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新型危害社会经济管理秩序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民群众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危害,也给公安机关特别是基层公安机关开展侦查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对H省C县2020年上半年立案的114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展开实证分析可知,现阶段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具有案件数量大、破案率偏低、以赚取利益为诈骗诱饵、即时通讯软件成为主要平台、黑色产业链出现新中心、单笔犯罪金额小等特点。基层公安机关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面临案件线索质量低、侦查力量不足、落地抓捕难度大、电子证据分析难、止付追赃难、预防犯罪难等困境,可通过加强专业化建设、转变上级公安机关职能、实现犯罪全流程打击、深化警银警企合作、提升证据分析水平、依靠社会共治预防犯罪提升打击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由此衍生的"互联网+"智慧生活模式提升了公众使用网络的频率,但在某种程度上也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了可乘之机,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当前,犯罪嫌疑人通过利用新方法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常态.电信网络诈骗是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主要有蔓延辐射广、作案效率高、社会危害大等特征.公安机关开展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侦防工作需要立足新常态、应对新形势、着眼新发展,从"国家安全、人民安居、社会安定"出发,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产生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与有关部门协同配合落实举措,提升实战效果打击力度,探索有针对性的侦查与防范机制,精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相似文献   

3.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由此衍生的"互联网+"智慧生活模式提升了公众使用网络的频率,但在某种程度上也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了可乘之机,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当前,犯罪嫌疑人通过利用新方法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常态.电信网络诈骗是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主要有蔓延辐射广、作案效率高、社会危害大等特征.公安机关开展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侦防工作需要立足新常态、应对新形势、着眼新发展,从"国家安全、人民安居、社会安定"出发,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产生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与有关部门协同配合落实举措,提升实战效果打击力度,探索有针对性的侦查与防范机制,精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相似文献   

4.
朱小平 《中国保安》2014,(14):58-59
近几年来,借助电信网络手段实行犯罪的案件呈高发态势,诈骗手法不断翻新,诈骗金额越来越大,社会影响甚为恶劣,给社会稳定和人民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公安机关虽高度重视,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进行重点防范和打击,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仍呈多发态势。如何阻止受害人汇款,筑牢电信网络诈骗的“最后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5.
电信网络诈骗具有通过信息网络非接触犯罪、运用现代科技高智能犯罪、借助黑灰产业有组织犯罪、跨越境内境外无国界犯罪等特点,现行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打击治理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难以有效应对,在专案侦查、专门防范、专项治理、专业力量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为此,以实战化职能体系为基础,以“四专两合力”为重点,调整责任模式,统筹类案打防,通过建强国家反诈中心、调整侦查工作职责分工、改革警情案件情况通报方式、完善绩效认定标准、改变涉案“两卡”治理方式、优化预警劝阻、止付冻结、资金返还、技术反制模式和创新社会面宣传防范方式等改革举措,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多发态势,是目前公安机关有效应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姜海源  王翔  杨磊 《公安教育》2023,(11):30-33
<正>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多、涉及广、群众反映强烈,是政府面临的严峻考验,而诈骗窝点大多集中在境外,“侦查取证难、追赃挽损少”的问题一时难以解决。如何持续精准宣防是各级政府面临的时代命题。公安机关作为打击治理电信诈骗的主力军,理应承担重要的宣传职责,但仅靠公安机关一家往往难以为继,唯有联动全社会资源组建“同盟军”,才能共同防范抵御电信网络诈骗。2021年4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牵头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全民反诈”格局初现。  相似文献   

7.
“杀猪盘”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是具有典型流程与显著特征的一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犯罪行为人通过网络虚构身份,以花言巧语方式获得受害人信任,进而骗取大额财产。根据此类案件作案手段的不同,可分为“投资类”、“漏洞类”和“索要类”三种类型,其诈骗过程主要包括“找猪”、“喂猪”、“养猪”、“杀猪”四个步骤。近年来此类案件呈现精准化、精细化、精密化和隐匿化发展趋势,公安机关在实施侦查、提取证据、警务协作等方面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在大数据深度应用的时代背景下,应持续加强对“杀猪盘”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行为特征、时空特征和受害人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要充分发挥侦查合成作战机制优势,不断扩大情报来源和强化情报分析研判以寻找侦查突破口;要不断强化“科技兴警”理念,提升取据科技水平以打造完整的证据链;要深化侦查协作机制,构筑网络阵地以实现精准打击;同时,还要深化行业合作,建立完备的协同追踪机制以增强打击成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盗窃、诈骗、抢夺、电信网络诈骗等多发性“小案”一直是社会危害面最广、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和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问题。治理“小案”的水平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为了更好提升“小案”侦查治理水平,使公安机关尽快适应“小案”发展演进的新趋向,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和逻辑框架,共同集成“小案”侦查治理效能提升之策,可为优化“小案”侦查治理水平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当前广州市境外电话诈骗案件现有的特征和种类入手,剖析导致诈骗案件产生的主要原因,探讨广州市公安机关怎样与电信部门取得合作并依托其现有的网络及技术手段来开展打击和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电信网络诈骗案也面临着骗术花样增多、精准诈骗高发多发的态势。因此,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需要不断加紧侦查打击治理、加强预警防范、深入开展源头治理、强化防治的法治基础。  相似文献   

