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传统安全威胁是威胁主体运用暴力手段主要危害主权国家的军事安全,进而危害其政权、制度、国土安全的一种威胁形式;非传统安全威胁是来自军事战争领域之外的各种威胁。我国政治安全中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主要是“台独势力”、意识形态渗透、境外非政府组织的非法活动、“三股势力”和群体性事件。对此,文章提出了应对我国政治安全中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战略及构建的新体制。  相似文献   

2.
冷战后,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是复杂、多元的。形成威胁多元化的主观因素是国家安全观的性质不同导致对威胁的不同理解,客观因素则是国际安全环境变化造成的威胁复杂化。  相似文献   

3.
反恐预警情报分析本质上是一个威胁评估问题,即对恐怖主义威胁的潜在可能性与威胁程度,恐怖主义威胁行动(恐怖袭击)的可能性作出估计预测。对与恐怖主义威胁有关的"信号"与"噪音"进行识别、过滤、选择、综合研析,是达成威胁评估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爆炸威胁是目前犯罪分子进行恐怖活动的一种主要手段。研究爆炸威胁及安全处置对反恐怖活动 ,维护社会稳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爆炸威胁案件要迅速制定详细的应急方案 ,接到爆炸威胁时快速反应。处置爆炸威胁案件要严密、迅速组织人员疏散 ,由精干的专业人员对爆炸装置进行搜查 ,妥善处理可疑物品。平时要加强防爆检查 ,完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心理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变化,青少年受威胁的因素也发生了变化,并且越来越有可能陷入非传统安全的威胁之中.本文针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对象的个体化倾向所导致的青少年成为主要受害群体这一突出问题,提出应依据青少年自身特点,挖掘应对威胁的心理弹性,以期消除对非传统安全的恐惧,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强迫交易罪的暴力、威胁的认定应以刑法解释的基本原则为指导,以平衡刑法社会保护机能和人权保障机能为标准,对暴力程度、威胁程度、暴力对象和威胁对象进行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美国不断提高网络安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美国情报界公布的2013年度《安全威胁评估报告》显示,网络威胁已超过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位列美国面临的各类安全威胁之首。与此同时,美国认为中国是其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来源,公开指称中国政府支持和参与针对美国政府机构、军事部门和私营企业的网络窃密和攻击活  相似文献   

8.
信息点击     
《今日民族》2003,(7):65-66
国际 阿拉伯议会联盟会议谴责占领伊拉克 6月3日至4日,第43次阿拉伯议会联盟会议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举行。会议发表的公报指出,阿拉伯民族一个时期以来面临着侵略的威胁,这不仅威胁着阿拉伯国家的安全和主权,而且威胁  相似文献   

9.
环境恶化,直接的后果,威胁着所有的人,尤其首先威胁的是当地人。中国环境恶化首先威胁的是中国人自己。看一看吧,无锡水污染之后,无论是有  相似文献   

10.
一个时期以来,“中国威胁论”的邪风在美国又卷土重来。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声称“中国军费仅次于美国”,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不仅“威胁”到台海局势,而且还“威胁”到亚太国家,“威胁”到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等等。究竟谁在威胁世界安全?透过种种迹象,人们不难看出,这股邪风背后掩盖的是美国军费无限膨胀、单边主义盛行的事实。  相似文献   

11.
《新东方》2016,(3)
自2014年末、2015年初以来,美国战略界大体形成了特定国家行为体威胁的认知,其中大国威胁意象大为增强并且愈益加剧。这大国威胁意象同2017财年美国国防预算申请有着较为紧密的逻辑关联,对于预算分配结构有着较强的导向性作用。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出于对大国威胁的安全忧惧而展开权势竞争——除了应急式军费投入以外,主要在三个重要方向投入:军事实力扩充、军事能力发展和战备水平保持。  相似文献   

12.
析"中国威胁"论朱必任,曾伯林1992年以来,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制裁"政策被打破以后,继续和中国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同时又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所谓"中国威胁"的风潮,所谓"中国威胁"论的主要观点有三:一是中国"经济威胁"论。这种观点认为中国目前的经...  相似文献   

