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的国际投资条约一般将外资准入权限保留给缔约国,缔约国能自由地决定外资进入的领域和条件。虽然有些投资条约规定必须给予外国投资者以国民待遇,但国民待遇一般只适用于外资进入后的阶段。晚近出现的一些双边和多边投资条约中开始提出外资准入自由的概念,要求将国民待遇扩大适用到外资准入阶段,这些条约法的实践严重地削弱了东道国的外资管辖权,片面利于发达资本输出国的利益,应引起发展中国家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正确评价我国外资税收优惠体系的三个思路,探索其在我国利用外资已进入成熟阶段时应如何调整、重构,已成为目前亟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提出了重构我国外资税收优惠体系的三个思路:第一,在宏观与微观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外资税收优惠应从“以利润为基础”的鼓励方式(减免税优惠)转向“以投资为基础”的鼓励方式(如加速折旧、投资扣税等);第二,在结合国际投资理论分析外资进入中国的动机及类型后,提出可逐步考虑取消若干类型的税收优惠(如给予劳动密集型外资企业的产品出口优惠);第三,提出外资税收优惠体系应与外资产业政策挂钩,以实现“产业倾斜”,并探讨了若干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3.
老挝外资立法与中国外资立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引外来投资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老挝与中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两国为了吸引外资,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都努力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外资法体系。由于两国国情不同,在外资立法结构体系上采取了不同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亚太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外资投资普遍出现了大幅度衰减,呈现出与90年代上半期不同的发展趋势与特点。为此,这些国家(或地区)在金融危机后普遍采取了进一步放宽外资投资限制的政策和措施。进入1999年后,该地区多数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开始转向复苏。展望2000年,该地区各国(或地区)的经济将全面复苏,外资投资可能呈现结构性变化的新特点与新趋势。  相似文献   

5.
FDI与环境污染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2005年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数据,从FDI的产业分布状况入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吸引的外资主要分布在污染密集型产业,占整个投资企业数的84.19%,这主要是与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有关。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导外商直接投资投向污染少的第一、第三产业,尤其要加速环保产业的发展,提高对外资质方面的要求,并通过立法来保护我国环境少受破坏。  相似文献   

6.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双边投资条约发展迅猛,在形式、数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变化。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一些反映投资自由化的规则不断出现在双边投资条约中,对东道国外资管辖权形成了新的挑战,而美国式的双边投资条约更是自由化立法的代表,提出了诸如准入自由、禁止履行要求等诸多高度自由化性质的投资法规则,严重削弱了东道国外资管辖权,值得引起发展中国家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投资环境的日益完善,强有力的经济发展态势和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吸引了许多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来我国进行大规模投资。21世纪初期,外资经济在中国经济中已经占据重要的地位。外资经济不仅推动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且改变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通过多种因素实现的,既有直接的影响,也有间接的影响。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影响因素:一、产业关联效应的因素。外商直接投资一方面促进了投资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带动东道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外资投向是指一国吸收的外资(本文仅指外商的直接投资)投入到该国什么经济部门,流向那类地区、用于举办何种企业的情况。调节外资投向,是外资输入国利用一定的手段,依照经济合理的原则,调节外资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以及各种类型的企业之间的合理分配。依据不同标准,可将外资投向加以不同的划分。例如,依据外资投向那一部门,可分为工业部门的投资、农业部门的投资、服务部门的投资;依据外资流  相似文献   

9.
投资自由化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继贸易自由化之后一个更加深入和复杂的问题。文章基于《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投资协议》等基本法律文件,结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中国、东盟成员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相关实践,就外资待遇标准中的国民待遇作集中分析,以期明晰中国——东盟投资自由化发展方向和未来可能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外商投资的迅速发展,外国资本和港澳台资本开始进入大陆的产权市场,通过在国内产权市场收购国有企业产权这种便捷的方式进行投资。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成为中国企业并购的新景观,并且成为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主要方  相似文献   

11.
外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东盟正处在一个急需大量外资流入以支持其再创经济辉煌的关键时期,原主要投资国家和地区从东盟国家的淡出为中国企业进入东盟投资领域发展留下了很大空间。本文运用国外最新资料,深入探讨了东盟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主要来源、主要部门投向和国家投向以及典型的投资方式,旨在为中国企业通过适当的方式成功进入东盟并正确地选择投资国家和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经济处于高速发展中的发展中大国,自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每年都吸引大量的外资,2002年,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本文试图分析中国利用外资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中国利用外资的前景进行展望。一、中国利用的外资的现状。中国大规模的利用外资应该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其中最能体现中国吸引外资成就的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变化。1、中国利用外资的方式。中国利用外资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外商直接投资、对外借款和外商其它投资。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方式主要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外…  相似文献   

13.
投资自由化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继贸易自由化之后一个更加深入和复杂的问题,基于<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投资协议>等基本法律文件,结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和东盟成员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相关实践,分析外资待遇标准中的国民待遇作集中分析,可以明晰中国--东盟投资自由化发展方向和未来可能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外资并购投资准入监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国对外资并购投资监管 ,主要是依据外资新设投资监管的法律法规进行监管 ,这样不利于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不利于维护中国的经济安全。建议对外资并购投资和外资新设投资采取分别监管的措施 ,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引境外投资的规模越来越大,外资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活跃因素,并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制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利用外资改组国企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外商投资的行业领域选择,明确外资投入热点和政府关注焦点,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吸引外资加快流向有条件的地区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对于提高国企市场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私人海外投资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经济交往的主要内容之一。各资本输入国由于政治、经济乃至法律所构成的投资环境各异,从而对外资的吸引程度也不同。我国自确定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来,较短的一段时期内在吸引、利用外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从1979—1985年,我国以各种方式引进外资的总额约200亿美元.有效地支持了  相似文献   

17.
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进入复苏阶段,中国利用FDI的规模、来源地、进入方式、产业布局与地域布局较危机前有所改变。来华FDI增速放缓及其结构性调整将是未来长期趋势。针对这一现状,建议中国应借助全球经济放缓这一契机从改善投资环境、将外资待遇向国民待遇回归、扩大内需、加大对外资的管理力度和引入竞争机制、注重引资政策的产业导向性与地区导向性等方面更好地利用FDI,以实现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国际投资自由化背景下我国外资立法的应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国际投资自由化的趋势下,各国在外资立法方面必然采取相应措施。我国是利用外资的主要国家之一,国际投资的发展定会影响我国在外资立法方面的举措。我国应顺应这一形势的发展,研究国际投资的发展规律,适时修改、订立我国的外资立法。  相似文献   

19.
外资改组国有企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目的 ,但是若监管不利 ,往往会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为此笔者建议应将这一行为置于法律控制之下 ,制定一部统一的《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法》 ,设立专门行政管理机构 ,明确外资进入的行业及领域 ,加强对外商投资方向的导向作用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及透明原则 ,加强国有资产的评估和管理 ,保护国家、债权人、企业职工及外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公司法实行法定资本制 ,但在外商投资企业法中却实行折衷资本制 ,使得内外资企业在资本制度上待遇完全不同。我国已经是WTO的成员国 ,根据WTO对外国投资的国民待遇原则 ,我国将逐步取消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各种限制 ,并且为吸引投资还将继续 ,甚至更多地给予外资优惠待遇 ,这将使内资公司越发处于竞争劣势 ,改革公司法的资本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