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时代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使用作品的方式,对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带来了严重挑战。原来的合理使用在网络环境下是否仍然是“合理”的,成为现今直面且须回答的问题。为此,本文从印刷时代的合理使用入手,分析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制度的合理性,并试图就其重新建构提出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2.
每次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对著作权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正是因为挑战的存在,被动地推动了著作权法为适应新形势而能动地发展。以往的技术进步,无论是产生新的传播载体还是创设新的作品类型,著作权法总能在既有的制度和规则上巧妙地作技术性的处理。面对网络技术的发生和兴起,作为平衡著作权利益主体的天平——著作权法,似乎突然失去了平衡,各方总是尽力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其中在公众与创作者相互之间的防守战中,合理使用制度首当其冲。在网络环境下站在风头浪尖的合理使用制度是否适用、如何适用呢?  相似文献   

3.
网络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版权的专有性与社会大众对更多更好的网络作品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合理使用制度是这一矛盾的调节器,它既可以适当限制版权人的权利,又可以使用户有一定程度的使用网络作品的自由.我国对网络版权合理使用制度没有专门系统的立法,我国在构建网络版权合理使用制度时,应大胆借鉴<伯尔尼公约>、欧盟版权指令和美国的<数字千年版权法>中对网络专有权的限制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网络版权的保护和合理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环境有着不同于现实环境的许多特征,但这些特征并没有改变作品创作的社会属性,即在网络环境下,作品仍然是作者的精神劳动和己有社会精神财富的有机结合;仍然存在着版权人和社会公众之间的版权财产利益冲突。因此,围绕着作品创作而形成的版权财产利益仍然应该在作者和社会公众之间进行公平、合理的分配。  相似文献   

5.
鉴于非营利性质的网络教学的兴起与普及,传统著作权法中有关合理使用的规定必须做出相应的解释或修正。本文尝试从探讨网络教学的发展以及网络教学与著作合理使用的关系出发,认为应将合理使用的规定适用于网络教学,同时为了实现网络教学的发展与著作权保护之间的平衡,应对网络教学中的合理使用给予限制。  相似文献   

6.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作品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出现,即网络作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的迅速发展,网络作品引起的版权纠纷越来越多,这就给著作权理论和司法实践带来挑战,也给其发展和提高带来机遇。深入研究和探讨涉及网络著作权、邻接权权属、侵权纠纷的法律适用问题,不仅有利于这类纠纷案件的及时、正确处理,以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而且对人们网络行为的自我约束,促进保护网络作品著作权社会氛围的形成和网络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合理使用制度作为一项传统意义上的著作权平衡机制能够在模拟环境下较好地平衡著作权人私人利益与社会公益,但是面对网络环境的挑战,"合理使用"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和危机。网络环境下的合理使用制度是否有其存在的必要?合理使用制度能够通过适度修正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这就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著作权向来以促进文化事业发展,保障作者及其他主体利益,实现社会公平等多重价值为目标,然而,因网络传播权的产生而引起的网络条件下的著作权合理使用掀起了作者、传播者、使用者权利义务的新一轮对峙。在网络技术传播的背景下,权利的限制与反限制则成为以"合理使用"为杠杆的被支点分离并延伸的两端,因此,这要求以法益优先为理念的现代法治平衡协调权利的冲突。  相似文献   

9.
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复制的经济属性和技术特点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为私人使用而复制作品是传统著作权法所规定的合理使用制度中的经典条款,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这一条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为信息的广泛传播和利用提供了巨大平台,同时也使传统的著作权行使方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平衡著作权保护与合理使用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针对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实际情况进行探讨,在分析该项制度面临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建议,以期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人的合法权利与社会公众利益达到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贾彬 《法制与社会》2012,(36):166-167
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化进程的发展,互联网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理念,一种生存方式.网络以其可以提供超常规模的信息资源,极强渗透能力的信息复制与传播设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复制渠道.面对新科技给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提出的挑战,如何一方面实现知识尽可能造福于社会公众的宗旨,另一方面又能最大程度的为创造者提供激励,将成为网络世界里界定临时复制与合理使用的界限的基调.因此,本文从网络作品的概念着手,分析了理论界和实务界有争议的临时复制问题是否属于合理使用的范围,在最后界定了网络环境下临时复制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
浅析滑稽模仿与网络恶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以下简称《馒头》)对电影《无极》的恶搞在互联网上的迅速传播,人们对“网络恶搞”产生了广泛的关注。人们在讨论网络恶搞是否构成对原作著作权的侵害时,往往借助于法律对滑稽模仿合法性的审查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3.
网络造成公众与著作权人之间新的利益冲突,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成为网络环境下的利益平衡砝码。网络环境下,公众对著作权的合理使用范围应有所扩张,表现为公众对网上版权作品应有更大的合理复制权,但公众对版权作品在网上的合理传播权则应当相对缩小。通过对法定许可制度的批判,认为网络环境下应谨慎设置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  相似文献   

14.
王然 《法制与社会》2013,(21):38-39
合理使用制度是著作权法所确认的限制著作权独占性以实现著作权人个体权益和公共利益相平衡的重要制度。但是在网络背景下,原先的平衡机制被打破,现行立法中所确立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协调著作权人权益和公共利益,我国应当通过改变立法模式来完善合理性判断标准,结合社会现实重新划定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制度的适用范畴并对著作权人采取技术措施进行必要限制。  相似文献   

15.
晓山 《中国监察》2009,(7):47-47
网络世界日新月异,各种新词层出不穷。仅就“裸”字而言,本意为赤身露体,一向为生性含蓄的国人所忌讳,然而在网上也衍生出不少使用频率颇高的新词,如“裸捐”、“裸退”等等。2008年,又冒出了一个令人惊诧的新词——“裸体为官”(简称“裸官”)!  相似文献   

16.
信息网络的出现,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年来,网络博客逐渐进入了普通人的视野,草根博客替代明星博客,成为人们的新宠,表现出平民化,大众化的发展方向。但网络博客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随之而来,也对传统的法律秩序提出了重大挑战。网络博客享有著作权的条件、具体内容、合理使用、侵犯博客著作权的法律责任等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电子游戏产业的迅猛发展,中国成为继韩国之后的拥有大量专业化电子游戏竞技俱乐部的国家,借由新的互联网技术,电子游戏竞技的网络直播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电视直播方式.由于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众多,已经发生了相应的法律诉讼.本文通过梳理电子游戏竞技产业与网络直播产业的内涵及法律问题,以期更好地为司法审判与相关产业运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合理使用制度是著作权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以均衡著作权人和社会公众间的利益为宗旨。本文结合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制度的存在,针对网络技术给合理使用制度带来的挑战,就完善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制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金晶 《法制与社会》2011,(21):276-277
在数字技术和网络环境下,作品可以轻易地被复制和传播,给著作权的保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技术保护措施成为著作权人保护其权利的重要手段。技术保护措施作为权利人私力救济的一种方式,有利于权利人对作品的复制和传播进行控制,却也容易与合理使用原则产生冲突,对公众利益造成损害。如何建立公正、平衡的技术措施保护制度仍亟待进一步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20.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传统的合理使用制度受到极大的挑战,传统的合理使用制度已无法胜任于作者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平衡。从立法模式的选择、对技术保护措施的限制及借鉴国际先进立法对我国现行的合理使用的界定条件进行改造已成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