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子兵法》是一部蕴涵着丰富的领导思想的军事著作,它所揭示的领导思想,经历了若干世纪至今仍闪耀着理性的光辉,给人启迪,值得现代领导者思考和借鉴。 领导宗旨。《孙子兵法》首篇《计》有云:“道者故令民与上同意也,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所谓“道”,从领导学角度来看,可理解为正确的领导宗旨。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坚持的是捍卫领土主权、维护民族尊严的正义之“道”。 决策原则。《孙子兵法》对领导者如何科学决策有三条基本原则:第一,“知”的原则。《孙子兵法·谋攻…  相似文献   

2.
一、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 经济涵盖面很多,"形势"又是一个军事术语.就我来说,研究经济形势,关键是要看"势".按照《孙子兵法》里的"善战者谋于势"这句话对"势"的解释,"势"为"力量聚集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一部闪烁着灿烂智慧光辉的军事科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闪耀着璀璨理性光芒的领导科学全书,其中蕴含着丰厚的决策、组织、修养思想,至今给人以深刻启迪。一,决策得于知、谋、变“知”是决策的基础。《孙子兵法·谋攻》提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军争》中也有“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有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的论述,强调知的范围要广,既要了解自然环境也要了解社会环境,既要知已又要知彼;知的程度要高,必须全面、准确、深入、快捷地收集信息,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知的途径要多,既要观察又要对比。  相似文献   

4.
《奋斗》2017,(21)
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重千钧,"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贯穿于报告之中,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报告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和  相似文献   

5.
止于至善     
正【引用】"止于至善"——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3月9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署名文章《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原文节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公安机关要切实发挥好自身职能作用,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公安社会管理创新要借鉴中国古代孙子兵法的智慧谋略,做到把握战略全局,勇于探新求变,坚持以人为本,善于借势造势,抓住关键重点,认清形势知而后战,走出一条公安社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正在《孙子兵法》十三篇中,对将帅的论述贯穿整个兵法的始终,兵圣孙武本人也因"阖庐知其用兵,卒以为将"(《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对明君贤将、将帅等为官之要的研讨,对于建设廉洁政治的战略目标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明君贤将要亲民、利民,以厚爱其民、安国保民为最高奋斗目标作为明君贤将,一定要把安国保民作为行动的宗旨和最高目标。在《孙子兵法》首篇中,孙子开宗明义指出:"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始计篇》)也就是说,战争是国家大事,是军队生死搏斗重要阵地,人们必须认真地考察研究。孙子十分强调将帅的作用:"知兵之将,生民之司令,国  相似文献   

8.
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不仅要遵循"知信行"的价值逻辑和实践要求,而且要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实践转化。"真知"是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的基础,"笃信"是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的动力,"力行"则是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的目标。实践中,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就必须真学真知真信马克思主义,始终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并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以真正实现"真知""笃信"到"力行"的实践转化。  相似文献   

9.
<正>《大学》是《礼记》的第四十二篇,仅有1751字。《大学》是高度概括儒家"修己治人""修己以安百姓"思想的理论著作。大学,是大人君子之学;大学教育宗旨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大学教育的步骤即大人君子修身的步骤与过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教育的内容:一是教人明白事物的终始本末,"知所  相似文献   

10.
王家海 《求实》2012,(Z1):237-238
"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军心者得胜利"。自古侯王将相都把这句话视为至理名言,作为治国、治军的法宝。作为"兵家圣典"的《孙子兵法》有云: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如娇子,不可用也。(《孙子兵法。地形篇》)。综观中国几千年的古代军事著作,"爱兵如子"的军事伦理学思想是历代军事家所达成的一致共识。素以文明之师、威武之  相似文献   

11.
用一个字表现一个主题,用一个字贯穿整篇作品,用一个字雕琢出一篇获奖作品。《安增书的"五趣"》这篇获奖作品就用一个"趣"实现了对改革开放30年成果的完美总结,为读者呈现了构思精巧的时代力作。构思精巧是该篇作品最大的特点。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为了展现30年  相似文献   

12.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走过了救国、兴国、强国的百年道路。当今中国社会各领域取得的一切成果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初心,勇担历史使命。《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文献,深入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原理,是百年大党坚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的思想来源,指引中国共产党党纲党章的确立和完善。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源自《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共产党人的目标、唯物史观和人民立场的规定。《共产党宣言》是百年大党肩负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的精神动力,实现"四个伟大"系统工程,需要《共产党宣言》的价值引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用《共产党宣言》凝魂聚力。  相似文献   

