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秀品 《党政论坛》2010,(24):60-60
“带病提拔”是于部选拔中的一个用语,“海恩法则”是生产安全中的一个用语,两者风马牛不相及。可笔者经过研究(如果可以称之为“研究”的话),发现“海恩法则”与“带病提拔”竞有某些共通之处。如果把“海恩法则”运用到干部选拔中去,对预防干部选拔中的“边腐边升”现象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党对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越来越重视,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制度越来越完善,监督机制越来越健全,监督力度越来越大,监督成效也越来越明显.对此,我们应该充分肯定.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个时期以来,官员"边腐边升"的现象亦非个别,经媒体披露的大到"省部"级,小到"村官"级,均有涉及."边腐边升"影响很坏,危害很大,它助长腐败者的嚣张气焰,伤害正直者的纯真感情,扭曲了党的干部选任政策,损坏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更是对党的执政基础和先进性的极大损害.导致官员"边腐边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与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不严、不力、不到位有关.  相似文献   

3.
瞭望哨     
《瞭望》2000,(49)
“只摆过,不评好” 陕西 袁敏杰 经过一个多月时间,贵阳市 19名由人大任命的干部近日才在市人大通过“只摆过,不评好”的评议。贵阳市实行干部述职评议“只摆过,不评好”已有 3年,全市已有 33名市人大任命的干部通过了新的述职评议。这些述职报告,主要内容都是存在问题和整改思路,没有“客观原因”的推脱,也没有“尽自己努力”的陈辞,报告中今后的整改步骤、目标清清楚楚。 其中,有的述职评议也并不那么“顺利”,有两名干部的述职报告被认为有“评功摆好”之嫌而被否定,两人都感到“遭了当头一棒”,终于认识到其问题,认真拿…  相似文献   

4.
一把手腐败是政治生态严重的“污染源”,正因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关键少数”作为治理腐败的重中之重。基于对党的十八大后36名省级党委书记腐败案例的研究发现,与一般省部级“老虎”相比,作为执掌一方权柄的省级党委书记,其腐败行为的共性特征主要表现为:拉帮结派,更容易结成腐败圈子;边腐边升,更容易潜伏腐败;权力外溢,更容易形成家族腐败;政经交织,更容易产生严重政治危害;贪图享乐,更容易形成腐败温床;“前腐后继”,更容易损害地方政治生态;跨省感染,更容易大面积蔓延,极易产生巨大且持久的蝴蝶效应。  相似文献   

5.
据报道,当前,各地正在根据中央要求有序开展地方党委换届工作。然而,有的地方出现了“任命文件刚下达,上马干部已落马”的事。出现干部“前脚任命,后脚落马”的事,原因有很多,在此只谈其中的一个方面,即干部考察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邱炜煌 《党政论坛》2013,(12):12-12
净化政治生态,先得找到政治生态受污染的根源,以便对症下药。当下的政治生态,应根治以下“常见病”:一是“不跑不送,原地不动”的潜规则。在这种潜规则支配下,卖官者权力寻租,甚至明码标价,买官者投其所好,钱贿、色贿、雅贿无奇不有,于是“带病在岗”、“带病提拔”、“边腐边升”现象司空见惯,而不跑不送者的政治发展空间因为这种“不正当竞争”而被大大压缩。  相似文献   

7.
“武汉火线提拔14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火线履新省政府,今天奔赴湖北”“天津拟火线提拔两名女干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全国多地陆续提拔一批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引起广泛关注。战疫一线,被“火线提拔”的干部犹如大火中淬炼出的真金,是履职尽责好干部的缩影。同时,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战疫一线,干部需要什么样的“能”?  相似文献   

