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序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第54条规定:食品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该法第87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  相似文献   

2.
(2003年6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76次会议通过)法发〔2003〕10号第一条为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以下简称《法官法》)有关惩戒制度,进一步规范法官职务行为,严肃审判纪律,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司法公正的法官队伍,确保司法公正与效率,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法官必须忠实执行宪法和法律。法官不依法履行职责,有《法官法》第三十二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即本规定第三条至第十五条规定的十三种不得有行为),应当受到法律或者纪律的追究。第三条法官应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韩国《检察厅法》简介一、韩国《检查厅法》概要1988年12月31日修改公布的韩国《检察厅法》,共7章54条,另有两个“附则”。韩国《检察厅法》的目的在于“规定检察厅的组织、职权范围以及人事和其他必要事项”。该法在总则中原则规定了各级检察厅的设置和管辖...  相似文献   

4.
李侦钰 《研究生法学》2010,25(3):94-106
我国《刑法》第306条自97年增设至今在司法理论界与实务界引起了诸多争议。笔者认为,本法条的设立确有必要。其引起争议的主要原因在于相关立法上存在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也在于立法层面的改进。本文将从本法条的适用现状切入,规范分析相关立法问题,论证在公权力与私权利博弈背景下应以实现制衡效益最大化为目的,坚持强调“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的现代刑事法治理念,在此指导思想下,通过重新制定《刑法》第306、307条,在《律师法》中确立律协统一行使律师惩戒权前提下由律师惩戒委员会执行的律师惩戒前置程序,在《刑事诉讼法》中增设司法审查程序、证人财产保护规定和证人出庭作证强制性规定等,实现与本法条相关的立法完善与设计,以期抛砖引玉,早日突破中国刑事律师面对本法条时步履维艰的理论困境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杨春福 《法学杂志》2003,24(1):67-68
韩国律师制度最早产生于朝鲜时代末期 ,其标志是 1 90 5年 1 1月 8日大韩帝国 (TheGreatEmpireofKorea)制定的《律师法》。在近百年的历程中 ,律师制度随着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特点。但关于律师的义务及其惩戒却从始建之初就有了规定 ,而且承继关系非常明显。如第一部律师法就规定 ,律师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履行法院提出的职责 ,也不能购买尚有权属争议的物品 ,律师有义务保守当事人在诉讼中的秘密等。律师的惩戒主要有四种类型 ,包括申斥、 50万 (韩币 1万元现在相当于人民币 60元 ,下同 )以下的罚款、吊…  相似文献   

6.
我国《行政处罚法》的缺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行政处罚法》的缺陷分析钟明霞一、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行政处罚法在第一章总则中确定了该法的立法目的和宗旨及基本原则后,在第二章以专章形式规定了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此章内容实际上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第8条规定的行政处罚七个种类;而第9条至第14条...  相似文献   

7.
在监狱行刑过程中,惩戒措施的运用对于建立良好的狱内秩序,促进罪犯改造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现行《监狱法》所规定的警告、记过、禁闭等行政性惩戒、约束措施因其种类单一,适用条件简单,且缺少明确的适用程序等弊端,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监狱行刑法治化的要求,我们必须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对现行《监狱法》有关惩戒种类、程序及适用的条件等加以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8.
一、真实义务和保密义务在我国的立法和理论我国《律师法》第33条规定:“律师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当事人的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表明我国立法对律师保密义务予以了关注。与此同时,《律师法》第35条“律师在执业活动中不得隐满事实”和《刑事诉讼法》第84条第1款“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举报”的规定,要求律师必须履行真实义务,从而将其置于同时履行真实义务和保密义务的两难境地。何谓真实义务与保密义务?真实义…  相似文献   

9.
论执行程序中抵销权的行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抵销最早见于罗马法,作为债的消灭的原因之一被规定,后相继为各国民法所承认。抵销出现在我国民事法律规范中只是十几年前的事,1986年12月2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以下简称《企业破产法》)第33条规定:债权人对破产企业负有债务的,可以在破产清算前抵销。此后,1997年2月23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中才再次出现涉及抵销的内容,该法第41条规定:合伙企业中某一合伙人的债权人,不得以该债权抵销其对合伙企业的债务。但上述法条只是特别法对抵销的特别规定,直至《中华人民共和…  相似文献   

