4.
结合广西可再生能源校企合作实践,在论述广西可再生能源校企合作研发概况的基础上,尝试跳出地方性研究的局限,对校企合作过程中具有共性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探讨,最后提出构建合理的校企合作研发模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韦晶晶  李丹 《传承》2010,(21):160-161
结合广西可再生能源校企合作实践,在论述广西可再生能源校企合作研发概况的基础上,尝试跳出地方性研究的局限,对校企合作过程中具有共性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探讨,最后提出构建合理的校企合作研发模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时事资料手册》2004,(3):95-96
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地热等统称为可再生能源。我国把开发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基本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要利用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7.
德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伟进  陈伟  易明 《理论月刊》2008,(6):144-147
化石能源(煤炭和石油)的无节制消费,一方面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进而危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会造成化石能源的加速枯竭进而危及国家能源安全.转变能源消费观念,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是冲破当前能源消费困局的理想选择.但是,要将这一选择付诸实施却不得不面临资金、技术,政策甚至观念上的障碍.本文介绍了德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情况,分析了其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成功实践,结合我国的能源消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希望对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2003年7月16日是中俄两国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两周年。在过去的两年里,中俄两国双边关系取得了新的发展,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胡锦涛主席今年5月对俄罗斯的首次国事访问为中俄两国友好关系的长期发展、为推动和加强两国间全面合作注入  相似文献   

9.
赵新生 《乡音》2012,(11):12
我省可再生能源总体开发利用规模小,可再生能源研发在整体上相对落后,专业研发机构少,高水平研发专业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短缺,研究成果少,成果水平和转化率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建议:一、加快我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建设。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河北省可再生能源条例》。同时加快建立和完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税收、信贷、发展基金、奖励等激励政策体系;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纳入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相似文献   

10.
于浩 《中国人大》2009,(24):32-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于2005年审议通过后,对加快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部法律,不仅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法律保障,在国际上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步暴露出来。为解决这些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多次提出了议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郝宇 《人民论坛》2022,(7):102-105
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叠加能源供需失衡,困扰欧洲的能源问题愈演愈烈。在可再生能源尚未能稳定替代石化能源的转型期,石化资源的匮乏注定了欧洲需要从多方尤其是俄罗斯,大量进口石化能源以满足生活、生产需要。宏观来看,欧洲能源危机将会给全球政治、能源、金融和制造业带来影响,同时也给我国的能源革命带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2.
王毅 《中国人大》2013,(18):13-13
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应在有序、均衡的基础之上推进。从全球来看,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是最快的,中国的问题不是发展太慢,而是由太快造成的。比如,现在我国在装机规模上发展很快,但是电力体制改革方面相对滞后,智能电网、储能技术以及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发展不足,这些使整个产业面临很多问题,包括出现大量弃风现象。因此,我们还要建立更有序的目标,遵循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特点,不能像其他的常规资源和化石能源那样发展。因此,一方面,要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也要更加有序、更加均衡地发展,才能使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更加健康。  相似文献   

13.
赵新生 《乡音》2012,(1):13
我省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任重道远,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度期长量大,从而影响可再生能源的有效需求及产业链和市场机制的快速形成,这对河北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速度和规模都有较大影响。建议:一、加快河北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建设。结合河北省实际情况,制定《河北省可再生能源条例》。同时加快建立和完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税收、信贷、发展基金、奖励等激励政策体系。二、加快建设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支撑体系。可再生能源研发  相似文献   

14.
刘军梅 《小康》2011,(7):114
新能源、低碳经济和碳关税,是后危机时代的欧美国家为摆脱经济困境而可能实施的战略,中国和俄罗斯都会因此受到冲击,为此中俄两国更有必要加强能源乃至新能源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15.
国外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助仁 《求索》2007,(8):21-23
严峻的能源压力和环境压力迫切需要新的更环保更经济的替代性能源,可再生能源便是重要的战略替代性能源。它对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发展可再生能源,把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作为人类解决生存问题的一种战略选择,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数字     
《小康》2008,(7):12-12
"不见得所有人都喜欢中俄发展战略合作关系,进行更深入的合作。但是这种双边关系和战略协作的发展,是符合我们两国人民的利益的。因此,它不管某些人喜欢还是不喜欢。"——5月23日至24日访问中国的俄罗斯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北京大学的讲台上直言不讳地说。"不见得所有人都喜欢中俄发展战略合作关系,进行更深入的合作。但是这种双边关系和战略协作的发展,是符合我们两国人民的利益的。因此,它不管某些人喜欢还是不喜欢。"俄罗斯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北京大学俄罗斯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北京大学的讲台上直言不讳地说。  相似文献   

17.
于浩 《中国人大》2009,(18):32-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于2005年审议通过后,对加快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法律保障,在国际上也产生了积极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动态     
《创造》2011,(9):21-21
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全球领先 全球性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9月21日在京发布的最新报告称,由于石油及煤炭等传统能源供应远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中国正投入巨资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报告指出,早在两年前,中国就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国,同时预测今后20年还将继续保持这一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9.
文光美 《友声》2015,(1):20-21
<正>2014年是中国与俄罗斯建交65周年和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成立65周年;5月,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在上海成功会晤,推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确定了扩大和深化双方合作的重点领域和方向。10月,李克强总理刚刚结束上任总理以来的首次访俄并取得丰硕成果。中俄全面扩大合作面临重要机遇。在此背景下,应俄罗斯...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21,(5)
正宋魁希望,可以借海南自贸港建设之机,在海南建设中俄康养小镇,在一带一路中加强与俄罗斯合作;并抓住中俄科技创新年机遇,推动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合作。2020年12月12日,宋魁应邀在海南三亚图书馆进行"‘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俄合作"讲座。作为当代中俄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国家研究中俄区域经济的领军人才,宋魁一生致力于中俄经济合作领域研究。而海南自贸港建设蓬勃展开,他又将目光瞄准海南,思考如何在一带一路中加强与俄罗斯的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