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先秦时期的法律思想中,对后世最具积极影响的当是民本思想,它萌芽于殷周时期,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宣扬民本思想最积极的则是儒家,其中又以孔子和孟子为儒家民本思想的代表人物.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使得当时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学说流派,在法律思想方面也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传统的民本思想,尤其是...  相似文献   

2.
传统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之一,对我国以人为本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传统民本思想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国共产党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重新阐释和定义民本思想,使得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转型。共享发展理念作为传统民本思想现代转型的最新成果,蕴含着丰富的以人为本思想,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内容。从商周到清末,中国的民本思想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但传统的民本思想却是和封建专制联系在一起的,它有着其自身的逻辑和推论,它不能等同于现代的民主理念。所以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越发显示了与现代的政治理念的不契合。但是近代中国却是以民本为支点,逐渐认识和接受民主思想的。传统民本和现代的民主思想有对接之处,但重要的是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这个过程将是长期而艰难的。  相似文献   

4.
民本思想在中国政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起源于先秦时代朴素的天道观。君权政治开启之后,民本思想完成了从天意政治向民意政治的重要转变。儒家坚持入世论政,试图以德治、仁政等民本智慧打造开明专制。儒家民本思想主要包括孔子"仁治"的民本思想,孟子"民贵君轻说"的民本学说,以及荀子"君舟民水论"和"立君以为民"等思想。作为我国古代政治文化、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儒家民本思想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为社会主义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富民、惠民的主张与社会主义民主的价值诉求相吻合。建立在这种历史逻辑之上的民本思想在现代政治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儒家教民思想为社会主义民主价值理念的宣传和践行提供了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5.
董延升 《工会论坛》2004,10(5):104-105
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 ,我们应当挖掘、借鉴民本思想中积极、进步的民主性精华 ,并结合时代特点和新的实践加以发展 ,使民本思想的民主性精华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中再现光芒  相似文献   

6.
党的群众路线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根植于中华大地,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民本思想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群众路线"智慧的集中表现,体现了重民、贵民、为民、裕民、从民、顺民、信民、畏民等重要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思想渊源。党的群众路线思想中的"相信、依靠、联系群众"观点、"实现群众利益"观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受群众监督,对群众负责"的制度继承了传统民本思想的精髓;不仅如此,由于始终坚持依靠群众阶级的根本立场、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立足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由此在阶级立场、主体地位和利益取向上实现了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本质性超越。  相似文献   

7.
传统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特色的精华之一,经过长期积淀,已内化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从更深的层面上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传统民本思想将作为“民族文化土壤”和“桥梁”,成为当代新民本思想的理论来源和现实基础,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历代统治者施政的参照系,它的内容主要包括"爱民"、"惜民"、"教民"、"从民"、"信民"五个方面,民本思想对中国传统社会存在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在中国现代民主化进程加速发展的今天,民本思想所蕴含的合理因素对我国当代民主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中国的产生,是中华传统民本思想合乎逻辑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历史超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政党宗旨的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对传统民本思想在价值源头上的根本性转换与创造性发展,从而建构起"人民主体地位"的真实民本或言"民本式民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为真实民本的具体形式,必须在运行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落实好"人民主体地位",使人民群众成为共享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成果的真实主体。  相似文献   

10.
略论孟子的民本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的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进步性的思想主题。民贵君轻,民心向背决定了政治成败,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主旨,而他的富民、与民同乐、省刑薄赋等思想是这一主旨生发、派生出来的。这些思想不光是在古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代其借鉴意义也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1.
执政理念是一种深层次的理性认识,是执政党政权运作的理性灵魂,而且,作为一种执政理念,其中最主要的就应该是价值取向。执政为民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最核心的执政理念,因为这一理念清楚地表明了我们党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人在80多年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从古代民本思想中吸取了大量精华,并加以扬弃和创新,立足于社会实践,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独具特色的,内涵丰富的执政为民理念。  相似文献   

12.
民本思想贯穿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民本思想在继承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大胆超越,不断创新,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体现了党在对待传统民本思想上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对于维护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稳定和促进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它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邓小平以马列主义唯物史观为依据,批判了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唯心主义成分和阶级狭隘性,继承了其中的有益成分,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邓小平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的民本政治思想发端于商周时期,在秦汉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仍然是重要的官方意识.民主政治观念产生于15至16世纪的西欧,是适应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社会变化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政治观念.中国传统的民本政治思想虽有其历史价值,然而,"民本政治"毕竟不同于"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5.
传统“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之一,历代政治家对这一思想都作出理论阐释并付诸实践。尽管“民本”与民主两者有区别乃至对立,但从“民本”思想的历史考察中可以发现,传统“民本”思想对我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党的群众路线等政策的制定和执政理念的确立都有着启示作用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经历了孕育与萌芽、形成与理论概括、发展与完善、成熟与蜕变、转换与质变几个历史阶段,最终与现代民主思想贯通起来,成为现代民主思想发生发展的重要资料。经过马克思主义的改造,传统民本思想超越了其历史局限性与阶级局限性,转换成现代意义上的民本思想,并成为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重要的历史基础与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党的三代领导人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宝库中,民本思想是其中最为精粹的部分之一。所谓民本思想,就是指以民为社稷之本,以民众为治国安邦的基础与标准的一系列政治主张与学说的总称。民本思想最早发端于商周时期,《尚书·盘庚》中就有“重我民”之语。西周政治家周公吸取商亡的教训,提出了“用康保民”的主张,开启了民本思想的先河。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延续并进一步发展了商周以来的民本思潮。自此以后,经汉代贾谊、唐太宗李世民,再到宋元明清时期的包拯、张居正、黄宗羲、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无不强调以民为本的重要性。孙中山更是赋…  相似文献   

18.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思想,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一直被儒家作为治国安邦、约束君权、德化君臣的指导思想。尽管民本思想经常遭到尊君思想的围剿和专制主义的压制,但它始终没有消失过。民本思想经历了从孕育与萌芽,到形成理论概括、发展与完善、成熟和蜕变,再到转换与质变几个历史阶段,最终与现代民主思想贯通,成为现代民主思想发生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经过马克思主义的改造,超越了其历史局限性与阶级局限性,转换成现代意义上的民本思想,并成为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重要的历史基础与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上古时期就出现了民本意识的萌芽,西周时期产生了保民思想,经商周两代及春秋战国时期的继承发展,民本思想成为儒家君主治国哲学的核心理念。先秦思想家孔子、管子、墨子、孟子和荀子等先后提出和发展了民本思想,其内涵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对民的地位的认识;对君与民关系的认识;对如何养民、爱民、恤民、教民的认识等。先秦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和重要内涵,对于我们今天坚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可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民本的内涵确实十分丰富,既涉及对民众地位与作用的论述,也涉及到重民安民等策略之探析。然而,毋庸置疑的是不论是在政治思想领域还是在实际政治操作层面,所有对民众的重视其最终目标并不是为了民众本身,即民本思想视域里的民众从来都是一个被动的受体,也无法引申出民主的意涵来。也正是,在民本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才形成了长期以来人治的政治体系与政治文化,因此才会缺乏民主的制度与公民意识而通过道德上的诉求来实现秩序的稳定。这些都与现代民主的价值追求背道而驰,也正是这种生成于民本思想下的政治文化严重地妨碍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因此,既然要真正地追求现代的民主价值,必须弃绝民本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