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五八年六月——一九七六年二月)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精心指导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领导人民军队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和多次边境自卫防御作战,捍卫了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在支援国家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时期毛泽东的军事理论和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全民国防教育是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教育形式之一,目的是为了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提高全民抵御外敌入侵、捍卫祖国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自觉性。它贯穿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教育之中,核心是进行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革命主义教育,使公民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和“共御外侮”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国防是一个国家为捍卫主权、保卫自己的领土完整、防备外来的军事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设施。国防是一个国家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稳定和安全的基石。国防的强大与否,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民族的生死存亡的大事。国防战略的变化和发展始终与国家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二者是不可分割的。邓小平国防战略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战略思想。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又遵循客观规律。无论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时期,无论在现在还是未来,…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国防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认真研究邓小平同志的国防教育思想,对于指导我国新世纪新阶段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建立巩固的国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强调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国家主权和安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国防教育则是按照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的目的和要求,对公民的品德、智力和体质等方面有计划地施以影响的活动。纵观中国近代史,是主权不断受到侵害,中国人民为了维护主权与帝国主义进行…  相似文献   

5.
现代意义的国防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二条可以看出 ,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 ,制止武装颠覆 ,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 ,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五千年的人类文明 ,历史地证明了国防的巩固与否维系着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兴衰。国防动员是在战争实践不断演进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国防建设活动 ,是指国家采取紧急措施 ,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 ,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以满足战争需求的一系列活动。国防动员是一种国家行为 ,是国家意志和利益的体…  相似文献   

6.
国防的强弱,是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象征之一。古人曰:“夫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一个国家有了强大的国防,才能在关键时刻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领空、领海的完整,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否则,难免被侵略、遭欺凌。  相似文献   

7.
郑建东 《廉政瞭望》2003,(11):32-33
菲德尔·卡斯特罗——世人熟知的名字,古巴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他有着传奇的革命生涯。他带领一个目前只有l100多万人口的小国与当今超级大国斗争40余年始终不屈服,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捍卫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呼吁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  相似文献   

8.
党员心声     
《军队党的生活》2013,(9):19-19
十八大报告全面深刻阐述了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方向目标、战略重点和途径抓手。大政方针确定后,关键是抓好贯彻落实。对作战部队而言,就是要突出主题,扭住主线,坚持走好以信息化为主导的复合式发展道路,持续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运用信息系统打胜仗能力,确保人民军队始终忠诚可靠,成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柱石。——党的十八大代表、陆军第四十一集团军军长刘小午  相似文献   

9.
《反分裂国家法》将党和政府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为发展两岸关系,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分裂活动,维护台湾人民的根本利益,提供了稳定的法律基础,是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本法律。  相似文献   

10.
国防经济是保障国家安全、满足战争需要的经济,是以国民经济为基础,兼顾现实需要与未来军事斗争需求的经济活动.国防经济建设既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建设的一部分,是连接国防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为此,我们必须充分认清新世纪新阶段我军肩负的历史使命,深刻认识国防经济建设在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紧紧围绕提高军队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推进国防经济建设的战略转型,实现国防经济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60年代前期,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根据对战争形势的判断,对国防建设进行战略筹划与实践,在军队现代化建设、国防尖端科技发展、国家工业布局改善和国防动员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全面提升了中国国防实力,成功捍卫了国家主权和安全。对这一时期中国国防建设进行全面梳理最终形成科学的基本评价,对于指导当前国防建设的总体筹划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时代和全局的高度,面对新形势下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适时调整和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安全政策,统筹推进各项安全工作,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创造性地发展了我们党关于国家安全的思想和理论。习近平关于国家安全的思想的内容主要包括:构建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努力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夯实国家经济与政治安全的基础;提出网络安全观,加快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着力建设平安中国。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60年代前期,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根据对战争形势的判断,对国防建设进行战略筹划与实践,在军队现代化建设、国防尖端科技发展、国家工业布局改善和国防动员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全面提升了中国国防实力,成功捍卫了国家主权和安全.对这一时期中国国防建设进行全面梳理最终形成科学的基本评价,对于指导当前国防建设的总体筹划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1,(7):4-4
军队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在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肩负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全军要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使命意识,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加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15.
中亚安全不仅对中国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基本地理环境产生了直接影响,还对中国21世纪走向世界的区域依托产生深远影响,因而是中国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确保中国在这一地区的重大利益的实现,中国经略中亚的基本考虑应为:充分发挥中国亚洲核心国家优势,以上海合作组织为纽带,综合运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战略加大经营中亚的力度,为中国和平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和支撑。  相似文献   

16.
邹国勇 《探索》2004,(5):7-10
在国际法方面,邓小平同志维护祖国统一,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倡导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等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由孝感市委党史办公室和孝感师范学校联合编辑的《孝感抗日风云录》即将与读者见面。编辑和出版嚷孝感抗日风云录》,旨在通过对孝感人民力抵抗外敌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相似文献   

18.
刘建军 《求实》2003,1(Z1):33-35
一、国家主权内涵的界定 何谓国家主权?自国家主权理论产生至今,古今中外诸多思想家和学者对国家主权作了各式各样的诠释和理解,见仁见智,各有千秋。在政治学领域,素有“国家主权理论之父”美誉的J·布丹认为“主权是对公民和臣民的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力”。我国国内较权威的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认为“主权是一个国家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认为“主权是构成最高仲裁者(无论是个人或组织)属性的权力或权威,这类仲裁者对作出决策以及解决的政治体系内的争端具有某种程度的最终权力”。 在国际政治、国际关系领域,鲜有对国家主权作解释,但并非绝对没有,国内《国际政治大辞典》即把国家主权理解为“每个国家在不破坏其他国家权利及国际法原则和规范的情况下,有权独立处理本国对国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 在国际法领域,有关国家主权的定义繁杂纷纭,兹举几例:《奥本海国际法》称“主权是最高权威,这在国际上并非意味着高于所有其他国家的法律权威。而是在法律上并不从属于任何其他世俗权威的法律权威”。《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主权可以解释为论述国家制订决策过程中的最高监督或权威和阐明维持秩序之规则(对内主权或  相似文献   

19.
《求是》2011,(14)
60年前的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宣告西藏和平解放。西藏的和平解放,彻底驱逐了帝国主义在西藏的势力,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是一部为实现中国工业化、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一部坚定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历史。我们的国史教育,应当紧紧围绕服务党和国家工作这个大局,大力突出新中国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个主流,牢牢把握建设和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