10.
刘疆 《中国司法》2008,(9):44-49
《公证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经公证的以给付为内容并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债权文书,债务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适当的,债权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第四十条规定:“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对公证书的内容有争议的,可以就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当事人是否可以依据《公证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对《公证法》第三十七条所规定的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11.
, 《法律与生活》2013,(15):41
2013年8月1日,《辽宁省职工劳动权益保障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列举了职工具体劳动权益的种类,细化了政府部门的职责和用人单位应当向全体职工公示的事项,针对职工劳动权益易受侵害之处作出了更加明确、具体的规定。
  法律福音:第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向被招用人员收取或者变相收取抵押金、保证金、培训费、手续费等,不得扣押被招用人员的居民身份证、暂住证、毕业证、职业资格证等。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4条规定:“公证协会是公证业的自律性组织,依据章程开展活动,对公证机构、公证员的执业活动进行监督。全国设立中国公证协会,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地方公证协会。”此外,《公证法》第5条,《公证程序规则》第63条、第67条、第69条、第72条以及《公证机构执业管理办法》、《公证员执业管理办法》的相关内容,对地方公证协会的职能作用都有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公证法》第40条规定:“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对公证书的内容有争议的,可以就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于《公证法》的规定比较原则,在当事人依据《公证法》对公证书内容有争议而提起的民事诉讼中,公证机构的诉讼地位如何确定,司法实务中分歧较大。  相似文献   

14.
问:用人单位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单独解除合同?答:《劳动法》第29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以下简称《律师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律师违法执业或者因过错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田其所泛的律师事务所承担赔偿责任。律师事务所赔偿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行为的律师追偿。律师和律师事务所不得免除或者限制因违法执业或者因过错经当事人造成损失所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这顶规定着眼于保障当事人的民事权利不因律师的工作失职而遭致损害,体现了《律师法》的宗旨。但仅有上述规定,尚不定以起到充为有效的保障,因为《律师法》第十五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律师事务所的法定最低资产为十万元,如果律…  相似文献   

16.
2003年6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76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有关惩戒制度的若干规定》(简称:“二十条若干规定”)。“二十条若干规定”的出台,为人民法院纪检监察部门提供了强有力的执纪依据,标志着人民法院廉政建设的制度体系日臻完善,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是每一位法院工作人员必须牢记在心的规范性文件。笔者认为,“二十条若干规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7.
2015年2月26日,韩国宪法法院宣布废除《刑法》中一项涉及处罚通奸者的法条,认定实行60多年的通奸罪违反宪法,侵犯公民个人权利。韩国《刑法》第241条规定:"有配偶而通奸的人及其通奸对象应处以两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公证法》第34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规定支付公证费。”第13条规定.“公证机构不得违反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公证费。”现行的原国家计委、司法部制定的《公证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13条规定,“公证处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公证服务收费标准,明码标价,接受社会监督。”按照以上法律和行政规章的规定,公证处除依法进行法律援助减免公证费的.均应严格按照标准收取公证费。不得擅自提高或降低公证服务收费标准和扩大、缩小收费范围,否则就是违法行为,要承担《公证法》第41条规定的警告、罚款、停止执业、没收违法所得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9.
去年10月,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该法第二十二条、二十三规定,"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其产品及说明书必须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保健食品"不得有害于人体健康,其产品说明书内容必须真实,产品的功能和成份必须与说明书相一致,不得有虚假。"这两条规定表明:一是国家承认保健食品的客观存在,确立了保健食品的法律地位;二是要求对保健食品必须严格管理,以确保保健食品的安全无害和具有明确的保健功能。为贯彻食品卫生法,卫生部根据食品卫生法的授权,制定并发布了《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和一系列技术文件,使保健食品管理走上了法制轨道。  相似文献   

20.
虚假广告及其判定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什么是虚假广告?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禁止经营者利用广告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广告法》也明确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第3条)、“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第4条)。可见,虚假广告在我国不仅受到《广告法》的严格限制,同时被纳入了竞争法的制约范围。但是,什么是虚假广告?我国的法律并没有对其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