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明红 《党史文苑》2005,(6):21-23
作家王蒙,性情中人,京腔京调,幽默而又不失风度.王蒙是一个思想宝库,他的思维极左时,是作家,他的思维偏右时,是诗人.在当代文坛,王蒙的道德文章众人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英语水平也很高,到国外,他能用英语与人交谈,大会发言有时也用英语.  相似文献   

2.
明红 《党史纵横》2003,(11):29-31
作家王蒙,性情中人,京腔京调,幽默而又不失风度.王蒙是一个思想宝库,他的思维极左时,他是作家,他的思维偏右时,他是诗人.他的诗摆脱了建筑的桎梏.在分享艰难的时候,他不仅仅是夜莺;在抵达幸福的时候,他不仅仅是玫瑰.在当代文坛,王蒙的道德文章众人皆知,但很少人知道,他的英语水平也很高,到国外他能用英语与人交谈,大会发言有时也用英语.  相似文献   

3.
郭丽 《理论学刊》2003,(3):139-141
王蒙是中国当代文坛极富创作个性的作家,他的文学语言呈现出激情幽默的鲜明特征.本文从作家的政治信仰、人生经历、个性特点等方面,来探求王蒙小说语言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王万森 《理论学刊》2004,(5):106-110
王蒙创作好评如潮,但评价中也存在误置和误读现象。他从初步文坛开始便独立思考并坚持文学性追求,“寻找”是其创作的贯穿性主题。王蒙文学思想的探索在于建构审视“异化”的整体性美学体系,尤其看重以文学语言的多样化解构语言“异化”。他是有思想气度的作家,是在文学叙事中达到时代高度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5.
王蒙是中国当代最具时代功绩和历史代表性的作家,在整个汉语新文学发展过程中处于重要的时空链接点上。在新中国的每个重要历史阶段,王蒙几乎都有相当的文学贡献,这些贡献含有浓厚的理念探索和艺术探索成分,而现有的王蒙研究却还较多停留在文学批评的学术层次上。因此,王蒙所提供的文学现象,理应成为当代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探讨王蒙研究的学术理路,可以从王蒙的思想艺术追求与民族精神资源的形成之间的差异性寻找,也可以从王蒙的批判及其必然的尴尬等内部关系中解析。  相似文献   

6.
牌运人生     
胡志龙 《求贤》2008,(6):25-25
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年轻时常与家人打牌,可总是抱怨自己手气不佳,出牌时也懒洋洋地提不起精神。母亲见他沮丧模样便开导他:“生活就如同打牌,上帝在为每个人发牌,牌不好时也有可能靠着自己高超的技巧获胜。”  相似文献   

7.
王蒙是许许多多文学爱好者尊重和喜爱的作家,他的少年得志、青年失宠,在逆境中坚持学习,终不沉沦的高贵品质令人敬佩!他无论何时何地总不放弃对生活的热情,不论处在多么复杂险恶的人际关系中始终保持一份安详、单纯的心态令人敬佩!他的复出之后低调做人,甚至官至部长依然头脑清醒,始终不曾荒废写作这一安身立命之本,令人敬佩!他的激情澎湃,一泻千里的表达气势和铿锵有致、妙笔生花的语言文字,同样令人敬佩!在《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里,他用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深沉的理性思考以及良好的悟性,表达了许多独特的,对后人无疑具有深刻启迪意义的观点。可以说,这是他继一千余万字的文学创作之后,奉献给读者的又一力作。  相似文献   

8.
本章讲述文学创作过程的特点和规律。首先,作家要进行创作,就要作必要的准备。一定的生活积累、一定的思想积累和一定的写作技巧就是作家进行创作应作的准备。其次,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的产生都有一个过程。著名作家法捷耶夫认为,任何艺术工作的过程都可以假想地分为三个时期:(一)积聚素材时期;(二)构思或者“酝酿”作品时期;(三)写作时期。再次,文学创作的根本特征和基本规律是典型化和形象思维。典型化问题说明作家如何对生活进行艺术的加工和概括。形象思维问题则具体说明作家创作时作家的思维状态有别于科学家进行科研时的思维状态。  相似文献   

