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斯科大学学报——政治学分册》杂志编委会在2005年组织了题为“后社会主义空间的社会政治转型经验”的笔谈,邀请约30位学者就中东欧国家的社会政治转型经验、特点,转型对国家政治结构、经济生活和社会心理的影响,加入北约和欧盟在转型现阶段所起的作用,以及波兰入盟后与俄罗斯的关系变化等方面的问题展开研讨。有关材料刊载于该杂志2005年第2期。这里仅将几位学者的观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徐刚 《当代世界》2024,(3):78-79
<正>2024年2月26日,匈牙利国会投票批准关于瑞典加入北约议定书的议案。3月7日,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向北约递交入约文件,瑞典正式成为北约第32个成员国。瑞典加入北约,不仅标志着其200余年中立国地位的终结,还表明除俄罗斯以外的波罗的海国家都已被纳入北约版图。与此同时,俄罗斯“见招拆招”“果断亮剑”,  相似文献   

3.
美国需要修复其对北约的错误政策 陈旧的北约办公楼群位于布鲁塞尔的郊区,它们是在35年前被匆匆建成的。在北约未来得及建造更坚固、更体面的办公大楼之时,苏联土崩瓦解,原来受其控制的国家开始向北约提出加入该组织的申请。捷克共和国、匈牙利和波兰在3年前加入了北约,使北约的成员国由16个增加到19个。北约在2002年11月召开的布拉  相似文献   

4.
杨艳 《当代世界》2008,(9):36-38
2004年5月1日,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五国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随后,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两国被确定为2007年第二批入盟候选国;西巴尔干五国也在加快入盟达标的步伐。欧洲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整合,通过北约和欧盟几乎同时进行的东扩得以实现。这次整合,以具有“回归欧洲”情结的东欧国家为主角,以和平的方式在两个属性不同的联盟机构中进行,  相似文献   

5.
自去春以来,北约欧盟先后实施大范围东扩.北约二轮东扩增添7个中东欧新成员,另有3国首轮东扩先行入约,数量达到10个.欧盟东扩有8个中东欧国家加盟,算上2007年将要加入的2国,同样是10个国家.除阿尔巴尼亚及前南4国外,由前社会主义国家演变或分化而来的中东欧国家均开始融入欧洲-大西洋体系.回顾一年来的形势发展,双东扩正使这些国家及相关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6.
扩大与深化是衡量欧洲一体化发展的两个重要维度。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欧共体和欧盟完成7轮扩员,成员国从6国增至28国。2013年以来10年间,欧盟的扩大进程停滞不前,特别是西巴尔干国家的入盟进展明显滞后,英国“脱欧”对欧盟扩大产生逆向冲击。2022年以来,在乌克兰危机升级的背景下,欧盟采取吸纳乌克兰入盟、重启西巴尔干国家入盟等举措。欧盟扩大进程的重启是外部危机推动的产物,难以解决欧洲一体化原有的问题,可能使欧洲一体化进一步陷入能力有限与扩盟复杂性的矛盾之中,无助于欧盟解决安全焦虑与战略自主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国家安全战略的转变1999年3月,波兰、捷克和匈牙利加人北约,完成了北约在冷战结束后的第一次扩大。加入北约后,波兰在政治、经济、国防等方面都相应地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波兰在加入北约后对国防政策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现在的波兰正专注于国际安全,并渴望成为欧洲举足轻重的大国。  相似文献   

8.
欧洲一体化对中东欧国家政党制度转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20年来,中东欧国家的政党制度经历了从一党制到多党制的转型进程,在此变迁过程中,以欧盟接纳中东欧国家入盟为主线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欧洲一体化影响中东欧国家政党制度变迁的历史演进轨迹是曲折的,从中东欧国家多党制初现时欧共体谨慎观望,到欧盟开始在幕后对中东欧国家政党制度进行合法化整合,再到欧盟通过入盟谈判主动型塑中东欧国家的政党制度,直至目前欧盟对已入盟和未入盟的中东欧国家政党制度的影响出现两种不同向度。欧洲一体化对中东欧国家政党制度转型的影响是依靠欧盟接纳中东欧国家入盟为杠杆实现的,其在各国的实现路径具有极强的相似性。欧盟在接纳中东欧国家入盟过程中主动提出的诸多制度性要求和安排是对这种影响的产生起到核心作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在中东欧国家由苏联"卫星国"向北约和欧盟成员的转变中,苏联、美国、北约、欧盟及俄罗斯对中东欧国家的政策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起到了至关重要、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正是在美苏对峙格局崩溃,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欧、俄的博弈渐次展开但远未构成三足鼎立的情况下,中东欧国家以加入北约与欧盟为主要内容的"回归欧洲"战略得以确立和实施。中东欧国家加入北约和欧盟对美、欧、俄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与美、欧、俄之间现有的关系格局。  相似文献   

10.
许多事情都是物极必反,在当年被苏联无情地桎梏在“铁幕”后将近半个世纪后,一个更加亲西方(准确的说更加亲美)的波兰让世界感到震惊。自从1998年波兰与匈牙利、捷克一同加入北约后,2003年9月3日,由波兰少将蒂什凯维奇指挥的多国部队从美军手中接管伊拉克中南部地区的防务,这支大约9200人的驻伊拉克多国部队中有2300名波兰军人,与强烈反对向伊拉克派兵的法德等欧洲传统大国拉开明显的距离.俨然是美国在欧洲坚定不移的新盟友。新一代的波兰国防军能否跟上国家急速“回归欧洲”的步伐,完成北约所要求的现代化改造,参与北约范围外的军事行动,便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军事问题.而成为一个国家意志的重要反应。  相似文献   

