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汽车业投资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明 《探索》2004,(4):82-84
近年来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 ,但从整体上仍然是国际竞争力较弱的产业 ,汽车行业投资风险正逐步增大。本文通过对汽车工业的生产能力、投资结构、产业发展的瓶颈等的分析 ,并根据我国汽车产业存在的投资过热、重复建设严重、汽车产业链短、整车与零部件发展不成比例等方面的问题 ,提出了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易磊 《世纪桥》2009,(5):65-66
产业集群作为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一种新型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必将成为构筑我国区域竞争力,发展循环经济、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实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企业组织载体。本文拟从我国发展产业集群的制约因素出发,明确指出我国许多地区需要从市场经济环境、区域竞争力培育、产业集群发展政策和加快我国大中型企业改革、改制等方面来探讨如何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研究,用产业集群的视角来看待如何振兴我国传统工业。  相似文献   

3.
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国家(地区)之间经济竞争的制高点,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关系到经济制高点竞争中的成败,技术创新集群对于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基于钻石模型,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和技术创新集群的涵义,进而分析了技术创新集群对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积极作用,最后提出了粗略的促进技术创新集群形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型的、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产业组织形式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越来越明显,比如我国温州的制鞋业、日本的汽车业、好莱坞的影视业。在国内,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有关政府部门,都大力推崇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和正面效应,而对产业集群由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引起的衰退和风险问题认识不足。迄今为止,我国的产业集群大都处于价值链分工体系的低端,其竞争优势仍主要依赖于劳动力、土地要素等低成本优势,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影响了产业集群的持续竞争力。因此,如何提高集群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集群持续竞争力,防范集群风险和衰退,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吉利整车项目历经2年半时间建成投产,2019年1—10月生产各车型3.57万台,创造产值41.4亿元,其龙头企业品牌聚集效应快速显现,带动了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有力推动了贵州汽车工业产业的发展。作为贵州省十大千亿级产业中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培育的企业,贵州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吉利整车项目)于2015年落户贵阳市,项目采用大数据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设计理念,整合工  相似文献   

6.
中共湖北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发挥汽车整车产能和零部件配套优势,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应立足全球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重塑,更好发挥“一主两翼”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布局武襄十随汽车产业链集群,带动湖北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尹建权 《世纪桥》2005,(5):82-85
中国车市路在何方2005年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国际A级车展,也成了世界汽车巨头争抢全球最大市场的竞技场,但中国汽车业并没有嗅到春天的气息。据中国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8.
正贵州以新能源汽车为抓手,健全汽车产业发展新体系,力争到2020年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汽车产业是一个产业关联性强、规模经济效益明显、资金和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抢占新能源汽车的制高点是我国汽车产业在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中获胜的关键。贵州瞄准汽车制造行业,以新能源汽车为抓手,健全汽车产业发展新体系,力争到2020年成为西南地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是当前新的理论热点。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壮大和发展产业集群,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揭阳工业发展新突破,打造“四大产业带”,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经济系统,其竞争力是宏观维度(政府层面)、中观维度(集群层面)与微观维度(企业层面)这三个维度各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任何一个维度的变化、缺失或者不正常,都将影响集群的成长与发展,从而导致集群竞争力的起伏变化.  相似文献   

11.
王雪雁 《新长征》2006,(6):40-41
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是提高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加快吉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实现其振兴,就必须顺应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发展产业集群作为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选择,努力推动和强化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要竞争力、要经济分量、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当前汽车市场已转变为存量市场,汽车行业面临"新四化"的发展趋势。长春市应以产城融合为抓手,助力一汽;以提升零部件本地化配套率为切入点,弥补汽车产业发展短板;加大政策扶持,大力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在企业成本、人才环境等方面的竞争力,借力一汽,将汽车产业集群提升到汽车产业生态圈。  相似文献   

13.
周明生  陆小康  李猛 《唯实》2006,(4):17-20
近年来,南京都市圈的发展引人注目,而作为圈内经济发展重要支柱的汽车产业的发展更是一个热点话题。南京都市圈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地方政府目标多元化造成圈内汽车产业分散经营,集中度不高,未能达到规模经济。南京都市圈汽车产业发展应该走产业集群化之路,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地方政府、汽车厂商、行业协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汽车零部件产业是汽车工业的坚实基础,零部件产业的健康发展对增强吉林省汽车工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提升吉林省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应对外资汽配巨头的挑战,应实施零部件先行战略,实现零部件生产的规模经济,技术创新,加快零部件企业的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5.
相关分析表明,产业集群是提升我国微观经济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由于本地供应商、专业化研究和培训机构等相关组织发展的相对滞后,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集群网络化程度不高,创新能力也相对有限.为此,要进一步加强企业、政府、行业协会、高校与科研院所等社会组织间的联系与合作,加强两岸三地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促进我国基于廉价劳动力优势和自然资源的简单集群向基于投资的标准化产品集群及创新集群转变.  相似文献   

16.
胶东半岛制造业集群处于全球价值链的底层,要保持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必须不断升级。结合全球价值链理论,根据胶东半岛纺织服装、家电、汽车、船舶及电子信息等制造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发展特点,应分别采取相应的升级路径。  相似文献   

17.
试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双红 《求实》2007,(3):29-31
产业集群竞争力是宏观维度(国家、政府层面)、中观维度(集群层面)与微观维度(群内企业层面)这三个维度内众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任何一个维度的变化、缺失或者不正常都将影响集群的正常成长与发展,从而导致集群竞争力的起伏变化。为培育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政府、集群和企业应分工协作、相互促进,重点可从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三个方面加强努力。  相似文献   

18.
<正>新能源汽车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全链条全流程的金融服务。为了提升湖北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金融服务水平,笔者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并就此提出对策建议。一、湖北打造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的发展态势湖北在传统汽车产业发展中表现卓越,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中继续赶超争先。一是汽车产业有基础,沿汉江的汉孝随襄十汽车走廊,拥有完整的汽车产业链,集聚东风、上汽、程力、三环等重要车企,集技术研发、零部件配套与生产于一体,是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许多地方产业集群急速发展,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地区产业集群对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应对全球化越来越重要。未来西部经济如何持续发展?应对路径是:实施积极的地区产业集群政策,通过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作用,整合本地区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原有产业基础,积极扶持本地特色产业,乘势培育和发展地区产业集群,提升西部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东部地区产业向西部转移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地处新疆首府城市的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凶其特有的体制、机制优势而成为全区新型工业的聚集地和外向型经济的主阵地及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