13.
正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之际,读到《新湘评论》2014年14期"要言要论"栏目黄建国的文章《坚持三线,当好表率》,这是一篇政论文,也是一篇美文。文章把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概括为"主线""基线""底线",这主、基、底三字如果用汉字字眼艺术来说,用得十分贴切,引经据典也十分到位,如主线引用了马恩合著的《共产党宣言》,"……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基线引  相似文献   

14.
岳西宽 《唯实》2015,(1):87-90
在各国的对外关系中,首脑外交作用极为重要,往往会决定世界的政治格局。新时期我国的首脑外交非常成功,目前处于极佳的国际机遇期。一个非常明显的对比是,当美国外交正在"重返亚洲"之际,中国的外交却正在走向世界。外交首先要顶层设计,谋大势、讲战略、重运筹,即谋局外交与战争一样,谋局是极其重要的。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就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外交政治智慧。《孙子兵法》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  相似文献   

15.
正《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齐国人孙武所写的一部著名的兵家专著,共分十三篇,篇幅短小却包含着深刻的军事思想和哲学思想。它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最早、最杰出的军事名著。在管理方面,《孙子兵法》提出"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文武兼治的重要战略思想,这对我们今天,大到管理国家、军队,小到维系家庭的和谐发展,都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意义。《孙子兵法》强调在管理中要做到"文武兼治",将"文治"与"武治"相结合,发挥二者的综合  相似文献   

16.
<正>我在陕西汉中张良庙,看到庙中石碑上刻着一副对联,上联是"掷秦一锥",下联是"辞汉万户",横批"知止",这副对联用8个字概括了张良的一生,"知止"的评价,可谓耐人寻味。"知止",在当时就是衡量"士"的标准之一了。纵览历代圣人先哲,哪一位不是珍名惜荣的人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是《道德经》所言,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文学巨匠鲁迅正是因为"灵魂中  相似文献   

17.
<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十九大报告主题68个字,打头便是这8个字。中国共产党不只是执政党,更是使命党。简短8个字,"使命党"特点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8.
《理论与当代》2014,(7):55-55
正5月8日的《解放军报》刊登评论员文章说,打仗对军人来说,只能是全力以赴的主业,而不能是可有可无的副业;只能是为之献身的事业,而不能是聊以谋生的职业。谋"利"与谋"战",历来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一名军人,在"利"的方面想多了,就难以在"战"的方面聚精会神。如果忙于应酬、精于算计,就不可能把心思放在战场、把打仗变成专长。过分看重个人利益,不仅会瓦解一个人的斗志,侵蚀一个人的思想,而且会搞垮威  相似文献   

19.
《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在中外军事学术史上占有显著地位的古代军事名著。虽然它从战争需要出发,着重阐述军事战略原则,而就国家的行政管理本身未作全面论及,但它所阐明的理论原则的影响已超出了军事领域,我们从行政管理学的角度去研读这部兵书,仍能从中发现其深刻的现代行政管理思想内涵。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上下同心的组织气候。《孙子兵法》非常重视和谐一致的组织气候。虽然组织气候作为行政管理学的一个概念只是在现代才被提出来,指的是基于组织成员的感情、态度、思想、精神、情绪而产生的普遍持久的行为气氛。但组织气候理论所要表达的思想在《孙子兵法》中就有所体现。《孙子兵法》提出了“道”的概念,并列之为“五事”——道、天、地、将、法之首。“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孙子兵法·计篇》,以下只注篇名),意思说:所谓道,就是使广大民众与国君有共同的意愿,这样民众能为他死、为他生而不怕危险。这也就表明“道”的功能最终在于形成上下同心的组织气候,以此来达到民众能为君主的目标而奋不顾身的目的。并且不尽于此,《孙子兵法》还把这  相似文献   

20.
再说“廉”     
正2015年12月21日,"汉语盘点2015"最终结果出炉,最受关注的年度国内字、词分别是"廉"和"互联网+"。笔者曾在1994年第3期黑龙江《党的生活》杂志上发表过一篇题为《说"廉"》的杂文。当时,反腐倡廉是个热门话题。如今,"廉"字当选年度国内最受关注的字,延续了2014年年度国内词"反腐"的热度,反映出人们对净化社会环境、提升政府公信力的迫切期待。近三年,党中央反腐倡廉力度不断加大,打"老虎"打得国人振奋,拍"苍蝇"拍得百姓叫好。不过,人们对于各种腐败现象虽已了然于心,但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