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监控音像技术破解职务犯罪办案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职务犯罪手段日趋智能化、隐蔽化,腐败分子反侦查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在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中,审讯突破难、证据收集固定难、确保办案安全难、因翻供翻证导致的起诉和判决难,成为制约侦查办案的“瓶颈”,一定程度上使职务犯罪难以得到有效的打击。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监控、音像技术,在指挥办案、突破犯罪心理防线、收集和固定证据、发现办案安全隐患上具有独特的功能。在侦查过程中,运用监控音像等视听技术为手段辅助办案,往往可以巧妙破解这些办案难题,大大提高办案准确性和效率。笔者结合我院办案实际,就如何运用监控音像技术手段破解职务犯罪办案难题作一粗浅探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查办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案件中,证人翻证的现象较为严重。可以说,证人翻证比犯罪嫌疑人翻供更加不好对付。因为,对于犯罪嫌疑人,我们可以有效进行控制,但对证人,根本控制不了。有的证人在案件进入起诉或者审判程序时,犯罪嫌疑人的辩护人找到证人,证人提供了与我们侦查中取得的证词完全相反的“证言”,从而影响了诉讼的正常进行。我们回过头来再找证人,有的证人根本就找不到了,有的即使找到,耗尽九牛二虎之力,他们也不一定再讲真话。所以对付证人翻证是更加棘手的问题。一、证人翻证的主要特点1、从证人翻证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3.
对策之一:口供一旦突破,必须趁热打铁,一鼓作气,把证据搞扎实、搞充分、堵死漏洞和退路,不给其翻供、翻证以可乘之机。 对策之二:案件突破后即让犯罪嫌疑人和重要证人亲笔书写供词和证词,以表明供、证的真实性。 对策之三:对讯(询)问情况予以录音、录象,以表明办案的依法性和供、证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4.
在近几年的办案实践中,犯罪嫌疑人翻供、证人翻证的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干扰了侦查、起诉、审判工作,造成对犯罪分子打击不力。因此,认真分析目前犯罪嫌疑人翻供、证人翻证的特点、原因和对策,对于检察机关办理自侦案件,把好批捕、起诉环节中的证据关,有效地打击各类犯罪,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案件侦查、审查逮捕或审查起诉的过程中,常常遇有犯罪嫌疑人翻供、不供,证人翻证或不如实作证,以及相互串供等特殊情形。这往往增加了办案的难度,能否处理好这类案件,不仅是对办案人员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检验,而且也是确保办案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强化对疑难刑事案件证据的审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之于职务犯罪侦查具有排除无辜认定疑犯、辅助讯问突破案件、审查鉴别言词证据、防止翻供翻证、提供侦查方向、深挖共犯余罪、预防刑讯逼供、提高办案质量效率的重要作用。实践中应科学对待、正确应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以提高职务犯罪侦查水平和破案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我国司法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司法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即案件相关证人不愿作证、翻证和作伪证。但证人证言对职务犯罪案件的准确查处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司法机关工作实际出发初步探讨了此问题的解决思路,希望对证人"不证、翻证、作伪证"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解决起到积极作用,减轻查办职务犯罪过程中的证明障碍,节约有限的司法资源,降低职务犯罪案件的黑数。  相似文献   

8.
当前职务犯罪的手段越来越隐蔽,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能力越来越强,往往在实施犯罪后转移赃款赃物,订立攻守同盟,构筑牢固心理防线。面对这种情况,运用传统的“由供到证”的办案模式往往难以突破案件,只有转换思路,通过查获赃款赃物等手段获取犯罪证据,才能“由证到供”,最终突破案件。  相似文献   

9.
检察机关在查办贪污、挪用案件过程中,查账往往既是办案工作的一部分,又是突破案件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所以,检察机关办案人员必须要掌握基本的财务会计专业知识,掌握经济往来业务的程序和账务处理的一般规则,了解各种财务账簿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才能从财务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的衔接、平衡中发现问题,突破案件线索。在此,本人结合初查实践,就如何运用财务会计规则突破案件线索谈一点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赵鹏飞 《法制与社会》2013,(22):134-135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受到利益的驱使,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贪污贿赂案件。近些年来,贪污贿赂案件在侦查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案件的翻供翻证问题,这一现象随着案件的发展而不断地出现,对于侦查人员来说,他们在侦查案件时,也必须要提高防范意识,翻证翻供也是查办职务犯罪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贪污贿赂案件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随时会出现翻供翻案的问题,侦查人员为了能够有效地防止贪污贿赂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证人翻供翻证,就要采取对策做好案件的细节工作,避免其有翻供翻证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怎样防止受贿犯罪嫌疑人翻证、翻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运用强大的心理功势,摧毁犯罪嫌疑人翻供、翻证的心理基础。贿赂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出现翻供、翻证的情况和其主观上所具有的侥幸、畏罪、抗拒等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办案人员在讯问活动中,如果能够明察秋毫,认真分析和把握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变化,对于犯罪嫌疑人刚刚产生的畏罪、侥幸、抗拒等翻供心理,在其形成过程中就及时予以矫正和瓦解的话,那么,对于防止犯罪嫌疑人翻供、翻证行为的发生,保  相似文献   

