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网络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网络不良文化的传播 ,导致青少年心理扭曲 ,并加快犯罪的进程。具体表现为 :网络传播西方价值形态文化 ,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网络的淫秽站点泛滥 ,对青少年危害极大 ,导致青少年性犯罪与暴力犯罪增加 ;网络暴力文化的传播 ,对青少年的行为产生误导 ,导致校园暴力和有组织犯罪的增加 ;网络散布仇恨情绪 ,宣扬恐怖主义以及其它邪恶思想 ,使青少年中毒至深。受网络影响 ,传统的青少年犯罪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为有效地防范与控制网络条件下的青少年犯罪问题 ,应发展良好的网络文化 ,引导主流的文化氛围 ,培养青少年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 ;完善刑事与行政立法 ,对网络不法行为进行科学的界定 ,为有效打击青少年涉网犯罪提供法律依据 ;建立专门化的网络执法机构 ,有效地防控青少年涉网犯罪 ;立足教育和引导 ,重在预防 ,通过综合治理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社会工作产生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在西方经历了萌芽阶段、产生与初始发展阶段与专业化发展三个大的历史阶段。西方青少年社会工作从最初的涵盖在济贫助困的社会工作之中到成为独立的工作领域的转变,经历了由初始的应对青少年社会问题到后来的主动促进青少年发展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3.
城市青少年消费西方文化产品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转型期品种丰富、数量众多的西方文化产品进入我国,成为广大青少年文化消费的重要选择对象。本文根据对青少年消费西方文化产品的状况进行的调查,了解青少年消费西方文化产品的倾向和途径,分析青少年消费西方文化产品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试析当代美国文化传播对我国青少年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大量统计数据的分析,指出大众娱乐、大众传媒和宗教宣传是美国利用文化传播对我国青少年实施思想影响的主要手段,已经对青少年思想建设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韩国流行音乐、偶像剧、服饰打扮所聚集起来的韩国文化风潮席卷我国.经过东方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和西方文化融合改造后的"韩流".凭借其独特的传播与表现方式,对我国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和理想成才观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剖析"韩流"成因及其影响,找出应对之策,有利于促进我国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当前,全球化浪潮对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与精神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境内外大量的思想文化相互渗透,形成各民族的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局面。在我国,西方文化作为一种“强势”文化进入,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冲击。只是这种影响已然不见了一个世纪前东西方文化正面交锋时的那种阵痛,人们几乎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好莱坞和麦当劳。然而,由于西方文化本身的良莠不齐以及传播过程中的泥沙俱下,以及  相似文献   

7.
李清 《前沿》2013,(22):156-158
王国维的悲剧美学思想深受西方的影响.本文着重讨论了西方悲剧美学思想与王国维悲剧美学思想的相通之处,从而了解西方悲剧美学思想对王国维的具体影响.二者诗学理论的相通之处主要有:悲剧的“真”:人生苦痛的诗学;悲剧的“美”:“壮美”说;悲剧的“悲”:悲惨毁灭的大结局.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王国维的悲剧美学思想中西方悲剧美学思想留下的鲜明印痕.  相似文献   

8.
意识形态是政党联结民众、整合社会力量的思想工具。西方政党在信息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出现了以阶级性淡化、包容性扩大、实用性提高、传播隐蔽性增强为新特点的"去意识形态化"趋向。政党"去意识形态化"是西方政党为了应对社会环境变化而采取的一种适应性调整行为,"去意识形态化"只是表象,其本质是变相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总结西方政党变相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对于我们党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转型期青少年对西方文化制品品种的消费倾向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型期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的西方文化制品进入我国,成为广大青少年文化消费的重要选择对象。本文主要介绍西方文化制品及其在我国转型期的销售状况,并根据对青少年消费西方文化制品的状况进行的调查,了解青少年消费西方文化制品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
纪咏梅 《前沿》2008,3(5):29-31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世界思想大潮中一股有着重要影响的思潮,它本身经历了缘起到繁荣再到转向的发展过程。本文从思想流变的角度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做了简要的梳理和概述,可以看出,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补充”、“修正”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反思和重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值得我们借鉴,但另一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逐渐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1.
在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兴起与发展过程中,呈现着一个受东方思想熏陶的历史过程,而发掘并引入东方文明的精神资源,向佛教思想的转向,更是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的趋势。佛教思想深化了西方生态伦理思想;同时,佛教中各种各样的生态实践活动也是西方生态伦理实践的方法论资源之一。由此显现出西方生态伦理思想对佛教思想的吸纳与受容,显现佛教思想对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理论与实践方法论的补充、深化。  相似文献   