11.
历史决定论的理解模式、历史主体本身的不成熟以及历史主体与实践主体的混同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主体被遮蔽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主体性和马克思主义主体的历史性之间是一种逻辑互动的关系,前者是实现后者的力量源泉,而后者则是彰显前者的基础和保障;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体有三种存在样态.即知性存在样态、意义存在样态和实残存在样态.  相似文献   

12.
所有人抵押是指所有人于自己所有物上存在的抵押权 ,是一种特殊的抵押权。确立所有人抵押制度可以防止后次序抵押权人获取不当得利 ,保护抵押物所有人的利益 ,有利于所有人进行融资 ,节省交易手续和费用 ,促进商品流通。我国《担保法》没有规定所有人抵押 ,可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做法 ,从所有人抵押的思路选择、成立、变动等方面入手对此制度作出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的出台,标志着“行政三分制”这一新型行政管理模式的付诸实践。行政三分制在彰显其制度创新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行政法治契舍的难题,而这则关系到行政体制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14.
贪污犯罪数额的大小,是惩治贪污犯罪的主要依据。在共同犯罪中,犯罪行为人贪污数额的认定相当复杂,既有共同贪污的数额,又有各人分赃所得的数额,还有因贪污的停止形态而未实际获取财产等情形。关于共同贪污犯罪行为人数额的认定,理论界存在着“分赃数额说”、“参与数额说”和“犯罪总额说”等不同的学说。笔者更倾向于“犯罪总额说”。  相似文献   

15.
论业主委员会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主委员会是城市住房私有化的必然产物,也是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制度支撑.由于政府管理部门、居民委员会、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业主之间利益关系复杂,现行法律法规对有关规定的不完善,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行为失当,业主普遍缺乏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业主委员会在筹备设立和实际运行方面都存在诸多的问题.我国应尽快出台<业主委员会法>,明确规定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规范业主委员会各项基本制度;并且进一步调整完善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与业主自治的关系,在物权法中明确居民的房屋物权;健全行政程序的有关制度.  相似文献   

16.
论环境公益权--兼论环境公益诉讼建立之实体权利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力  颜运秋 《桂海论丛》2006,22(3):86-88
由于环境法上之权利(权力)的性质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澄清,环境法上的权利(权力)不明晰及其司法实现手段的不足相互作用,使得环境治理缺乏有效的法律规制。因此,应当明确环境公益权的概念,通过环境立法,合理地配置权力和权利,并由此建立起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实现环境法权的可司法化。  相似文献   

17.
论虚假诉讼罪中的“捏造事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法条和司法解释内容规定的不明确性和不完整性,需要对虚假诉讼罪中"捏造事实"的含义进行进一步解释。虚假诉讼罪是单一行为犯,利用他人捏造的事实提起诉讼的,也构成虚假诉讼罪。篡改部分民事法律事实提起民事诉讼也属于虚假诉讼罪中的"捏造",成立虚假诉讼罪。虚假诉讼罪的行为方式不包括不作为,隐瞒他人已经偿还债务的事实依然进行民事诉讼的,是积极地虚构事实,理应认定为"捏造事实"。若捏造的事实不会影响法院的公正裁决,不能定性为虚假诉讼罪。  相似文献   

18.
传统规律观的立论基础是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经典科学,其理论内涵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和滞后性,所面临的理论困境日益凸显;传统规律概念的界定,偏重事物的内部联系,一定程度地忽视了事物的外部联系,使之走向绝对和机械;由此产生了传统规律范畴的先验性、宿命性悖论,并且衍生出人类真理认识上的悖论。  相似文献   

19.
数据库法律保护的若干争议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信息资料汇集的数据库对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引起了是否应对数据库予以法律保护的严重分歧。关于保护方式也众说纷纭,有版权法保护、邻接权保护、特殊权利保护、专有权保护、不当得利理论等意见,通过深入分析可以看出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最能维持数据库制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是最佳的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20.
实践中,诬告陷害罪的定罪常以考察被告发人行为定性为前提,但是诬告陷害罪的基础是告发人而非被告发人的行为,被告发人行为定性并非诬告陷害罪的构成要件.只要告发人诬告行为至少侵害了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告发人明知其告发的内容存伪,但为使被告发人受到刑事追究仍进行告发,达到情节严重的,告发人即构成诬告陷害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