9.
严小沐 《党课》2021,(2):94-96
王蒙一直是个热情拥抱时代的人,即使成为被争议的话题主角也没让他感到困扰,反而给了他更多表达的机会。尽管王蒙给自己对号入座是“写小说的”,但所到之处,人们对他的介绍仍然是“前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人民艺术家”。如今,耄耋之年,“忙碌”依旧是他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0.
王蒙先生是一位著名的作家、文学家,然而,他的新书《不奴隶,毋宁死》,却因其书名、主题、观点的惊世骇俗,受到了专家学者的严肃批评。其红学观、自由观、阶级观、道德观、历史观、认识论、思维逻辑等许多观点都值得商榷。他说自己是从文学和人生的角度研究红学的,然而,他的研究方法又不符合唯物史观,带有较强的主观性、片面性和随意性。红学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红学研究唯一科学的方法。红学研究者需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注意克服文学专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1月8日是法考成绩揭晓的日子。怀着一丝紧张,当天上午,西部某县纪委监委一名室主任王力在网上查分。结果却令他有些失望——主观题成绩没有达到分数线。“下定决心参加司法考试,是在2018年监察体制改革后。之前在工作和生活中也一直比较注重运用法律思维,提升法律素养。”关注法治,成为王力的一种职业惯性。  相似文献   

12.
前些日子,作家王蒙的朋友之子,未到而立之年就当上了副县长。应朋友邀请,王蒙赋文一篇《诫贤侄》,以勉励和告诫之。王蒙的话虽然不多,但诚挚而深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把眼睛盯在工作和业务上,不要盯在别人服不服自己上。一个芝麻官,又年轻,人家没有必服的义务,不服就不服,不服也得按工作程序运转。 千万不要弄几个人去搜集谁谁说了你干什么什么,尤其不要自己在会上为自己抢白,不要自己出马批判时你的风言风语。你如果这样做了,就等于自己传播流言,等于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头上,等于自我出丑。 不要动不动骂前任。驾…  相似文献   

13.
王晓建  双石 《党史博览》2014,(11):20-23
正李井泉,曾任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西南局第一书记,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文化大革命"中,李井泉遭到迫害,他的家人受牵连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本文记述的是李井泉及其家人的生活轨迹。  相似文献   

14.
读王蒙先生的《中国天机》,每读一遍都有新感悟。有时似饮了一杯清冽的甘泉爽心清肺,有时像喝了碗热茶茶香四溢,有时像干了壶二锅头酒热血沸腾。王蒙"以史带论,夹叙夹议,直言耿耿,善心拳拳,机锋处处,卓见比比,忧患沉沉,慧眼灼灼",善于将政治与文学相交融,是文学化的政治,也是政治化的文学。听王蒙讲政治,你会感受到他爱党、忧党、兴党、护党的  相似文献   

15.
张培楠 《红岩春秋》2012,(5):136-138
在我的记忆里,永远都忘不了这一天——1978年5月25日上午,我有幸进入坐落在京城白塔寺的全国政协礼堂会客室,亲切接见我的是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胡子昂。如今,胡老伯虽已离世多年,但我与家人将永远深深地怀念他!  相似文献   

16.
本刊活动     
销声匿迹的家人 古巴最高领导人卡斯特罗的个人生活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看到或者听他说起他的妻子、子女和十几个孙子孙女。除了一直在辅佐他的弟弟劳尔,他的兄弟姐妹们也都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17.
王彦 《党史天地》2007,(9):46-48
我的丈夫陈先瑞离开我们11年了。我和先瑞结婚是在1942年,那时他任陕甘边区警备第四团团长,我们共同生活了54年。说来也怪,先瑞刚走那几年,我每日沉湎于悲痛和回忆中,夜里梦见他的时候却不是很多。而近些年,痛失亲人的悲情虽渐趋平静,但晚上睡梦中却能经常见到他的身影,梦见他年轻时的英气勃勃,也梦见他身着将军礼服时的威风凛凛,更梦见他离休后同家人团聚时的其乐融融。  相似文献   

18.
刘洋  周珺  申水 《党建文汇》2007,(9):47-47
当代不少中国作家都陷入了或正面临着可持续写作的危机。从总体着眼,情怀的缺失,恐怕是一种根本性的因素。在文学史上,很难找到一个像样的作家,不是与他所生活的时代与社会有着某种程度的紧张关系的。一个人内心安稳平静如一潭死水;他在世俗生活中品尝到了无限的快乐,沉溺于世俗生活中的他,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员(河北)》2014,(24):F0004-F0004
李志合,河北利合纺织有公司董事长,是个敢闯敢拼、思维敏捷的80后企业家。他天生就是个不甘平庸的人,自小就喜欢经商。读初三时,他就在邻村看中了一片商业建筑,认定在那里适合开办一家大型超市,并且写了一百页的商业计划书。但是因他年龄太小,家人对他的这一计划都认为是个笑话,并对他实施了“软禁”。  相似文献   

20.
正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哀衷父母,生我劬劳。用深情的文字感恩父母,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一种好方式。本书收录季羡林、王蒙、莫言等137位当代知名作家回忆、缅怀母亲的文章,既有对母亲教养之恩的感念,也有对母亲所受苦难的悲怜,可谓一部情透纸背的赞美诗。站在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作家们讲述了一位位平凡母亲身上的不凡品格及这些品格与伟大中华文化的联系,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