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九八一年二月十八日,茅盾写完了《回忆录》中关于《虹》的一段补充,放下了笔。他觉得身体不适。 这《回忆录》他从一九七六年初就开始写了。那时,一九七五年所看到的希望,又渺茫起来。他觉得,自己大概是看不到江青这一伙人的覆亡了。他要写出自己的回忆录,留下历史的见证,让家人将来公之于世。他相信,会有能公布他回忆录的日子——江青这伙人闹得天怨人怒,还能长久吗?!“四人帮”这样快就被粉碎,这倒是他始料所未及的。他轻松地呼吸了。他好象忽然年轻起来。从粉碎“四人帮”直到他去世,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3,(33)
回忆录是历史工作者研究作者那个时代的历史的重要资料。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的老一辈领导人出版了大量的回忆录,其中杨尚昆同志的回忆录颇具代表性。《杨尚昆回忆录》以细节、真情与实话,在老一辈革命家的回忆录中具有独特的代表性与史料价值。通过书中几个片段,解读杨尚昆同志亲历的革命。  相似文献   

3.
伍立杨 《民主》2013,(7):52-55
近年来,首次挖掘出版或修订出版的回忆录渐夥,形成非虚构类文学的重镇。它们既是研究者的至宝,也是读者经久不磨的欣赏品。回忆录是历史见证者的自白,饱含动机与心情,提供一个绝佳的勘察比较的对象,辗转对照,宜于窥破迷津,达至柳暗花明之境界。其中,不难衍化出淘汰与新生的学术动力。回忆录在某种角度上与自传得以重合,鸿爪留痕,小内幕有大精彩,自然深具历史  相似文献   

4.
党性修养和党史研究的珍贵文献———简评张策同志的两本书●任登第原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张策同志新近出版了两本书,一本是他的论文集《三存书集》,一本是他的回忆录《我的历史回顾》。这两本书均由党史研究和和教研部门的专家教授审定,由改革出版社出...  相似文献   

5.
李大宏 《团结》2010,(5):55-57
与文史结缘 上世纪60年代初.喜好读书的父亲经常带回家一些革命历史题材的读物,起初有《平津战役回忆录》、《解放战争回忆录》,后来还有《星火燎原》、《红旗飘飘》等。这些普及性读物,时代感强,通俗易懂,老少皆宜。  相似文献   

6.
陈凯歌 《各界》2010,(4):13-15
现在知道陈凯歌是著名电影导演的人们当中,也许有不少人不知道陈凯歌的父亲陈怀恺曾经也是著名电影导演。文革风暴骤然降临时,少年凯歌被所受的革命教育和面临的革命形势逼着,做出了背叛自己父亲的行动。为此,他在回忆录中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忏悔。他执导的那些电影大片也许在喧嚣一时之后就会被人遗忘,但是他对文革历史的反思和忏悔将会长久地被人们记住,启发许多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读了一本很好的书:韦君宜著《思痛录》。我爱读内容朴素真实的回忆录,胜过那些编织得精致优美的故事。前者使我得到某些历史与人生的启悟,而后者除了一些真正的文学精品之外,往往只能获得某种文字的、“艺术技巧”的惊奇而已。自然,即使是回忆录,也可分不少类型,有些回忆录看来志在留下作者个人的昔日辉煌;有些则是记录作者与某些大伟人曾经接触(或曾随侍左右)交往的光荣与怀恋……  相似文献   

8.
小斯当东是近代中英关系史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商人、外交使节、议员等多重身份,使得他的经历富有故事性。他于1856年完成的《小斯当东回忆录》极具史料价值。从小斯当东的履历、小斯当东与中国、小斯当东与《大清律例》的翻译、小斯当东的英国议员经历等角度出发,可以展现《小斯当东回忆录》一书的主要内容,并勾勒出小斯当东在中英交往初期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9.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在自己回忆录中,回顾了自己在国际舞台上许多重要活动,以及他对布莱尔、希拉克及普京等国际政要的直接观感。  相似文献   