12.
西方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思想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乃至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要展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思想的研究,首先要明确界划西方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思想"之源流的理论定位,其次要全面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思想的"文化的批判"与"主体的追寻"之共轭的演进逻辑,最后则要正确贯彻西方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思想的"民族性的价值"与"世界性的意义"之统一的研究原则。  相似文献   

13.
高美苏 《前沿》2013,(11):188-190
西方史学思想中"西方中心主义"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认为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历史阶段理论是其根本原因,而西方经济科技地位上升则是其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但伴随着战争对西方社会的破坏及非西方国家工业化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西方史学思想中西方中心主义思想逐步被打破。  相似文献   

14.
西方流行文化不仅只是普通的大众文化,也是西方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西方的意识形态。它对中国大学生有着惊人的吸引力,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具有多维的影响,其负面影响尤其值得警惕。相比传统意识形态形式,西方流行文化具有全新的意识形态传播生态,它对中国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渗透隐蔽性、主动性更强,影响范围更广、程度更深。因此,要批判看待西方流行文化,探索流行文化语境下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的循环经济理论研究中,对当代西方学者的循环经济思想研究是最薄弱的环节,这与我国当前正大力借鉴西方循环经济的实践相比,显得很不对称和谐调。对西方当代学者的循环经济思想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将循环经济发展置于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并对循环经济实践发挥科学的指导作用。本文对以肯尼斯·波尔丁为代表的当代西方学者的循环经济思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出西方学者在循环经济理论认识上的共识。  相似文献   

16.
西方现代艺术美学思想在上世纪初随着西方造型艺术的传入而涌入中国国门,一直以来西方艺术史学研究理论的发展形成影响着中国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开启了近百年的西方现代艺术美学语言的民族化转换历程。本文从传统审美哲学的引入、地域文化的渗透和语言技法的中国化三个方面,来论述西方现代艺术美学语言民族化转换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7.
网络意识形态包罗万象、良莠不齐,严重影响和冲击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由于受网络传播的负面特质、西方意识形态话语霸权、青少年认知特点等影响,青少年对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态度出现了极大分化。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凯尔曼的态度转变三阶段说、海德的平衡理论,为青少年的态度转变提供了理论依据,缩小原先的态度与要求改变的态度之间的距离、积极参加活动、团体规范制约、加强思想宣传,都是实现青少年态度转变的有效措施。树立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加强主阵地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创新网络施教方式方法,是青少年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龚超 《青年探索》2010,(4):33-41
社会教育伴随一个人的成长而至终老,是每个人必经的教育。青少年社会教育重点考察在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以外的社会生活中,社会提供给青少年所有具有教育性社会经验的总和。目前香港青少年社会教育水平可与欧美先进地区相媲美,这对于社会教育理论和实务相对滞后的内地有重要启示和借鉴作用。香港青少年社会教育理论主要借鉴了西方社会照顾理论、青少年帮助理论和青少年公民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9.
近代西方于中法战争之后对西南边疆的宗教文化同化,可以说是在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兴起之际,由外来文化影响的边疆民族向“国民”身份转化的一种契机.其间,晚清西方宗教文化的传播,首先促成了对边地民族传统“蛮夷”身份的消解;至民国,面对西方宗教传播蔓延的势头,政府及社会精英均深感忧虑.正是在这一过程中,由边疆少数民族、政府和社会几方面力量,共同开启了近代西南边疆民族由“蛮夷”向“国民”的转化历程.  相似文献   

20.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以来活跃在政治和思想舞台上的主角之一。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大都是站在时代和历史的角度,试图解决20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如人道主义、异化问题、历史性、现代性等问题。他们关注人和人的社会现实本身,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具有独到的视角,因此加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观研究,对我们今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