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社会生产中,始终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及其对立统一关系。所谓供给侧,总是相对于需求侧而言的,它主要是指社会生产这一方面。而任何社会生产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在供给侧结  相似文献   

2.
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自由观的双重向度,这双重向度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中得到整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下,马克思对自由的哲学界定内嵌于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进行剖析。经由这一剖析,现代性自由观念的哲学向度和政治经济学向度之间的张力关系呈现出新的辩证逻辑,马克思自由观的现代性意义进而显现出来。一方面,它以哲学的向度揭示了劳动与自由的辩证法,为现代性自由观念的自我革新奠定了现实基础;另一方面,它以政治经济学的向度揭示了资本与自由的辩证法,为在现代社会实现人类的自由和解放探索了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3.
资本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因素。科学驾驭和创造性运用资本,必须依据马克思对资本话语的设定。不同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把资本话语物化,马克思对资本话语的二重建构表现在:在内容规定上,资本是一种追求价值增殖的商品经济发展形式;在形式规定上,资本是一种具有异化或自我分化性质的社会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它更是一种双重剥削关系的表征。正由于马克思的二重建构,资本才实现了由被物化到科学认识的发展。与此同时,科学社会主义也有了坚实的政治经济学支撑。改革开放以来和新时代对资本的科学驾驭就是源于对马克思上述思想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在人类思想史上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它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以科学的历史观解释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阐明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它的政治经济学,重点解剖了资本主义社会,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5.
探讨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题目,必须着力研究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我认为,初级阶段之所以是初级阶段,关键就在于这一阶段的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集中体现在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的矛盾方面.对生产关系理论的再评价什么是生产关系呢?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从生产总过程角度,把生产关系看作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环节的关系,认为"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  相似文献   

6.
一、突破对生产关系的简单抽象理解,把它作为一个系统层次来研究政治经济学研究所以困难重重,建树不多,除了受教条主义束缚外,就是我们对生产关系的理解过于简单抽象,把本来丰富多采的复杂系统,化简为抽象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和分配方式。因而,给理论研究和实践带来了不少困难,尤其给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和发展铺设了难以逾越的障碍。第一,由于把劳动力所有制排斥在所有制乃至整个生产关系之外,使人们无法把握不同社会  相似文献   

7.
对政治经济学几个理论问题的再认识李中民政治经济学是把发展着的社会生产结构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由于历史发展不同阶段的社会生产结构有所不同,因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和基本范畴的含义都会有所区别。顺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国际社会主义的发展新阶段,邓小平同...  相似文献   

8.
列宁逝世后的一个很长时期,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工作的思想,是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不是从生产力出发去研究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性,研究采取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才最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进行怎样变革才最有利于生产力的  相似文献   

9.
12这里所说的古典经济学,是指马克思有时称之为“科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古典经济学。它在英国是从威廉·配第开始,到大卫·李嘉图结束;在法国是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这一时期的古典经济学处于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强烈抨击阻碍生产力发展、财富增长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主张发展生产力,创造资本主义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终确立鸣锣开道。它提出了许多科学的有价值的见解,揭示了资本主义的一些客观经济规律。因此,马克思赋予其“科学”的评价。古典经济学产生于十七世纪中叶的工场…  相似文献   

10.
苏振武 《理论导刊》2001,(10):44-45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运动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这个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即使探索到了社会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够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列宁进一步指出:“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不言而喻,没有这种观点,也就不会有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观点,从根本上克服了唯心主义历…  相似文献   

11.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新探王宝作,关宏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传统观点认为是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现实上是有害的。第一,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传统观点,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意不符。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传统观点的直接...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3,(34)
艾伦·伍德在他《卡尔·马克思》这本书中,通过"社会生产力决定社会生产关系"这个命题,得出历史唯物主义最重要的应用在于解释不同历史时代的变化。从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对社会变革的描述中,伍德得出,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这一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兴起描述的分析,伍德详细说明了"社会的发展是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的"这一命题,并强调这是一种目的论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在这种新形势下,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构筑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重中之重,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不断地深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以批判的视角对黑格尔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及资本主义进行理论分析、坚持了历史性和物质性,得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资本关系不是永恒存在的、不能将其超历史化这一结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则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对工人、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和压榨的本质,并批判地指出了古典经济学中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资本本质认知上存在的某些肤浅及错误观点。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并从这一视角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是正确领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这三项内容内在关系的前提,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把握历史发展潮流、正确制定国家社会发展战略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简称《序言》)中说“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竪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马恩选集》第二卷第82页)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政治经济学分为广义政治经济学和狭义政治经济学。后者正是马克思所创立的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他认为,创立更为广义的经济学说是未来几代研究人员的事情。难怪列宁在批驳用传统的哲学-历史公式诠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时坚定地强调:“……马克思说的只是一个‘社会经济形态’,即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也就是他说的,他研究的只是这个形态而不是别的形态的发展规律”,“对一种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一种进步(资本主义进步)作了科学的分析”。这里自然产生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创始人有什么根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入剖析和批判。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的分析和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物与物的关系所遮蔽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形而上学的方法论和拜物教思维方式,揭露了资本主义自由和平等的虚假性,并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了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为马克思主义自由平等观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团结》2011,(1):24-25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它的原理基于对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分析和总结,来自对由一定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所决定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中的阶级斗争和阶级关系的科学考察。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的基本观点有: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与社会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灵 《理论探索》2011,(1):49-51,9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使它成为当今社会结构变化的有力杠杆。科学技术对社会结构的推动作用是通过社会分工的中介作用实现的。科学技术、社会分工和社会结构三者的本质属性及其社会分工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中介作用,决定了社会分工成为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结构变化的中介环节。在科学技术—社会分工—社会结构这一运行机制的作用下,科学技术通过劳动分工和劳动者分工的变化引起了当代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道德是数千年来人们对当时不道德社会现实加以道德化的主观产物,社会主义首先是一种道德理想国。只是自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起,社会主义才真正由以往道德愿望般的空想变成了科学。因为马恩不仅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道德义愤和对未来社会主义道德理想的追求,更重要的是抓住了变革生产关系、解放并发展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束缚的社会生产力这一根本问题,从科学判断上使社会主义由以往的道德说教、道德空想变为以“物”(生产力)为基础的科学理论和社会模式。所以,社会主义不仅要在道德上优越于资…  相似文献   

20.
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介质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聚昌 《理论探讨》2007,1(3):69-74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有一个历史的源于生产力水平的介质结构在起作用。介质结构有两项内容:由生产力或其发展产生的新的利益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社会资源配合组织的经济有效性原则。这两项内容在不同生产力水平下的特定组合,既决定了生产关系及其变革方向,也同时规定了这种生产关系得以存在和再生产自己的经济形式和经济组织方式。从生产力发展中析炼出介质结构,有助于用唯物史观回答当代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