10.
宏图 《瞭望》1989,(39)
读《傅雷家书》,始识封面设计者庞薰琹先生大名。读庞先生回忆录《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始知‘他,是怎样走过来的’。  相似文献   

11.
刘平章  章玉政 《各界》2014,(11):16-19
父亲在世的时候,很少谈个人的事情。我知道的一些事情,都是父亲过世后母亲告诉我的。这几年,我看了一些他的回忆录,还有他在“反右”期间写下的两份检查,对他的了解又多了一些。  相似文献   

12.
正82年前的10月,濒临绝境的红军队伍从于都河畔出发,在重兵追堵下跨越千山万水、战胜艰难险阻……最后,走到陕北,走向新生,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这段征程的结束,迄今已整整80年。然而,这段扭转乾坤的征程,却以其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丰富内涵为世人所铭记,成为人类历史坐标中一道亮丽的风景。1936年夏天,法国传教士薄复礼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他曾经与之共处18个月的中国红军:  相似文献   

13.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这位经济学界的泰斗式人物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动荡的世界:新世界的冒险》。在书中,他畅谈天下大事,纵论大国兴衰,并预言中国将在2030年前决定世界经济的命运。  相似文献   

14.
迭戈 《各界》2011,(9):93-94
在中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的回忆录中,秦德君这个名字根本不存在。事实上,这个一生充满传奇的女子和茅盾在一起生活了三年,给了他丰富的创作灵感。然而两人最终分道扬镳,形同陌路。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战略对话戴秉国回忆录》由人民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对2003-2013年前国务委员戴秉国主持中美、中俄、中印、中日、中法战略对话或磋商,以及他就朝核、台湾等问题出任中国政府特使的外交经历作了回顾和记录,也穿插了一些他个人的感悟和思考,还有他早年的一些经历。反"台独",舌战美国  相似文献   

16.
陈伟 《各界》2008,(8):20-21
美国首位黑人国务卿鲍威尔将军在回忆录<我的美国之路>(My American journey)中提及,他担任里根总统第六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National Security Adviser)期间,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赠送给他一把手枪,既未镶嵌钻石或珠宝,亦无镀金或象牙枪柄,价值大约一百八十美元.……  相似文献   

17.
石谷风 《各界》2014,(7):9-11
《亲历画坛八十年:石谷风口述历史》是百岁老人石谷风的回忆录,讲述石谷风从少年进北平艺术职业专科学校就读,跟随黄虹宾、张大千等国画大师学画,后来成为中国知名国画家、文物鉴定专家的经历。诗风画意中见证中国百年历史沧桑,逾百位画坛名家轶事更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8.
杨尚昆  张培森 《各界》2011,(5):15-16
1997年中共党史出版社要出版刘英回忆录,刘英想请杨尚昆为此书写篇序言,经他本人同意后,这年3月22日刘英亲自带领笔者和程中原(张闻天研究专家),还有她的秘书朱文英一起来到杨尚昆的家中。  相似文献   

19.
李辉 《瞭望》1996,(10)
茨威格是奥地利犹太人,在很大程度上,他视欧洲为自己的国家。然而,他所亲身经历的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那些岁月,实际上却是令他一日日失去祖国乃至失去欧洲的过程。他有一种体无完肤的沧桑之感。他在流亡的日子里怀着伤感和悲观创作的这本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三联书店1991年版),无疑成了他生命的绝唱。1942年他在远离欧洲大陆的巴西自杀身亡,因为他无法承受时代加在他身上的重负,他无法忍受没有祖国、没有文化温馨的现实。  相似文献   

20.
蒋苇苇 《学理论》2012,(29):158-160
《一握之砂》、《悲哀的玩具》是日本明治时代诗歌天才石川啄木的代表作,是石川啄木的生活回忆录,也是他心灵的写照。从诗集中还可以看到他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变化。这两部诗集是他的诗歌艺术的缩影,展示了明治时期短歌的优美,对我们了解日本明治时期的文化发展、深层次地了解日本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