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劲草 《瞭望》2008,(37)
初秋的9月22日至25日,一年一度,中外合办的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简称中博会),将再度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发源地广东隆重举办。作为我国惟一经国务院批准的面向中小企业的大型展会,中博会继第二届起分别与法国、意大利、日本联合举办之后,今年又选定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韩国为外方主宾国。可以预见的是,第五届中博会将韩风劲吹。另外,亚欧会议45个成员国也将首次集团式组馆参展,使这一宏大盛会国际味更加浓厚。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中小企业生存压力空前增大的历史关节点上,被誉为全球中小企业盛会的中博会,因其承载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将吸引着更为集中的全球目光。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猛崛起,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生力军,当前,支持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公共财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按照公共财政的原则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切实有效的支持,对于我国来说,仍然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中博会的举办,不仅为全国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了高水平的会展交易平台,也为我们财政部门提供了一个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崭新服务平台。”财政部副部长、第二届中博会组委会副主任朱志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3.
在中博会创办以前的广东,凡提起刘焕泉的名字,几乎都是和“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内源型经济”等连在一起的,而随着中博会去年横空出世并一步步昂然挺进国际性展会的队列,“中博会”这个魅力四射的名词也如影随形地站在了刘焕泉的身边。  相似文献   

4.
《瞭望》2004,(42)
金秋十月,备受瞩目的首届中博会在广州隆重揭幕,成为全国中小企业界的一大盛事。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历史性盛会的诞生,是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的倡导下创办起来的。 2003年12月20日,张德江在考察首届广东省民营企业产品博览会时,萌生把这一“省字号”会展进一步提升为“国字号”会展的念头,将其办成为我国首个全国性的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5.
秋风送爽,花城飘香。经国务院同意,以首次与法国合办为主要特色的第二届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暨中法中小企业博览会(下称“中博会”),于9月12日至15日在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办。从“两部一省”到“四部一省”,从借力港澳到中法合办,从“搭车”广交会到独自办展,从花城会展中心扩至“亚洲第一展馆”……肩负着为全国广大中小企业搭建通往世界桥梁重任的中博会,在成功举办首届活动后的短短一年,第二届盛会就以多方面的突破和创新而大步从“国字号”展会跃升为“国际级”展会,创造了国内会展创办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6.
劲草 《瞭望》2006,(36)
第三届中博会于2006年9月15至18日在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展区面积为12万平方米,设国际标准展位5000个,其中境内企业4000个,境外企业1000个,根据中小企业产业结构特点,设纺织服装、鞋帽箱包、玩具工艺品、食品药品、家用电器、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家具灯饰、陶瓷建材展区9个行业展区,以及中小企业服务业展区、意大利展区、国际展区及港澳台4个专项展区。在本届中博会举办期间,除进行商贸洽谈、交易外,还将分别举办“中意中小企业高峰论坛”、“中小企业融资洽谈会”、“中意企业商贸洽谈会”、“中小企业采购说明会”、“中小企业专题培训”、“中小企业信息化论坛”等互动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7.
“精心组织,不办则已,要办就要办好”,这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凯同志对第二届中博会的组织工作作出的明确批示。在第二届中博会揭幕前夕,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欧新黔副主任。欧新黔高度评价中博会在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方面所发挥的突出作用。她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通过参加中博会,各类中小企业可以从更集中的层面把握产品的发展趋势,加强同行业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扩大贸易洽谈,推动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9.
劲草 《瞭望》2006,(37)
逾1000家境外企业争相抢滩参展,意大利、国际、港澳台三大展区骤然搭建,“世界中小企业王国”官员学者携发展秘笈接踵而来……在2006年9月15日至18日举行的堪称全球中小企业“中国盛会”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暨中意中小企业博览会(简称中博会),散发着浓厚的异国风味,充满着强烈的国际卖点,展现着中国诱人的全球魅力。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20,(3)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中小企业经常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新三板的挂牌上市是一个难得的契机,中小企业可以利用新三板获得融资支持。但随着新三板的发展,新三板市场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融资规模小、融资功能受限、市场流动性不足、融资效率不高等。因此,需要进一步扩大融资方式,丰富融资产品,提升融资功能和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提高融资效率,完善新三板转板机制等,促使新三板市场的功能和效应更好的发挥,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1.
主银行制能减少代理成本,降低交易费用,救助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是中小企业和银行“双赢”的融资模式。主银行制要求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创新、商业银行制度创新、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创新。  相似文献   

12.
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非常重视与中国中小企业的合作交流,并将其作为政府间合作的重要内容。从“两部一省”到“四部一省”;从借力港澳到中法合办;从“搭车”广交会到独自办展;从花城会展扩至“亚洲第一展馆”……肩负着为全国广大中小企业搭建通往世界桥梁重任的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下称“中博会”),在举办首届活动仅仅一年后,即将隆重揭幕的第二届盛会就大步迈出了从“国字号”展会向“国际级”展会跨跃的坚实步伐。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际上的办展经验,一个成熟的展会筹备的时间往往需要一年以上。而中博会仅用不足半年的筹备时间,就把展会规模在首届基础上扩大了两倍,同时把一个国内展提升为国际展。“办展奇迹”这一耀人字眼,已成为当前国内业界以及有关政府人士对新生中博会作出的共同评语。围绕中博会如何在短短半年间创造超常规崛起的一些“内幕”,记者近日专访了广东省经贸委主任、第二届中博会组委会副秘书长陈冰。  相似文献   

14.
刘勇 《行政论坛》2004,(1):95-96
为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粗放经营模式,必须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建立健全环境费、环境税、财政税、财政刺激和排污权交易等制度,通过市场机制,利用经济手段,促使中小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建立信用链促进中小企业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瓶颈"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成长的重要问题,而现有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及中小企业的自助互保 对中小企业的成长所起的作用有限。本文通过一个"囚徒困境"模型阐述了中小企业信用链的形成机理,并对其实际可行性 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发展难,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一直待破解的问题。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相比,目前频出的政策或可撑其走过寒冷 对于中国众多中小企业来说,今年的8月显得异常寒冷。说起来,中小企业的‘冬天’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了,预计会持续到明年,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李子  相似文献   

17.
全国420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只有10%获得过银行贷款,5%获得过政府资金补助,仅不到1%,被风险投资看中。面对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国家近期出台了许多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如放宽中小企业贷款额度,下调存贷款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特色鲜明的中小企业集群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集群内企业发挥集群融资优势,通过中小企业互助担保、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中小企业集群现金池或区域性民营金融机构等具有集群特征的融资形式获取资金来源,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为实现中小企业集群的健康发展,企业、金融机构、政府和中介组织应建立互动合作机制,完善信用体系,创新融资形式,改善融资环境,提升中小企业集群融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6,(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小企业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推动力。中小企业在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就目前来看,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特别是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不足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本文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不仅会受到来自企业内部因素的制约,而且也会受到自来企业外部各方面与技术创新目标不相适应的环境因素的限制。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种种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因素日益显现,限制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1.制度因素我国的中小企业成立时间短,其所有制形式大多属于非国有制经济的范畴。在非国有制企业的贷款申请、上市资格、市场竞争等方面不能与国有企业享有同等的待遇,未形成有利于科技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体系。从世界范围看,为了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鼓励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