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8 毫秒
1.
文化简讯     
一九六一年,全國僑聯第一任主席陳嘉庚率先提出在北京建造中國華僑历史博物館的倡議,並首捐五十萬元人民幣為建館資金。這個倡議得到周恩來總理的支持。但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建館一事擱了下來。一九九一年在第七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四次會議召開時,人民代表葉佩英、楊兆輝提出了《籌建中國華僑历史博物館》的議案,在僑界代表中引起很大反響,六十多位人民代表在議案上簽名,贊成籌建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  相似文献   

2.
被人們稱爲“送子觀音”的深圳女醫生陳玉梅,自一九八一年以來,先後發明了“亢痿靈”和“陳氏生精丹”,孷文凶有怨δ苷系K和男子不育症,八年間治癒了來自四十七個國家和地區的一萬五千多名病患者。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她出席了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擧辦的世界發明展覽會,就她的兩項發明作  相似文献   

3.
訪長壽之鄉     
在中國南疆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西部,有一個巴馬瑤族自治縣。全縣二十三萬人口中,現有百歲老人三十二人,九十歲以上的老人二百六十九人。這個縣的西山人民公社,六十五歲以上的有一千零五十二人,佔全公社總人口的百分之六點三,其中九十歲以上的五十九人。人們稱這個縣為‘長壽之鄉’。  相似文献   

4.
紐約中文報紙去年七月中旬傳出一則消息:美國普渡大學教授陳惠發先生榮獲美國土木工程學會頒發的一九九○年休崔吉·哈德斯提獎,爲中華炎黃子孫爭得榮耀。然而人們也許有所不知,陳惠發教授和他的兄長陳惠青、陳惠開以及胞弟陳惠森四兄弟祖籍係浙江青田人,都是隨父母去台灣並讀至大學畢業,赴美國留學獲得博士學位的,在科技學術研究方面各有成就,被譽爲“陳家四傑”。  相似文献   

5.
‘鳥飛千里囘巢,人到百歲歸根’,這是年逾古稀的陳定九先生同親人團聚時,傾吐的肺腑之言。陳老今年八十四歲了,他在異鄉飄泊了三十二個春秋。一九七九年冬,他冒着風險,走了绕地球約一周的路程,終於從台湾辗轉來到北京定居。  相似文献   

6.
我們在上海有一個特殊的家,不同血緣的人聚集在這個家庭裹,一齊爲千千萬萬個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盡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的“家”很大,有少年宮、幼兒園、託兒所,有兒童藝術劇院、兒童刊物——《兒童時代》,還有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等。這個溫暖的“家”就是中國窣麜  相似文献   

7.
十五年前,陳漢寶率領的鑽井隊在河北省任丘市打出了第一口高產油井,這成為華北油田誕生的標誌。當時,鑽井工人們住的是帳篷、板房和簡易平房。現在,陳漢寶告訴我,野外作業的鑽工有一半配備了空調活動房,他們的家屬都住上了寬敞的住宅樓A北油田總部設在任丘市,佔地十三平方公里,有人口十一萬多。為了紀念艱苦創業時期的石油會戰,人們把總部基地中最漂亮的一條林蔭道命名為“會戰大道”。中國石油工人的性格是在開發大慶油田時塑  相似文献   

8.
夏季的一天,一艘台灣漁船,駛進福建省東山港避風。這艘台灣漁船上,有五位是姓陳的同胞。他們早聽前輩說過,台灣陳姓的祖家在福建漳州,故想趁此難得的機會,到漳州去祭謁祖墓。東山台灣漁民接待站的工作人員,瞭解到他們這一心願後,便派出專車送這五位同胞到漳州市郊的浦南圓坑,去瞻仰膜拜開漳聖王,鹰揚將軍陳元光墓。在墓前,他們聽主人介紹,漳州為陳元光所創建,他是陳姓始祖,其後裔繁衍台灣省和  相似文献   

9.
一輛小汽車駛入雙遼縣雙山鎮,穿街過巷,在一幢老房子前停了下來。從台灣回來探親的陳先生下了車,辨認着眼前的一切,禁不住熱淚縱横:想不到原來的房子還在!沒有雙腿的哥哥還真的活着! 一九四○年,陳先生的哥哥陳萬良被日本侵略軍抓到深山老林裏去修鐵路,吃盡了苦頭。後來,“勞工”們聽說,“修完鐵路後,日本人將把全部勞工活埋”惾f良同幾位勞工打算找機會逃跑惶焐钜?大雪紛飛,寒風刺骨。他們逃出營地。不久,日本鬼子帶着狼狗追了上來,兩個體弱的同伴被抓回去,其餘的人跑散了。陳萬  相似文献   

10.
今年六十二歲的陳煜均從小愛好書法,但因家境窘迫,年輕時無暇顧及自己的愛好,直到一九七二年移居美國南部城市邁阿密,辦起“陳氏酒家”,子女及親屬多人也遷往美國後,陳煜均才騰出手來,在經營餐飲業的同時刻苦自學,書法藝術日有長進。陳曾得到美書畫名家周千秋伉儷的精心指點,悟出許多學書之道。在周老先生八十壽辰時,  相似文献   