8.
戴煌 《瞭望》1985,(10)
把能人推到 领导岗位上 一九七九年春天,首钢出了个“爆炸性新闻”:华漱芳担任公司干部处副处长! 华漱芳原是所谓家庭出身“有问题”的女工程师,一九五三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在某些人看来,这件事似乎不可理解:华漱芳,满脑子x y的人,怎么能当干部处长? 周冠五回答:“怎么不行?我们正是要在干部工作中,多来点x y哩!”他在全公司科以上干部大会上说:“继续戴着有(?)眼镜看待知识分子干部,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9.
台州市是市场经济的先发地 区,民营经济比较发达,干 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面临着繁重的任务。近几年来,台州市积极探索干部制度改革,以把好“三关”为重点,注意加强制度的系统配套,对干部实行监督工作的全程化管理监督。 任前:把好“入口关”,选好干部,变“少数人选人”为“多数人选人”。 一个领导干部犯错误的原因固然复杂,但自身素质不高仍是一个重要原因。为保证干部应有的素质,台州市把“关口”前移,把好干部任前的“入口关”。为力求选准选好干部,变“少数人选人”为“多数人选人”──即走群众路线,让群众参与干部…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在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不少地方出现了“搞农田基本建设——吵;计划生育——逃;殡葬改革——闹;上交提留——跳”的现象,这种状况使干部们普遍感到束手无策。于是,不少村组就用“哄、罚、压”的办法取代了思想政治工作,给农村工作带来很多不良后果:它“哄”掉了干部的威信,“罚”掉了政策的威力,“压”掉了党群干群的亲密关系。群众称有的干部为“罚款队长”、“抢粮司令”。导致“哄、罚、压”的根由,在于不少农村干部对农村体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干部"边腐边升""带病提拔"现象深受社会和公众诟病,如何防治干部"带病提拔"成为当前组织人事工作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破解这一难题,需要运用系统思维,深刻剖析问题的主要表现和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综合施策。文章在系统分析"带病提拔"表现和原因的基础上,从干部考核的视角,结合陕西近年来防治"带病提拔"痼疾的探索实践,对防治"带病提拔"现象进行理性思考,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建言。  相似文献   

12.
干部考察是整个干部工作的基础环节,是组织人事部门“知人识人”的重要过程。这个过程对于正确地识别干部,减少用人失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十分重视这一基础工作,组织人事干部应把这项工作作为基本功来练就。 就干部考察而言,无论是任前考察,还是任期考察,年度考察及平时的阶段性工作考察,座谈是其基本的方法。它是采取个别座谈的方式,由考察人通过座谈对象对被考察者的语  相似文献   

13.
每个地方都有优劣势和自己的特点,所以,改革不能“一刀切”,发展不能“齐步走”,必须“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可是,现实经济生活中,却不乏“多把锁匙开一把锁”的现象。干部下基层、下企业,本是联系群众的好形式,可一位“钦差”一个调,一任为官多张嘴,则使基层无所适从。下车伊始,咿里哇啦,有的说大棚蔬菜赚钱、家养畜禽效益好,有的则说返朴归真是新潮,畜禽是“土”的好,传统蔬菜品种俏。基层干部感叹,上面的干部那么多,到底孰优孰劣,谁的话最“权威”?有道是,经济要上去,干部要下去。下去干什么?自然少不了给办法、出…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困扰各级党委以及组织部门的最大问题是在干部考察中存在失实失真的问题。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干部在考察时各方面反映较佳,提拔后却表现平平;有的干部平时群众意见成堆,在考察时却众口一辞好;甚至出现有的干部边腐败、边提拔的怪现象。这反映出当前的干部考察工作手段比较单一、考核评价机制不够完善。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认真解决好干部考察失实失真的问题,应从三个方面突破。一、在测评内容上要突出细,增强考核测评指标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在干部考察工作中,普遍采取了…  相似文献   

