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革命的宣言、政治的宣言、信仰的宣言。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革命理想与革命精神,是对《宣言》发表170周年和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最好的纪念。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革命化的思想非常深刻、非常丰富。许多人认为革命就是夺取政权,一个阶级推翻另外一个阶级的革命是一次性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不再存在社会革命了。把社会革命等同于政治革命,这是对"社会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一八九五年在《卡·马克思〈一八四八至一八五○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中所提出的关于无产阶级要充分利用合法斗争的策略思想,在当时以至现在受到了各国社会主义者的普遍重视,但也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一种流传颇广的说法是,恩格斯在晚年放弃了马克思和他共同制定的革命策略。事情果真是这样吗?完全不是。这恰恰充分反映了恩格斯从实际出发来制定革命策略的辩证思想。对于无产阶级革命者来说,这就有一个正确认识革命策略的“变”与“不变”的问题。什么是策略?以往流传较广的解释是:策略是规定无产阶级在较短时期内的行动路线,是同无产阶级的斗争形式和组织形式有关的。但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策略所涉及的范围要广泛得多,它经常是指在整个长时期内无产阶级准备力量去进行“未来战斗”的原则和纲领,而不仅仅限于对具体  相似文献   

3.
关于马克思的思想转变和哲学变革与黑格尔辩证法哲学的关系,是学术界方兴未艾的课题。本文以恩格斯的《费尔巴哈论》为依据,揭示马克思哲学的革命变革与黑格尔辩证法哲学的关系,抽取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最后揭示出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今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诞辰一百六十五周年。此时重读恩格斯写于一八九五年的最后的一篇著作《卡·马克思〈一八四八年至一八五○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以下简称《导言》),倍感亲切。这篇文献对于我们全面完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策略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十九世纪四十到七十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述无产阶级如何取得政权时,着重强调了暴力革命的重要作用。同时,他们在一些论述中,也多次提及非暴力的斗争形式。七十年代以后,欧英资本主义进入一个和平发展的时期,恩格斯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对无产阶级的革命策略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在不少文章和许多书信里,特别是在一八九五年写的《卡·马  相似文献   

5.
革命导师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策略思想是十分丰富的,但是我们过去受“左”的思想影响,往往只强调恩格斯的暴力革命思想,而很少提及恩格斯晚年由坚持暴力革命到强调和平过渡这一策略思想的变化,这就使我们很难完整准确地掌握恩格斯的整个策略思想,从一定意义上说,恩格斯晚年的策略思想是对他以前坚持暴力革命观点的重大突破,而我们恰恰忽视了这一点。本文试图论述恩格斯晚年策略思想的变化,以求教于同志们。一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都  相似文献   

6.
陈彦君 《学理论》2013,(4):65-66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于1848年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共同起草的纲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包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其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提出不仅具有时代的革命意义,在现代看来对当下的素质教育仍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以下简称为《原理》)看作是《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为《宣言》)的草稿,往往因此而忽视《原理》所具有的独立科学价值,这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我认为,《原理》具有重要的独立科学价值。它至少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即在过渡时期中,无产阶级革命“只能逐步改造现社会“(以下简称为《原理》的“逐步改造”思想)①没有被《宣言》完整地包含。恩格斯在《原理》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关于“逐步改造”的思想。首先,他把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即完成对旧的社会经济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毛泽东同志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列主义的重大贡献。一、领导权的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欧洲1848年革命爆发后,就表述过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必须争取领导权的思想。1850年,他们总结了西欧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经验,告诉德国的工人  相似文献   

9.
去年11月28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诞辰一百六十五周年。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作出了重大贡献。关于多民族国家在推翻剥削阶级统治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的思想,就是其中一个重要贡献。恩格斯提出这一思想经历了从不深刻到深刻的过程。1850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一文中,总结欧洲1848年大革命经验时,根据当时德国四分五裂的状态,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鼓吹建立“德意志帝国”、“德意志君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提出了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在《反杜林论》中,他进一步指出价值的余留是"对效用和劳动花费的衡量"。有必要在重新回顾恩格斯早期、晚期价值思想的基础上,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并对其现实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构筑了一幅自然界辩证发展的图景,形成了辩证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进一步完整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内涵。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思想遵循了内生性与外需性的生成逻辑;深刻阐释了人与自然关系、科技二重性、制度异化弊端的生态本质;彰显了其自然观、科技观、生态观等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独特价值意蕴,揭示出在当下这个需要辩证法而且正在不断升华其思想内涵的时代,《自然辩证法》有其不可取代的理论意义及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21,(9)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对当时存在的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谬论的批判,有力捍卫了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其中关于民主的历史范畴、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民主的形态分野,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大理论创新。充分理解《国家与革命》的有关思想,对于新时代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3.
自由与必然是揭示人的自觉活动与客观规律之间相互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人类有史以来,人的活动与外部客观规律的关系,始终是人们探讨的问题,许多思想家为之付出心血,而只有恩格斯才第一次正确、全面论述了自由与必然的关系,揭示了人的自觉活动与客观规律的相互关系。本文将对恩格斯关于自由与必然的思想作一些探讨。一、恩格斯关于自由与必然的思想是批判地继承前人优秀思想遗产的结果。在人类思想史上,许多思想家探究过自由与必然之间、人的自觉活动与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问题。在恩  相似文献   

