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调解》2006,(4):17-18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针对社会转型时期矛盾纠纷日益增多的现状,积极扩大人民调解效应,延伸人民调解触角,创新了不少好的举措。其中,将人民调解工作和公安“110”联动,建立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派出所联合调处民事纠纷机制的做法,在纠纷调解工作中突破了部门界限,整合了工作资源,使纠纷快速、及时、有效的解决,形成了派出所、司法所“双赢”,最终使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良好局面。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2.
刘明 《人民调解》2006,(10):46-46
人民调解员是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生力军。但是长期以来,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经费和报酬都是乡村集体组织支付,人民调解一直是无偿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矛盾纠纷的及时化解。为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实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石家庄市认真贯彻落实河北省司法行政基层建设工作会议精  相似文献   

3.
《人民调解》2012,(4):8
上海市人民调解组织围绕贯彻实施《人民调解法》,认真开展“争当人民调解能手”活动,深化各类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在全市组织开展的七类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中,共受理纠纷193287件,占全市受理纠纷总数,由2010年的66%上升到2011年的80%左右,人民调解工作业务重心向行业性、专业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司法》2002,(12):51-5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人民调解工作,完善人民调解组织,提高人民调解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人民调解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人民调解员是经群众选举或者接受聘任,在人民调解委员会领导下,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人员。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调解员,统称人民调解员。第三条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是:(一)调解民间纠纷,防止民间纠纷激化;(二)通过调解工作宣传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司法》2003,(10):54-5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各种利益关系的确立调整,民间纠纷表现出许多新特点,原有的人民调解工作范围、组织形式、队伍素质等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扩大工作领域,完善组织网络,提高队伍素质,规范工作程序,增强法律效力,成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改革与发展的重大课题。切实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成为司法行政机关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任务。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提高工作水平,使人民调解工作成为化解民间纠纷的坚实可靠的“第一道防线”,尽最大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6.
人民调解曾有"东方经验"的美誉,近年解决纠纷比重的下降,引发了学界关于人民调解的诸多讨论。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乡村人民调解的诸支撑条件,我们可以发现乡村人民调解面临着调解干部的强制权力被削弱、调解经费得不到保障、大集体时代形成的乡村精英再生产机制失效,以及中国乡村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过程中当事人、纠纷和群众发生新的变化等诸多深层次的挑战,《人民调解法》的制度设计虽存在一定隐忧,但其对社会转型过程中人民调解遭遇到的问题的回应总体上是到位的,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为人民调解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撑,为人民调解的复兴创造了条件,但国家主导的一系列强制性制度变迁和各地的实践已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人民调解群众性、民间性和自治性的性质,按照公共产品的定位重新安排人民调解的各项制度是人民调解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7.
郝赤勇 《中国法律》2010,(6):2-5,58-62
人民调解植根于“息诉止讼”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创的化解矛盾、消除纠纷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现代人民调解制度萌芽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和完善,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和基层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人民调解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时期创造发展起来的一项司法制度,也是一项重要的纠纷解决机制,并在“大调解”机制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人民调解制度与公正、效率价值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我国人民调解制度在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果任由这些趋势不断增加,将会对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我们必须要找到相应的对策,推动人民调解制度不断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民初,政府为规范商会理案行为,明令在商会下设商事公断处专司裁决商事纠纷,并取得良好社会效果,京师商事公断处就是其中之典型。近代中国商会是一个兼具传统与现代因素的混合体,商事公断处也不例外。商事公断处新旧杂糅的特点,以及商事公断处理案的过程和效果,使得我们不能单一界定其法律性质为仲裁或调解。民初商事公断处的历史变迁,反映了近代商人群体法律观念的变化。作为近代中国商事裁判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事公断处不仅是近代中国社会对国家自上而下进行司法变革的回应,更是国家司法改革在民间社会的一种实验。商事公断制度已经既不是古代中国的调解,也不是近代西方的商事审判,而是近代中国法律制度自然发展的一种结果。  相似文献   

10.
人民调解是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主要渠道之一,要想抓好人民调解工作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调解人员素质,落实各级责任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县司法局建立落实“五五”措施,促进人民调解工作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斌 《人民调解》2009,(6):48-48
为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健全和完善乡村两级人民调解网络.吸收新的人民调解员,陕西省神木县司法局把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当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狠抓人民调解工作.为充分调动广大人民调解员化解矛盾纠纷的积极性.由县财政预算,每年给每个司法所5万元.年初一次性预算给县司法局,县政府出台了神木县人民调解补助办法,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时期,纠纷多发、矛盾升级,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迫切地提上日程。被誉为"解决纠纷第一道防线"的人民调解制度,在解决民事纠纷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笔者所在的区近几年来大胆探索,几项新举措使人民调解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发展依然面临客观困难。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为人民调解制度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3.
人民调解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依据法律、政策和社会主义道德对民间纠纷进行规劝疏导,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解决纠纷的群众自治活动.人民调解进法院,标志着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之间成功实现了对接,为建立多元化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迈出了创新步伐.但就目前发展现状看,人民调解所具备的“非诉讼资源”与人民法院的“诉讼调解资源”之间,还有建立进一步的“资源整合”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李冰 《人民调解》2006,(5):15-17
为了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防止矛盾纠纷激化,维护社会稳定,许多地方提出并实施构建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的作用,以调解方式解决矛盾纠纷,无论对国家还是对当事人都是最佳选择,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应该注意坚持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的固有属性,应该立足于发展、完善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制度,应该加强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制度的衔接与配合,如果把“大调解”格局建成三位一体,相互融合,统一受理,分流办案的工作实体,就会偏离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调解,是我国传统的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办法。“和为贵”式的调解深深渗透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心理中,对促进人际关系和谐、保障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要深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配合、相互衔接的“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就必须调动社会各个层面的力量,充分发挥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和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人民调解在维护社区稳定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优势,是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今年是“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专项活动攻坚年”,石家庄市合作路街道办事处人大室结合本辖区实际,推行“三制、三线、三措、三心”的“四三工作法”,全力探索和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切实维护了辖区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7.
人民调解是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化解民间矛盾纠纷的重要手段,它在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中具有其他纠纷解决机制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是维护社会稳定最有力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应当进一步加大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支持力度,并且与司法行政机关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 一、认清形势,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支持和指导的力度 (一)进一步提高指导人民调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目前,虽然人民法院的同志们对人民调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在一些同志思想深处,仍然还存在一些  相似文献   

18.
秦国芹  张兆利 《中国司法》2006,(10):108-108
人民调解协议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纠纷当事人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协商,互相谅解,对纠纷的解决自愿达成一致意见的意思表示。人民调解协议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口头协议。对于简单的纠纷,在当事人同意的情况可以达成口头协议。二是书面协议。司法部颁布的《人民调解工作苦干规定》第三十四条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解决的纠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或者当事人要求制作书面调解协议的,应当制作书面调解协议。”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人民调解协议书,就是由…  相似文献   

19.
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意见》,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健全乡村治理工作体系,调处化解乡村矛盾纠纷,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就调处化解乡村矛盾纠纷,意见要求,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人民调解工作的深入发展,人民调解除了参与邻里、家庭等传统型矛盾纠纷调解外,在国家的发展建设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在诸多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中,人民调解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预防化解由工程建设引发的征地、拆迁、用工等矛盾纠纷,防止了无数起群体性纠纷、上访、民转刑事件的发生,为项目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