13.
张翙 《公安研究》2009,(7):25-29
社会认同威胁解释了群体间的偏见、冲突等行为,为调查群体现象发生的条件、理解群体现象的心理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社会认同威胁的视角研究如何使警务工作更好地消减群体间的偏见和冲突,应做到:当好"引导员",在各群体中正确导入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认同;当好"信息员",为党和政府正确决策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当好"服务员",有效化解群体间社会认同威胁的不良影响;当好"消防员",妥善处置群体间因社会认同威胁产生的各种矛盾。  相似文献   

14.
反恐政策的制订涉及一国对恐怖主义威胁程度和恐怖主义威胁来源的判断,以及一国可以或愿意使用的反恐资源。由于恐怖组织没有固定的领土和人口,也没有确定的组织形态和活动形态,具有隐蔽性和不可预见性等特征,因此,国家对恐怖主义威胁程度和来源的判断,并非仅仅建立在客观事实之上,而往往具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相似文献   

15.
《公安研究》2012,(12):89-89
王媛、胡惠林在《东岳论丛》2012年第3期撰文认为,在全球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背景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问题突出。基于对安全形态划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遇到不断消失、消亡的威胁,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及无形资源境外流失的威胁,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文化空间在内不断变异的威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6.
徐娜 《中国减灾》2011,(6):30-31
自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灾难便如影相随。灾难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多方面的威胁。时代越发展,科技越进步,社会越繁荣,其威胁就越不可低估。树立正确的灾难观,增强灾难意识,提升应对灾难威胁的国家战略能力,这是一次次的灾难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过程中,沿线区域的恐怖主义、跨国犯罪、走私贩毒、非法移民、海盗抢劫等非传统安全威胁问题日益凸显,呈现出威胁形式的多样性交织性、威胁范围的多域性跨国性、威胁影响的关联性转化性、威胁防范的复杂性艰巨性等特征。非传统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阻碍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现的重大挑战。为此,可以通过构建国际区域警务合作机制、加强联合情报信息预警共享、推进跨域联合警力建设、开展联合演练和处突训练、组织联合警勤支援保障等举措来实现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18.
邓治文  吴成胜 《求索》2010,(1):104-106
组织认同即成员对所在组织的主要的、特有的和持久的特征的认知,它由成员持有的主观认同和外部认同所构成。组织认同威胁主要来源于核心价值认同的威胁和组织地位认知的威胁,个体通常采用强调被忽略的有利认同和强调被忽略的有利社会比较两大策略来应对面临的组织认同威胁。此两大策略的价值十分重大:不但对组织认同、社会认同与自我肯定、印象管理、组织认同管理等理论产生重要影响,而且有利于提高组织凝聚力、组织绩效和组织形象。  相似文献   

19.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恐怖主义渐露头角,并对人类社会构成了新的现实威胁和潜在威胁。充分认识并应对这种新型恐怖主义的挑战,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战略安全关涉到国家的生存、发展、兴衰等重大国家安全问题。战略安全威胁评估是美国战略安全威胁预警预防机制的关键环节,取决于客观战略环境和主观威胁判断间的互动。冷战结束以后,美国评估的战略安全威胁趋向多元。特朗普政府以"美国优先"设定战略安全目标,将其战略安全威胁划分为中国和俄罗斯、朝鲜和伊朗,以及恐怖主义三个层次,并据此确定了战略优先行动部署和具体预警预防措施。然而,美国战略安全威胁预警预防机制面临着战略安全思维僵化、战略情报体制职责不明和传递不畅、战略情报体制与执行体制脱节等问题。为解决这些弊端,特朗普政府着力改革情报体制,注重提升战略安全情报侦测能力,改善陆海空、太空和网络空间系统,并通过重视亲信决策圈来加强总统预警权力,提升预警效力,从而实现其战略安全目标。美国战略安全威胁预警预防机制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对特朗普政府的战略安全预警预防实践构成了牵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