11.
格鲁吉亚自2003年12月爆发“玫瑰革命”以来,一直在为加入北约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努力。2006年,格鲁吉亚政府领导人也已为加入北约的“入约行动计划”(Membership Action Plan,MAC)设定了目标。格鲁吉亚希望这将为2008年  相似文献   

12.
今年6月20日,北约在南联盟军队全部撤出科索沃之后,宣布正式停止对南联盟的轰炸。这场历时78天、造成6000平民伤亡、近百万人颠沛流离、受害国财产损失高达300亿美元的战争终于划上了句号。停战后,双方都宣布自己“取得了胜利”,特别是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更是趾高气扬。如何看待科索沃战争及其与中国外交战略的关系,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1989年东欧剧变后,中东欧国家的社会发展深深打上了欧盟的烙印,政党政治领域亦是如此。在入盟过程中以及入盟之后,欧盟试图通过一系列硬指标来塑造中东欧国家的政党政治格局,以期望其向着欧盟所设计的轨道行进,最终达到在政治体制上中东欧国家与欧盟老成员国趋同和融合的目的。总体上看,欧盟对中东欧国家政党政治的塑造是非常成功的。然而,由于各国在入盟后更加强调本国经济、政治、文化的特性,欧盟的塑造作用在不断弱化,中东欧国家与西欧国家政党政治的差异性逐渐显露,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叛逆性"。  相似文献   

14.
图片报道     
《当代世界》2023,(9):2+81-82
<正>2023年8月2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约翰内斯堡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特别记者会。会议宣布,邀请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成为金砖大家庭成员。这是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5.
刘丹 《当代世界》2018,(9):65-68
2018年4月12日,乌克兰宣布退出独立国家联合体(以下简称"独联体"),这是其继2014年宣布退出后的又一次表态。这与乌克兰意在得到美西方认可,快速加入欧盟和北约有关。由于乌克兰和独联体对俄罗斯举足轻重,俄方态度明确:希望并尽力使乌留在独联体内。在美西方对独联体事务深度介入、乌克兰离心、独联体一体化受挫的情况下,独联体仍有存在的意义。它使后苏联空间保持了经贸、人文以及文化方面的联系,并为该地区的安全做出了贡献。乌克兰宣布退出不会实质性影响独联体的运行,虽然出现了新的一体化形式欧亚经济联盟,但独联体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将存续下去。  相似文献   

16.
2018年4月12日,乌克兰宣布退出独立国家联合体(以下简称"独联体"),这是其继2014年宣布退出后的又一次表态。这与乌克兰意在得到美西方认可,快速加入欧盟和北约有关。由于乌克兰和独联体对俄罗斯举足轻重,俄方态度明确:希望并尽力使乌留在独联体内。在美西方对独联体事务深度介入、乌克兰离心、独联体一体化受挫的情况下,独联体仍有存在的意义。它使后苏联空间保持了经贸、人文以及文化方面的联系,并为该地区的安全做出了贡献。乌克兰宣布退出不会实质性影响独联体的运行,虽然出现了新的一体化形式欧亚经济联盟,但独联体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将存续下去。  相似文献   

17.
2006年ll月28-29日,北约成员国首脑峰会在里加召开。峰会期间,北约宣布,它的新型快速反应部队(NRF)已具备全面行动能力。然而,北约快反部队在未来的用途、资金及成员国的参与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东盟成立于1967年,经四次扩盟,于1999年实现东南亚十国全体入盟,成为重要区域合作组织。2003年第九届东盟峰会发表《东盟协调一致第二宣言》,宣布将于2020年建成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三大共同体的目标,这标志着一体化进程正式启动。2007年第12届东盟峰会决定将共同体建设提前到2015年。此后,共同体建设始终是历次东盟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1月28-29日,北约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召开了两年一次的首脑会议,北约26个成员国的11位总统、15位总理及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与会.这是北约自2004年实现最大规模东扩以来在新成员国举行的首次峰会.会上讨论了阿富汗问题、北约能力建设、能源安全以及与非北约成员国合作关系等问题.此次会议后,北约未来的发展方向,北约与欧盟、与美国的关系等重大问题,北约未来新走向势必对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北约:全称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缩写NATO),由西方主要国家组成的军事集团,1949年4月4曰在美国华盛顿签约成立。由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组成。希腊和土耳其于1952年,德国(原西德)于1955年,西班牙于1982年先后加入。内部机构有部长理事会、防务计划委员会、国务秘书处、军事委员会等,另有4 个战区司令部。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赛尔。在与苏联领导的“华沙条约组织”几十年的对抗中,它赢了,但它没有打一枪。而在它最强大的对手消亡后,它打起了自己的第一场战争——科索沃战争。没有比这更糟糕的“亮相”了:动武的权力、战争目标和作战能力都受到广泛的质疑,内部运作混乱而笨拙——它采取行动需要19个成员国达成一致。 北约最初的作用,用第一任秘书长伊斯梅的话来说,是:赶走俄国人,请来美国人,压制德国人。它一直自认是一个保护西欧不受苏联入侵的防御性组织。而现在,克林顿等一帮新人认为老北约已经过时,他们要建立一个新北约,一个积极进取,准备对武装入侵以外的形形色色的“威胁”——比如说“种族压迫和地区冲突”等——进行斗争的“新时代的新北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