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泸沽湖摩梭旅游经济发展与婚姻家庭的承继与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利 《贵州民族研究》2008,28(2):148-155
现代旅游经济是促使旅游地民族文化变迁的重要途径.泸沽湖摩梭人由于旅游经济发展带来了传统婚姻家庭继承和变迁的双重效应.一方面,巩固了传统婚姻家庭特质的承继;另一方面异文化的介入促使了摩梭人传统观念变 化,从而引起传统婚姻家庭的变迁.摩梭婚姻家庭的承继与变迁正走着一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存、二元结合的路子,它是摩梭人在现代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一种自我选取.这种种选取是摩梭人内源性发展的表现,而非外力强迫所致.  相似文献   

2.
今年春节期间 ,我省著名民俗文化风景旅游区泸沽湖传来令人不安的消息 :泸沽湖云南方每天游客达1000人次以上 ,而泸沽湖四川方面仅接待三批10人以上的游团及一些零星散客。整个2月份的游客人数不及云南方每天游客数的一半 !据了解 ,由母系氏族家庭和走婚制形成摩梭人原始婚姻家庭的奇妙景观 ,令泸沽湖地区成为“母系氏族的活化石”而名扬天下。而在风光瑰丽的泸沽湖畔 ,四川方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远胜于云南方 :阡陌纵横的走婚小道和一座座古老原始的母系氏族村落 ,众多别具风格的摩梭庭院 ,素有“高原野生动植物宝库”之称的万亩草海…  相似文献   

3.
泸沽湖特写     
关于美丽的泸沽湖传说,人们已听得太多,其实有许多游客完全是为一睹那里母系社会的“走婚制”,而去的。然而,何许多游客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还有的是以讹传讹,随意夸大摩梭人“走婚”的形态。如果你不是一个执意要在尘世寻找天堂的人,你就会在广沽湖细细品味,我们的祖先怎村出生、成长、相爱和劳动,怎样度过一生然后告别这个世界的。摩梭女儿的人性魁力使我这个都市人倍感生命的宝贵栩短暂。泸沽湖,这颗群山烘托中的明珠,镶嵌在四川盐源县与云南宁落县交界的地方。当我乘坐着现代化交通越野车穿行在崇山峻岭中时,我好象听到远…  相似文献   

4.
唐颖 《今日民族》2004,(6):51-52
三年前的春节,我们来到云南省西北部宁蒗彝族自治县境内的泸沽湖度假,那里的摩梭人至今保留着的母系制社会形态令我深深着迷,从此,那里成了我魂牵梦系的地方。封建领主制度下的母系社会母系制,产生于早期氏族时期,其核心是从母亲方面确认继承世系,实行氏族外婚。永宁摩梭人的母系制是独特的,有着这一地区独特的环境、时代特点。据传,摩梭人的祖先迁到永宁时分属6个“尔”,后来有两个“尔”渐渐消失,其余四个定居下来,同“尔”的人居住在一起,形成了血缘村落,其中一个叫“峨”的势力最大。由于通婚和一些人民起义的冲击,血缘村落渐渐被以“峨…  相似文献   

5.
泸沽湖游记     
丽江的宁蒗彝族自治县,地处海拔1800米的高原。那里有一片神秘仙境,叫泸沽湖。在泸沽湖的周围,生活着一群保留较多传统民俗的摩梭人。摩梭人至今仍然实行着原始的走婚习俗。因此,人们称其为当今世界唯一存留的"母系王国",堪称"人类母系社会文化"标本。  相似文献   

6.
泸沽湖边“君子国”陈新欣中国有个世界级母系制“活化石”——摩梭人社区,他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云南和四川交界的一片山美水美的地方,至今仍然大都过着女不嫁、男不娶的走婚生活。这个神奇的地方吸引着学者、游客、记者和艺术家。最近,我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  相似文献   

7.
高圆嫒 《人民论坛》2013,(7):162-163
随着泸沽湖旅游资源的持续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对摩梭人的语言、服饰等产生巨大影响,极具特色的摩梭文化正悄然褪色,文化保护缺少等问题凸显。因此,在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的同时,要加强相关政策的建设和落实,处理好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的关系,真正让摩梭文化在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中得到传承。  相似文献   

