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案情甲、乙两居委会未经规划部门许可,擅自在马路两边各自搭建了网点房,城建部门发现后对甲作出了限期拆除的行政处罚决定。甲对此处罚决定并无异议,只是提出自己与乙居委会所建网点房属同一性质,既然自己的网点房该拆,那么乙的网点房也应该拆除。当时城建部门答复说将甲的网点房拆除之后再拆除乙的网点房。然而当甲的网点房被拆除之后过了一个多月,乙的网点房仍然没有拆除。甲到城建部门也未得到满意的答复,于是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法院判决撤销城建部门对其所作的行政处罚决定,或者判令被告拆除乙的网点房。法院能否受理该行政争…  相似文献   

2.
1986年8月16日凌晨4时,南阳市环城乡钓鱼台村农民某甲一头黄色母牛被盗。同年9月16日甲在南阳县大桥乡买牛时,发现了自己丢失之牛,即让他人报告原报过案的派出所,经公安机关出面,找到卖此牛的人——南阳县官庄村农民某乙,得知此牛是南阳县龙王庙村  相似文献   

3.
这起增加子女抚育费的纠纷应如何处理?编辑同志:当事人女甲与男乙婚后生一子丙,后双方因夫妻感情破裂经法院调解离婚。丙随甲生活,乙每月支付丙抚育费。四年后,丙起诉要求乙增加抚育费。乙辩称,丙系甲与他人所生,并不是自己的亲生子,况且自己经济困难,无力增加子...  相似文献   

4.
案例甲与乙签订租赁合同,约定甲向乙承租某房屋。合同签订后,甲支付乙两个月的租金及保证金后入住。后甲以自己承租的房屋内空气质量存在问题,致居住后身体不适,经专家检测属甲醛超标,虽与乙办理了退房交接手续,但乙拒绝退还租金及保证金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乙退还两个月租金和保证金。乙则辩称,甲在签订租赁合同前,曾多次实地察看,从未提出空气质量存在问  相似文献   

5.
王树远 《山东审判》2004,20(6):102-104
一、基本案情 甲水泥厂与乙建筑公司之间有多年买卖水泥的业 务关系,至2002年5月,乙建筑公司欠甲水泥厂水泥 款及装卸费共计238万余元。为索要欠款,甲水泥厂提 起诉讼,并提供担保申请财产保全,法院于2002年5 月裁定冻结了乙建筑公司在丙房产公司处的债权(工 程款)240万元。该买卖水泥合同欠款纠纷案经判决生 效后,于2002年10月进入执行程序,法院向丙房产公 司送达了《履行到期债务通知》,要求其履行到期债务 以执行甲水泥厂对乙建筑公司享有的债权。但丙房产 公司提出异议,以与乙建筑公司"未形成确定的债权债 务关系"等为由,拒绝履行其对乙建筑公司的债务。法 院依法不对其异议的真实性予以实体审查,也未予以 强制执行。因乙建筑公司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法院遂 裁定中止执行。  相似文献   

6.
案情简介:甲公司与乙酒厂签订一份白酒买卖合同,约定乙酒厂为甲公司提供价值12万元的白酒,但该白酒需贴另一著名白酒厂家的注册商标。乙酒厂按照合同如期供货,甲公司在支付5万元货款后,拒绝支付剩余款项。乙酒厂遂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支付货款并承担利息损失。法院以买卖合同纠纷受理本案。在庭审中查明了上述事实,法庭认为该合同违反法律规定,侵害了某著名酒厂的商标权,属于无效的民事合同,合同双方的行为损害国家和第三人的利益,判决:追缴双方因合同已得的财产5万元和应得的财产7万元。法院的判决是否正确?笔者拟就此案所反映出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债权执行中基于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适用乱象案例一:甲与乙于2010年结婚,次年,甲与丙发生债务关系,拖欠丙货款若干。2012年,丙起诉甲要求给付货款,法院判令甲限期给付货款,甲未按期履行。在执行中,法院扣押了登记在乙名下的轿车一辆,后查明该车辆的初始登记时间为2009年,有关证据证明该车辆是乙付款购买。问题:乙以该车辆是其婚前个人财产、对于涉案债务不知情为由提出异议,要求法院  相似文献   