14.
现已出版的科学社会主义教材在有关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章节中,大都将列宁在一九一七年二月革命后提出的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可能和平发展的思想与十九世纪后半期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英、美等国无产阶级可能通过和平方式达到目的的思想相提并论,一同作为革命导师在肯定暴力革命的同时不排斥革命的和平方式的论据。(参见:高原主编《科学社会主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13—11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科学社会主义原理》1983年版,第179—180页。)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列宁在论述一九一七年二月革命后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平发展的思想时说:“武器掌握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这就是问题的实质。这就提供了并保证了整个革命有和平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晚年写的《卡·马克思〈一八四八年至一八五○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以下简称《导言》),曾经引起无产阶级运动内部和国际舆论界的激烈争论,出现过种种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理解和看法。为了弄清恩格斯这篇著作的原意。进一步探讨恩格斯晚年的策略思想,以此纪念恩格斯诞辰一百六十万周年和逝世九十周年,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二日至六日,中共中央编译局、厦门大学和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在厦门联合召开学术讨论会,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会议首先涉及的问题是,集中反映在《导言》一文中的恩格斯晚年的策略思想同过去相比,有没有改变、有没有发展?在探讨这个问题时,大家认为首先应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制定的策略原则(或叫策略纲领)同某一时期的具体策略(即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的统一战线理论,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它是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及其策略思想的一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恩格斯于1865年2月5日在他写给马克思的信上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普鲁士这样一个农业占优势的国家里,代表工业无产阶级说话时只攻击资产阶级,而一字不提大封建贵族对农村无产阶级的宗法式的凭棍棒维持的剥削,这是卑鄙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第58页)这句话的意思是指责当时那些用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来向封建贵族讨好的机会主义者的,但它同时也启示我们,在地主统治等条件下,无产阶级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结成同盟的可能性和正确性,而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策略思想的重要体现。无产阶级政党的策略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部分。列宁在其  相似文献   

17.
(一) 人们研究恩格斯晚年著作,不难发现,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预测,一个最突出的思想,就是强调未来社会将不断发展、改革这种辩证观点,而拒绝关于未来社会的详细计划方案。尽管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他们的学说时就宣称过他们学说的优点是在批判旧世界中预测新世界,并在《共产主义原理》和《共产党宣言》里,对无产阶级夺得政权后的发展步骤、具体措施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然而,类似的论述,在恩格斯晚年著作中再也没有出现过,而他反复强调的是不能、也没有现成方案这种思想。对马克思早在1875年《哥达纲领批判》中就提出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两个阶段的观点,在恩格斯晚年论及未来社会的著作、书信中,竟然一次也没有提到过。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为《1848至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写的导言,分析了当时革命形势的变化,告诫无产阶级在不利的条件下要避免同统治阶级进行决战,应该利用议会讲坛宣传自己的主张,教育无产阶级,争取群众、积聚力量,为将来的决战作好准备。恩格斯写的《导言》没有否定暴力革命的思想,相反,他一直反对机会主义对他的《导言》断章取义、肆意歪曲。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成员施蒂纳的思想,尤其是他的利己主义思想。对施蒂纳的思想从理论基石、思想根源以及思想史的角度做了多层面的批判辨析,对我们今天理解普遍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真实关系有着有益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30年来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的研究主要围绕五个方面的问题展开的。一是关于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城乡关系的开端和理论背景;二是关于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城乡关系的发展趋势;三是关于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城乡关系对立的根源及其表象;四是关于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城乡统筹与融合的条件;五是关于马克思、恩格斯论述消灭城乡对立和最终达到城乡融合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