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毅将军原名孙俊明,绰号“孙胡子”。革命战争时期,凡是见过孙毅的人,都会对他的“高尔基式胡须”印象深刻。孙毅的胡须是在21岁蓄起的。那时他在西北军当兵,一次作战负伤后,卧床两个多月,胡须也长了两个多月。伤好后孙毅就留起了胡子。  相似文献   

2.
孙毅将军曾在旧军队谋事11年,起义后步入红军行列,在红五军团十四军军部任侦察科科长. 1932年1月,军团参谋长兼第十四军军长赵博生委派孙毅带领本军团200人赴红色首都瑞金参观、学习,孙毅十分高兴.在瑞金,孙毅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同大家一一握手,表示欢迎.这是孙毅第一次见到毛泽东.  相似文献   

3.
正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给人们留下了多少感人至深的传奇故事,至今让人难以忘怀。由于李德一句话,用一根木棍和两条腿走完二万五千里的"孙胡子"孙毅,就是一位让人津津乐道的传奇人物。  相似文献   

4.
我的父亲王铭勋,曾是孙毅将军的老部下。早在抗日时期的冀中分区时代,我父亲就在孙将军的直接领导下工作、战斗。那时,孙毅将军是参谋长,我父亲是作战科参谋。后来,在晋察冀军区三军分区、晋察冀军区七纵,孙毅将军都是我父亲的上级。新中国成立后,我父亲在军委军校部和总参训练总监部工作时,孙毅将军又是该部的领导。由于长期的工作关系,我父亲和孙将军很熟悉,简直就像一家人,孙将军就像长辈一样一直关心、鼓励我父亲进步。  相似文献   

5.
张军贤 《党史博采》2003,(11):33-35
2003年7月5日,我军杰出的军事教育家,人民解放军第一位“百岁将军”孙毅因病在北京逝世。孙毅将军在全军乃至全国很有名气。他长期战斗、工作在河北一带,特别为河北人民所熟知和爱戴。孙毅将军在战争年代经历传奇,战功显赫,和平时期永葆本色,热情关怀青少年,始终与百姓保持鱼水深情。孙毅将军一生曾经有过好几个名字和绰号,联系着许多逸事珍闻,也包含着丰富深刻的内涵。宛如用人生丝线穿起来的一颗颗珍珠,成为人生每一个阶段形象化  相似文献   

6.
1947年10月下旬石家庄战役前,年过花甲的朱德,风尘仆仆从西柏坡到达晋察冀野战军司令部,同野战军领导人一起,进行紧张的战前动员和攻坚准备。 随后,他来到了冀中军区的所在地河间。那时,孙毅在冀中军区担任司令员。 孙毅安排朱德在军区党委机关住了下来。这是个有二三百户人家的大庄子,名字叫黑马张庄,位于河间县城西南方向约八里路的地方。 平时,朱德忙于调查研究,日程排得满满的。每逢礼拜日,由孙毅向朱德汇报冀中部队作战情况和敌人的进攻情况。毛泽东和军委的来电,孙毅及时拿给朱德看。朱德有个饭后散步的习惯。晚饭后,他总是邀孙毅陪他到村外转一转,边走边谈,和蔼可亲。在交谈过程中,朱德先后对孙毅三次“将军”,被后人传为趣  相似文献   

7.
孙佐培 《党史博采》2009,(12):49-50
<正>孙毅是共和国的开国中将,人称"孙胡子",由于我曾在他率领的部队中工作,所以有幸几次接触孙毅将军,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解放战争时期,我冀中军区领导机关驻在河间,由孙毅任军区司令员。1946年8月的一天,干部战士刚吃过下午饭(那时部队一日两顿饭),忽然大  相似文献   

8.
解放战争时期,孙毅将军是我冀中军区司令员兼华野第七纵队司令员,又是保定军管会主任。那时,我在七纵队基层工作,耳闻目睹了许多他的有趣的故事。 胡子 在部队,很多人知道,孙毅同志虽然官居要职,但平易近人没有架子,所以七纵队无论干部战士都愿与他接近,因为他留着  相似文献   

9.
在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及中共河北省委恢复成立50周年前夕,我受《党史博采》编辑部之托,专程拜访了德高望重的孙毅将军。孙毅将军是河北大城县人。他1931年参加宁都暴动,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担任过我军许多  相似文献   

