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按期发行的报纸的国家,早在公元八世纪的时候,印刷品就被视为强化统治阶级权利合法性的独一无二的工具,这也是最早的一种媒介形式。经过十三个世纪的发展,媒介的形式已越来越多元化。除了报刊、杂志、无线电广播和电视,还出现了电子网络。政府在媒体的这种发展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媒体也慢慢变成了政府的喉舌。  相似文献   

2.
某些西方媒体是善于误导舆论的喉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是否承认媒体的"喉舌"性质,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西方新闻理论的一个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旗帜鲜明地坚持"喉舌论",认为我们的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而西方新闻理论则拒不承认媒体的喉舌性质,宣扬其媒体是所谓的社会"公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1989年间月在新闻工作研讨班上指出:“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这既说明了新闻工作的性质,又说明了它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这段讲话,明确提出我国新闻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坚持新闻工作的喉舌性,就是我们的新闻媒介必须成为我们党的喉舌,成为党和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言人。我认为新闻工作的喉舌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会:一、新闻的党性新闻的党性就是新闻的阶级性,就是新闻为哪个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的性质,也是新闻的政治倾向性。共产党领导下…  相似文献   

4.
我们党的报刊理论中常用“喉舌”一词来比喻说明大众媒体的性质和作用。新闻媒体的喉舌功能一直为我党的三代领导人所强调。毛泽东明确提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邓小平要求宣传思想战线的战士“作为灵魂工程师”,“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江泽民也指出:“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这既说明了新闻工作的性质,又说明了它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党取…  相似文献   

5.
刘建文 《学习月刊》2013,(22):77-77
提到记者、媒体,人们习惯与宣传、“喉舌”划等号,实际上,记者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喉舌也仅是一个发声部位,只是“大脑思维的表达和延伸”。如果新闻工作仅仅只停留在宣传和“喉舌”作用上应该说不是太难。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告诉我们,军队是一定阶级及其政党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它从属于一定阶级及其政党,并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无产阶级的军队必须接受无产  相似文献   

7.
宪法小资料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国家机构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它是一国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类型的国家里,它的内容和形式也有所不同。但它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是实现其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它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  相似文献   

8.
三权分立是现代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结构的基本原则。尽管各个资产阶级国家由于历史条件、传统习惯和阶级力量对比的差异,形成了在具体的政体形式和政权结构上各不相同,但不论是君主立宪制,还是民主共和制;不论是采用内阁制,还是采用总统制,资产阶级总是标榜着三权分立的原则。按照这个原则,资产阶级把国家  相似文献   

9.
徐莹 《学习月刊》2013,(12):66-66
在新华社建社8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中央领导要求新闻媒体成为正能量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于是我觉得,一个好的传播平台不仅体现在能成为党和政府喉舌的基础上,还表现在它的公信力和传播精神上。就此,我想以播音主持专业一名学子的身份,谈谈我对"争做主流媒体,用事实为国家说话"的思考。一、为什么要争做主流媒体谈到媒体传播,我想在传播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两种声音:主流、非主流。  相似文献   

10.
试析“国家的相对自主性”陈炳辉“国家的相对自主性”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明确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在现代西方的国家学说中具有广泛的影响。这种观点认为,国家具有阶级统治的性质,并非是阶级统治的简单工具,而是具有相对的自主性。本文力图对这种颇有影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告诉我们,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在阶级社会里,民主始终是统治阶级的民主,对被统治阶级则实行专政。作为国家制度、国家形式,民主总是同阶级、国家联系在一起,由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毫无疑问,同封建专制制度相比,资本主义是在“自由”“民主”“平等”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但同样毫无疑问的是,资产阶级民主就是资产阶级专政。被标榜为资本主义民主制核心的议会制,就是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12.
政权,亦称国家政权,即统治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权力,由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强力保证其实现。有时也指体现这种权力的上述机关。政权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和工具,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它是存在阶级或阶级斗争社会的上层建筑的主体。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坚不可摧,无疑应该加强其政权建设。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使人类社会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尽管各国社会主义在发展道路上遇到了许多坎坷,但它毕竟标明人类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意识形态产生、发展和发挥功能的客观规律。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作为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对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能够起到独特的作用。因此,统治阶级总是通过构建自己的一套意识形态体系,维护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在还没有消灭阶级和阶级统治之前,这些规律必然发生作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也需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那么这些意识形态的规律,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也必须自觉加以运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只有顺应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运用意识形态生成、发展和发挥功能的原理,通过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维护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才能为实现共产主义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一、阶级性是法的本质属性所谓法的阶级性,就是指法这种特殊的社会规范是由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决定的,是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是统治阶级通过其所掌握的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国家意志,是调整、维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实现统治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的属性。法有强烈的阶级性。这是因为:法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在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情况下由社会上居统治地位、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通过所建立起来的机关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  相似文献   

15.
专题讨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党报是党的喉舌和工具,是新闻舆论的排头兵、社会舆论的主导者,其特殊地位、特殊优势、特殊功能,决定党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党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呢?一、发挥党报的权威性,使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起到舆论导向的主渠道作用党报的阶级属性和其地位决定了党报是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第一传播者和最权威的…  相似文献   

16.
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一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或者说,这个政权的领导权完全掌握在无产阶级一个阶级手中,它绝不与其他任何阶级分享国家领导权。(有的同志说,无产阶级专政就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消灭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为使命的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的同志说,无  相似文献   

17.
舆论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在现代西方国家,舆论的重要特征就是多元化、多层次,也即是说,西方国家的新闻媒介既有垄断资本的喉舌,官方的舆论工具,又有社会的舆论机构和传播媒介,作为社会喉舌,发挥监督政府和政府官员的作用。 多元化的舆论格局是资本主义长期发展的结果,也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第一、政治多元化要求舆论多元化。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国家理论研究在马克思逝世后的一段时期内没有得到长足的进步。关注当代马克思国家理论的国际语境,战后西方学术界的马克思国家理论研究普遍抗拒阶级主义的国家工具论,转而接受一种多向度的而非单一的阶级统治性质的国家理论。批判国家阶级性、指向国家社会性,构成了当代马克思国家理论研究的共同话语。马克思国家理论话语权的崛起正是基于对马克思国家社会性问题的追问。在当代国际化的理论场域中,努力提升马克思国家理论的话语权,需将马克思的国家理论研究放于开放性的全球化的历史语境之中,并合理归置文本与现实的关系,竭力拓展研究视野、借鉴学术资源,乃至转变话语风格和创新话语内容。  相似文献   

19.
无产阶级政党的作用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在阶级社会里,各阶级由于经济地位不同,利益和要求不同,存在着阶级斗争。随着阶级斗争的发展,走上政治舞台的各阶级,在进行阶级斗争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组织自己的阶级队伍,领导本阶级进行斗争,以便在斗争中取得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它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一探讨,敬请学界朋友指正。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通过探索国家的起源,揭示了国家的本质,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邓小平在"一国两制"构想中,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本质的理论观点,而且有所突破。一方面,坚持了国家本质的阶级性,强调为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坚持中国主体地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不变;另一方面,指出国家本质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