15.
黄平在《党建研究》2006年第11期中撰文指出,目前的干部考察工作存在“四难”,即:真实情况了解难、考察对象把握难、考察内容量化难及考察不全定论难。要完善干部考察工作,必须严格落实《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程序。首先,突出一个“深”字,用好集中考察。一要深入分析干部的述职报告;二要细心甄别民主测评结果;三要重视研究座谈了解的信息。其次,突出一个“细”字,做好日常考察。一要经常观察干部在工作状态下的表现;二要利用特殊机会考察干部的能力水平;三要经常了解和掌握干部八小时外的情况。第三,突出一个“实”字,完善配套制度。在干部考察工作中,除继续落实好《干部任用条例》和已有的相关制度外,还应探索建立和实行以下四项制度:一是制定考察工作实施细则;二是实行差额考察制;三是建立考察举报和申诉制度;四是建立尊重考察成果的工作制度。  相似文献   

16.
干部考察不仅是组织部门的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基础性工作,而且是保证干部工作达到“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这一目标的关键环节。但从目前干部考察的工作实践来看,由于受到主、客体和外来因素的制约和干扰,干部考察往往不能反映干部的本来面貌和工作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考察失真”,这样就直接导致了一些甚至为数不少的的干部带“病”上岗。探索建立一种真实、可靠、科学的考察方法和干部识别评价体系,是当前干部考察工作的难点问题。本文拟就如何强化对干部考察工作的“质检”与优化干部考察的操作过程,谈谈推进干部考察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的一些基本构想和思路。随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和干部工作民主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优化考察主体,改进考  相似文献   

17.
党的组织工作的核心是干部工作 ,而干部考核则是干部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领导水平的重要保证 ,同时也是改革干部制度、建立能上能下的新的用人机制的必然途径。干部考核失真失实现象的存在 ,严重影响和制约着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建设。当前干部考察工作失真失实问题 ,突出表现在工作实绩难以认定和民主测评“公论不公”两个方面 ,主要原因是体制和人的问题。如何探索在实践中改进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考察方法 ,防止和避免考察失真、识人失准、用人失误 ,笔者认为应当革新考察方法 ,努力构建由广大人民群众有效参与…  相似文献   

18.
干部考察工作是一项复杂的 系统工程,只有以江总书 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并贯穿到考察的各个环节,这项工作的目标才能实现,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才有希望,实现“三个代表”才有可靠保障。 在干部考察工作中,一是要凭党性选干部,真正把思想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作风正派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二是要凭实绩论德才,坚持用办实事评价其工作实绩,用工作实绩衡量其德才表现,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真正把那些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选入领导岗位。三是要依靠群众搞好干部考察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和方…  相似文献   

19.
凌云公司云马机械厂团委对基层团干部制度进行改革,实行“定位不定人”的团干部制度。在团员、青年五十人以上的单位,都保持一个团干部的专门位置,但不再设专职书记。支部书记在民主选举的委员会中产生,经厂团委和单位党支部协调,由厂团委审批任命,党委组织部和劳资科备案。团支部书记经厂团委任命后,脱离原工作岗位,专门从事团的工作。任职期间,享受室主任级待遇。任期一年后,由支  相似文献   

20.
一九四八年五月,叶剑英同志在华北军政大学任校长兼政委。这年夏天,学校干部纵队学员的许多家属迁来学校,住房一时解决不了。这些学员长年南征北战,很少与家属团聚,如今家属来了,却没住处。因此,不少人有思想情绪。一个星期天,有几个团级学员外出散步,来到羽底镇外的一个小土地庙。有个学员即兴在庙前写了首打油诗:“生活太单调。出去逛逛庙,庙中泥菩萨,比我更枯躁。”他写完,另一个学员又补上两名:“转身往回走,回去睡大觉。”在一次会议上,干部纵队的负责同志汇报学员思想情况,举了这首打油诗的例子。当念到这首打油诗时,立即引起叶剑英同志的注意,他说:“说什么?慢点,慢点!”于是诗又被念了一遍。叶剑英同志边复述边记,记完了,又加上了两句:“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