11.
寻亲访友     
陳傅華尋兄陳振華陳振華,浙江寧波人,一九四七年去台灣基隆檎吒?上海市廣西北路二百號四○七室陳永康(傳華)。  相似文献   

12.
由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合作策劃,將拍攝電視連續劇《陳嘉庚》。年初,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廣東廳舉辦了《陳嘉庚》電視劇創作研討會。陳嘉庚(一八七四——一九六一年)是海外華僑、華人的楷模。他出生在福建厦門市集美,十六歲到新加坡,後在馬來亞經營橡膠,成為“橡膠大王”。他是一位傳奇式的人物,在家鄉興學辦教六十餘年,還領導華僑支援中國的抗日戰爭,為中華民族貢獻了畢生的精力和財力。毛澤東主席稱讚他是“華僑旗幟,民族光輝”。三十年來,許多劇作家和導演都試圖把  相似文献   

13.
起死回生的城市在本世紀的二十年代,因連年遭受天災人禍,被一個腐败昏庸的政府無聲地宣佈了死亡的思茅城,在經過解放後三十年的複甦以後,已經建成一個邊陲新城;去年,人民政府批准恢復了思茅縣的建制。這個在歷史上曾是我國西南邊疆的重鎮,如今,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更加生氣勃勃。去年十月,我們訪問了這個復活了的城市。當我們從機場驱车進入市區時,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座在废墟上建立起來的嶄新的城鎮。在那二十五米寬的大街上,穿戴着各種民族服飾的人們熙來攘往,非常熱鬧;馬路旁建起許多式樣新穎的樓房。  相似文献   

14.
在中國,能以技藝宨L被人稱呼,說明這個人在這一方面的造詣已達到相當高深的程度。“泥人張”正是十九世紀中期以來中國老百姓對天津宨T以泥塑為藝的張氏家族的褒稱。關於這個家族的泥塑技藝,在民間有“袖裹揑人,神情畢肖;暗中摸索,塑像如生”的傳言陨瞄L畫馬的中國大畫家徐悲鴻(一八九五——一九五三年)也有如是評論:“色雅而簡,至其比例之精確,骨骼之肯定,與其傳神之微妙,據我在北方  相似文献   

15.
寻親訪友     
陳妙嫦尋子伍兆金伍兆金,原姓莫名敵,三十五歲,小時過繼給伍倫嬸家,改用現名,後隨祖母去香港,現居英國倫敦。兆金生母陳妙嫦盼望同他取得聯繫。地址:廣東省陽江縣城興無街三十五號陳妙嫦。陳德賓尋父陳漢如陳漢如(明智),六十六歲,江蘇省南通市人,一九四九年去香港。现其八十九歲老母及子陳德賓非常思念他。地址:江蘇省淮陰地  相似文献   

16.
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黄華一月二十日在《中國建設》創刋三十週年慶祝會上致詞時,對這個刋物作了這樣的評價:《中国建設》取得了國外读者的歡迎和支持,在国际上建立了自己的地位和聲望。成功的一個原因就是用事實說話,實事求是地向國外读者介紹中国人民的建設和生活情况。他预祝雜誌继续發展,在促進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瞭解和友誼,維護世界和平上作出自己应有的貢献。 這個慶祝會是在該刋創辦人、國家名譽主席宋  相似文献   

17.
從電視機到航天技術,科學領域的高技術,從這個鲜為人知的小城走向中國和世界。  相似文献   

18.
葉慶耀在台灣有一個不同尋?募彝?五代同堂的近一百個家庭成員中,獲博士學位的就有七人。最有意思的,這近百個親人至今仍在同吃一鍋飯。這個大家庭的“統帥”和當家人,竟是一百零七歲的老奶奶! 葉家是台灣省屏東市有名的望族,在海內外經營着三座醫院、十個製藥廠、四個貿易公司,並在水泥、電力、製糖等行業擁有大量股票,老奶奶治家獨到,敎子有方,葉家良好的家風聞名遐邇。這個富有而龐大的家庭,絕沒有《紅樓夢》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六○年在聯邦德國用四百馬克可以買張頭等火車月票。你可以天天乘車,上車、下車、換車多少次都隨你便。我買了張月票,因為當年我有很多演講。下面三件故事,便是我在旅程中所遇的。這次我是從漢堡到斯圖加特去。F特別快車已滿滿是人。到了格廷根,我們車廂進來一位瘦瘦的高雅的德國先生?聡艘豢淳褪堑聡?對我已不是謎了。車廂裏還有一個空位置,就在我旁邊。德國人總是要先問這個位置是不是空的,然後坐下。有時我一個人坐在車廂裏,一個德國人進來,還是要問有沒有空位置。有時我覺得討厭,便說:“你看這不都是空位置嗎?”德國人的回答是“謝謝!”這位瘦瘦的高雅的德國人問我這個位置是不是空着。  相似文献   

20.
在北京華僑飯店一樓一一三○室的門框上,掛着一塊招牌:「北京中醫華僑諮詢部」。這塊極不顯眼的牌子,却牽連着多少海外親人的心。三年多來,這個由全國僑聯和北京中醫學會合辦的醫療機構,已經接待了成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