8.
案情回放:前夫欠债致使已约定归属房产面临查封2012年3月,原告甲公司与被告乙公司、张某因民间借贷发生纠纷,甲公司诉至法院。经法院主持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乙公司、张某对该笔借款承担偿还责任。后因两被告未能按照协议内容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甲公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根据甲公司的申请,法院查封了被告张某与其前妻谢某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唯一的一套房产该房产登记在张某名下。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案例:2000年10月,甲商贸公司以丢失一张号码为IVX0042900,收款人为乙广告公司的转帐支票为由,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法院受理后,向银行发出止付通知书,并在《人民法院报》上登出公告。2001年3月,乙广告公司以甲商贸公司拖欠广告费为由,将甲商贸公司告至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其证据之一就是上述被银行退票的IVX0042900号支票。在法庭调查中,法院查明甲商贸公司与乙广告公司之间存在广告代理关系,甲商贸公司曾用该支票向乙广告公司支付广告费。此后甲商贸公司反悔,不愿向乙广告公司付款,故向法院谎报票  相似文献   

10.
李兆军  高鲁军 《山东审判》2006,22(6):123-126
引言甲公司在某地拥有房地产一处,且有合法的产权登记证明。2004年4月28日,甲公司以该处房地产作抵押,在乙银行贷款200万元,贷款期限为一年。贷款到期后,因甲公司无力偿还借款而被乙银行起诉,经审理,法院判决甲公司偿还借款本息,乙银行对抵押的房地产享有优先受偿权。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在法院对抵押的房地产变价处理过程中,案外人丙就该房地产向法院提出执行异议称:甲公司于2004年4月25日与丙签订了租期为20年的房地产租赁合同,双方于签订合同的当日到公证机关办理了公证,20年的房租也已按租赁合同的规定一次性付清,随后甲公司将该房地产…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来料加工合同,并约定如双方发生纠纷,由某仲裁机构仲裁解决。合同实际履行过程中,根据乙公司的指示,甲公司开出了受益人为丙公司的不可撤销跟单信用证,丙公司也分两批给甲公司发运了部分材料。后甲公司与乙公司发生纠纷,甲公司依约申请某仲裁机构进行仲裁,将乙公司和丙公司列为被申请人。丙公司提出仲裁异议,认为某仲裁机构无权受理此案。仲裁裁决生效后,丙公司又向法院提出撤销仲裁裁决申请。对该仲裁条款对丙公司是否有约束力存在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丙公司已实际参与了合同的履行,成…  相似文献   

12.
麦琼 《特区法坛》2004,(9):46-47
2001年8月1日,某乙出具“今收到某甲人民币35000元正.收款人:某乙”的收条给某甲。某甲认为该收条的款项是某乙向其借的款,而某乙则认为该款项属双方买卖关系期间某甲返回的货款.不属于双方之间的借款.其从来没有借过某甲的款项。某甲遂向法院起诉要求某乙返还该款项35000元及银行利息。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公民甲(原告)与公民乙(被告)因侵占财产发生纠纷,在审理过程中,公民甲申请扣押公民乙同等价值的财产。并提供了担保。后经法院主持,公民甲、乙达成折价返还的协议,公民乙当庭付给公民甲5000元,余款则分期付清,同时,法院亦解除  相似文献   

14.
本案应如何定性付永善1994年1月,四川省中江县村民甲与侄儿乙将同村的17岁女青年丙带出,致该女下落不明。丙父认为女儿系被甲、乙拐卖,遂向公安机关报案,甲在公安机关审查期间脱逃.后丙父多次向公安机关询问该女下落未果。丙父为查明女儿下落,欲抱走甲10个...  相似文献   