10.
钟华 《党建文汇》2004,(11):15-15
一是有志。志不立,则人不立。志向是一个人前进的旗帜,是夜航的灯塔。一个人如果瞄准一个目标坚定不移地做下去,就一定会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青年干部要立志为民族的复兴做大事、做实事,为一个地方的发展做实事,为当地老百姓做实事。只有确立了这样的志向,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权力观,淡泊名利,保持内心的一份宁静。  相似文献   

11.
企业渡难关党员走在先王殿才孙毅超白山市八道江区现有企业1000余家,大都是处于困境的小型企业。在这些企业中,共产党员没有消沉,而是为企业分忧解难,做出了一件件令群众敬佩的事。带头清欠找销路白山市旭东股份合作公司是个乡镇企业,到1996年末,用户拖欠公...  相似文献   

12.
火焰织就的生命与爱──孙毅将军育才二三事宗可照片上左边的这位老人,是92岁高龄的孙毅将军;右边,是他的夫人,原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田秀娟同志。你看孙老,穿一身褪色的旧军装,戴一顶褪色的旧军帽,仿佛当年铁流二万五千里的征尘犹在;那张刚毅、沉静、铜雕一样的...  相似文献   

13.
百岁寿星孙毅老将军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可是他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我们“冀中抗日斗争史资料研究会”的同志们对这位德高望重并曾担任我会领导的老首长怀念至深。孙毅将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曾两度到冀中地区工作,担任冀中军区的领导职务。他第一次到冀中是1939年10月至1940年6月,任冀中军区参谋长。第二次是1945年11月到冀中,任军区司令员,一直到解放战争胜利。孙毅将军在冀中工作期间,冀中区的对敌斗争取得重大胜利,整军治军及根据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呕心沥血、舍生忘死,为冀中的抗日斗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  相似文献   

14.
<正>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的孙毅同志,青年时期曾在军阀和国民党部队供职长达11年之久。尽管历经曲折,但他最终于1931年年底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并在1933年5月初投入中国共产党的怀抱,走上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实现了他人生的重大转折。而这一切,都与赵博生对孙毅的影响和教导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5.
人活在世上,无论贫富贵贱,穷达逆顺,都免不了要和名利打交道。对待名利,人们有不同的态度:一种是追名逐利,一种是淡泊名利。 古往今来,大凡学问家都是淡泊名利的。他们对个人的名利常常采取漠然冷淡和不屑一顾的态度,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对理想、事业的追求上。  相似文献   

16.
张治宇  李向阳 《湘潮》2006,(3):56-56
孙毅,人称“孙胡子”,是解放军中鲜见的蓄须的高级将领。2003年7月5日,孙毅走完他100年的人生旅程。这位历经战火的“军中不老松”、“全国健康老人”一生留下了许多轶事。“四条腿”与“两条腿”1934年秋,中央苏区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战略转移前夕,从军委总部开完会回到师部的张经武师长,立即找来师参谋长孙毅,向他传达总部会议精神。随后,他面带难色地说:“老孙呀,告诉你一个不好的消息!”说这话时,张经武表现出一副局促不安、但又有话不得不说的神态。孙毅看到师长有难言之隐,急不可待地说:“有什么事,你快说吧!”“你听了,千万别生…  相似文献   

17.
平型关战役前,孙毅被任命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参谋长。战斗打响后,因师参谋长周昆未到职,根据副师长聂荣臻的意见,孙毅仍留在师部,遂行使师参谋长的职能。战斗结束后,孙毅对聂荣臻说:“副师长,我想到旅里去。”聂荣臻想了想说:“你先缓一缓。”几  相似文献   

18.
季妍 《共产党人》2006,(8):23-23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两会”期间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再次提到“以艰苦奋斗为荣”,笔者认为要达到这一境界,作为共产党员必须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心中装着人民,心中装着党的事业。  相似文献   

19.
文人真狷狂     
大学者钱锺书淡泊名利,清高孤傲。文革期间,江青等人为表礼贤下士,大年初二去给钱锺书拜年。敲开门一边说着春节好之类的话,一边正要跨进门,不想钱却堵在门口说:“谢谢!谢谢!我很忙,我很忙!”  相似文献   

20.
淡泊名利,是长期以来影响中国人行为价值取向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对官宦之人,淡泊名利更应成为其处世之哲学,人生之座右铭。然而,我以为,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人,我们应以创新的精神,赋予“名”、“利”以时代意义。共产党人既要淡泊名利,也要重名重利。 何谓重名?就是要重自己的身后之名、传世之名,就是要重共产党人的“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