12.
我们河北省藁城市纪委监察局把严肃查处群体案件作为案件检查工作的一个着力点,周密部署,精心安排,大打群体案件“歼灭战”。近两年来,共立案查处各类重大群体案件12起,处分党员干部22人,其中乡科级干部6人。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130余万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选准缺口,重点突破从违纪主体中找易攻对象。在群体案件中,由于违纪主体各方面的情况不尽相同,对案件调查的心态反应也不一样。我们在办案中,抓住那些资历浅、职位低,得利少,责任小,且胆小怕事的人为主攻目标。如某乡乱设“小金库”,私分公款一案,涉及乡党委…  相似文献   

13.
贪污贿赂案件翻供翻证的侦查对策张建辉贪污贿赂案件翻供翻证的现象日趋严重,直接影响了打击的力度,为了巩固反贪肃贿的侦查成果,我们应当重视翻供翻证的对策研究。一、翻供翻证的主要表现形式和特点翻供翻证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围绕犯罪构成要件进行翻供...  相似文献   

14.
核心提示:当前职务犯罪的手段越来越隐蔽,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能力越来越增强,往往在实施犯罪后转移赃款赃物,订立攻守同盟,构筑牢固心理防线。面对这种情况,运用传统的"由供到证"的办案模式往往难以突破案件,只有转换思路,通过查获赃款赃物等手段获取犯罪证据,才能"由证到供",最终突破案件。  相似文献   

15.
近六年来,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办46000多起违纪违法案件。其中7000多起大案要案,绝大部分是通过协调办案取得突破的。一、协调办案是突破大案要案的重要组织形式协调办案是指在查办重大腐败案件的调查取证阶段,各级纪委在党委统一领导下,通过组织协调,把直接承担查办腐败案件任务的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经济监督等部门的人力、信息、职能、手段、财力等资源组织起来,综合运用,优化组合,形成整体合力,以期达到最佳效能的突破重大腐败案件的一种办案组织形式。它有利于形成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  相似文献   

16.
贪污贿赂案件侦查中,“找人”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所谓“找人”,就是查找案件知情人,包括举报人、同案人、行贿人、关系人等。实践中,“找人”未果的情况时有发生,其后果有目共睹:或是案件不能成立;或者贻误战机,增加办案难度;或是不能有效控制犯罪嫌疑人,导...  相似文献   

17.
骆敏 《中国公证》2010,(6):18-19
一、公证在预防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纠纷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一些公证员对公证在矛盾预防化解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自我认同度不高。现实中.不少公证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仍把自身的职能定位在办理案件上,就案办案、机械办案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做法一直没有突破。公证员对公证工作作为法律服务的角色的转换思考不够.对公证参与预防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纠纷.  相似文献   

18.
长期的办案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在与违纪人员谈话时,正确恰当地运用好谈话技巧,对于突破案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就是我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谈话技巧的一些粗浅心得。引而不发,攻其不备有些时候,由于外围调查时间较长或其他原因,违纪人员对组织上掌握事实的程度也比较知情,故事先思想上已有了较充分的准备,这给我们查处案件带来很大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找违纪人员谈话,“引而不发”往往是上策。原因是我们在找违纪人员谈话时,他们往往先大谈特谈预先准备好的一大套言辞来搪塞自己的问题,对付办案人员。这时,如果我们…  相似文献   

19.
所谓证人翻证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在审查起诉或庭审阶段推翻自己以前所做的陈述,作出与以前陈述完全相反的陈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和处理。近几年来,随着农村伤害案件的增多,证人翻证现象在此类案件中表现尤为突出。大量证人证言的反复,形成  相似文献   

20.
人不同于机器,人是有感情的。人的情感因素是复杂的。这些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在具体工作中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表现,因而,办事的效果也不同。  执纪办案工作中的情感因素影响到执纪办案的全过程。在办案中,如果合理调整自己的情感并充分利用对方的情感,就可以带来案件的突破;反之,则不利于查案工作。我们成功地查处了赣榆县教育局原局长、党委书记胡继禄受贿案,就是正确控制和利用情感因素的一次成功实践。  胡继禄是赣榆县的一个“名人”,他善于察言观色、能说会道。当上局长以后,更是耀武扬威,不可一世。我们找他第一次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