15.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背景乙公司就某一金融衍生产品向甲公司推介,并称该产品适合甲公司,甲公司遂决定购买。之后,乙公司安排其关联公司——丙公司与甲公司签署的协议中约定:因该协议的履行产生的争议适用英国法律解决,由英国法院排他管辖。甲公司购买产品后,发现该产品不适合其  相似文献   

16.
一、什么是非法占地?什么是土地侵权?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村民甲与村民乙、村民丙相邻。三人均有宅基使用证。村民甲为办旅店,未与乙、丙协商,强行在乙、丙院内各盖房一间,村民甲的行为是非法占地还是土地侵权? 有人认为甲的行为侵犯了乙、丙的土地使用权,是土地侵权。有人认为甲的行为是超过批准用地数量用地,是未经批准占用土地建住宅,是非法占地。 笔者以为甲的行为既是非法占地又是土地侵权。问题的关键是非法占地和土地侵权两个概念是相通的!非法占地必然导致土地侵权,不是侵国家的权,就是侵集体、个人的权。 所谓非法占地是指:农村居民未经批准或骗取批准占用土地建住宅的行为。这种违法行为所侵犯的客  相似文献   

17.
甲单位的奥迪车与乙单位的三菱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发生追尾事件,两车均有损坏。事后,双方均未向交警部门报案,次日双方达成协议,约定:“1.甲单位的奥迪车在某汽车维修中心修理,所有修车费由乙单位承担;2.乙单位须一次性付清甲单位奥迪车的修理费,否则甲单位可将乙单位在另一修理厂修理的三菱车扣押作价拍卖付费;3.双方签字生效。”协议签订时,乙单位先行预付甲单位奥迪车修理费2000元,后甲单位修复奥迪车花去修理费20000余元,乙单位未按协议给付,甲单位经催付未果,遂诉至法院。 本案法院应否受理? 一种观点认为…  相似文献   

18.
1998年某钢铁公司(以下称甲公司)因某工程公司(以下称乙公司)欠其货款未付清诉至某法院。后双方在法院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约定甲公司应于1999年1月25日之前付清尚余货款,该调解书于1998年12月18日经双方签收后生效。1998年12月29日,双方针对调解协议又私下重新达成新的还款协议,约定乙公司应于1999年12月25日之前还款。2000年初,因乙公司即未履行原调解协议,又未履行新协议,甲公司遂以双方达成新的协议,权利义务已重新予以了确定,乙公司应按新协议还款为由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19.
甲(男)于1951年与乙结婚,1952年生子丙。1954年,因甲虐待乙,乙向法院诉请追究甲的刑事责任并请求离婚。法院以虐待罪判处甲有期徒刑一年,判决准予离婚,丙随乙生活,家庭财产归乙、丙,甲对丙负担抚养费。甲服刑期满后,只身去新疆某单位工作,从此与乙、丙断绝联系。1957年,甲回到家乡山东某地,经人介绍与丁结婚。半年后,甲与丁离婚,又独自返回新疆原单位,此后双方无联系。离婚时丁已怀孕,但甲当时并不知晓。离婚后丁生子戊,丁未告知甲。  相似文献   

20.
陈青 《法治研究》2006,(10):68-68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中俄联合运输协议。甲公司在运输始发地将货物交由乙公司承运至莫斯科,并就该批货物向丙保险公司投保货物运输险,保险金额为100万元。由于所承运的货物因“灰色清关”而在俄罗斯境内被莫斯科警方统一检查行动中扣押,所以乙公司未能将上述货物在目的地交付给甲公司。因此,甲公司一纸诉状将乙公司和丙公司告上法院。法院认为:乙和丙公司基于不同法律关系而对甲公司产生的同一内容即货物损失的给付,应负全部赔偿的义务,乙和丙公司之间成立不真正连带债务,判决乙和丙公司共同赔偿甲公司的货物损失,并对上述债务的清偿互负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