8.
摩梭人与火     
我国西南川滇交界处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因其古朴而悠久的母系文化而被誉为“东方女儿国”,又因其存活至今的母系社会形态而被称为“人类活化石”。“火”在摩梭人的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日常的生活、生产活动与“火”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他们的许多文化活动和文化观念都与火有密切的关系。透过火这一普通的事物,我们可以看到摩梭人文化中一些深层次文化内涵。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随处可见“火”对摩梭人生活的影响。摩梭人有在外野炊的习惯,一般在进行农耕或收获季节,由于田地距离自家的住地较远,通常是民俗活动中的火文化几家人合…  相似文献   

9.
走近泸沽湖     
宋红波 《楚天主人》2012,(11):51-52
晚秋时节的一次云南之行,让我真切地感受了春城魅力,也体验了一些少数民族风情。其中对我最具吸引力的,莫过于泸沽湖畔的摩梭人了。对这个几近神秘的"女儿国",我有着太多的期盼,如今真的要走近她时,不禁有些兴奋。最早让我知晓泸沽湖及摩梭人的,是前几年曾被媒体热炒的那个"戴花的女人"——杨二车娜姆。在她的著作中我知晓了泸沽湖,知晓  相似文献   

10.
泸沽湖畔的母系家族村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泸沽湖畔的母系家族村落彭建群被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组织提名为世界50个模范社区之一的泸沽湖地区,是摩梭人的故乡。这里山青水秀,是一块原始母系社会婚俗制的"活化石"。泸沽湖位于云南省北部的宁蒗彝族自治县境内,聚居在这里的摩梭人属纳西族的支系,总共约1.5万...  相似文献   

11.
从"习性"与"实践"间动态辩证关系的角度,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指出婚配与亲属关系均可作为生存策略而被行动者调整或重新诠释。在川滇交界的泸沽湖景区,自从20世纪80年代逐步形成旅游产业后,当地的摩梭人从传统的农渔生计模式快速向旅游产业生计模式过渡。在旅游市场与政府法规的引导下,摩梭人传统集体生活亲属组织"衣杜"(血亲大家庭)面临崩解,"家屋社会"文化保存受到极大的冲击。为了避免传统亲属组织与社会崩解,当地摩梭人通过操作传统"衣杜"与现代"家户"两种亲属组织,在经济利益最大化同时,保护和传承摩梭传统文化,展现了摩梭人操作亲属与争取经济资本的行动者智慧。  相似文献   

12.
汽车从丽江出发,一路颠簸,6个小时后终于抵达位于云南省宁蒗县永宁乡万山丛中的泸沽湖。一路上,导游李小姐不停地推销泸沽湖,尤其突出地把摩梭人的民族风情向我们娓娓道来。也难怪,她是摩梭人,所以说起摩梭男女青年的纯真爱情时,话语多,不时透出一种自豪感。  相似文献   

13.
滇西北高原的万山丛中,泸沽湖像一颗晶莹的宝石,镶嵌在美妙绝伦的湖光山色之间,这里生活着世上罕见的延续着母系氏族特点的摩梭人,那独特的“阿夏”婚姻,自然而原始的民俗风情,为这古老的土地涂上了一层神秘而美丽的色彩。然而,在这里,也有罪恶存在。美丽的泸沽湖畔,发生了一起  相似文献   

14.
聆听泸沽湖     
1坐落在云南昆明宁蒗的"天籁之音"——泸沽湖,是纳西族摩梭人的家乡,被世人称为"女儿国"。我一直认为泸沽湖是一首歌,是天籁之音,泸沽湖不是用眼去看,得用心去听。"泸沽湖是最后的母系王国"一说,给泸沽  相似文献   

15.
泸沽湖,窈然深藏于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乡和四川盐源县左所乡交界的万山丛中,湖内有6岛,岛上树木葳蕤,黛青碧秀。湖内景观随天光云影而变幻莫测。湖岛交错,港湾迂回,构成硕大的水石盆景。水鸭白鹭嬉戏湖面,虾子鱼儿浅翔水底,美妙绝伦的湖光山色被誉为“高原明珠”和“东方第一奇景”。令泸沽湖声名远播的还有她所孕育的儿女──那风情万种、独具特色的让世人说不尽道不完的摩梭人。其原始母系制文化,被专家称为人类历史的“活化石”。过去,摩梭人商品意识极其淡薄,羞于买卖,商业活动只是些以物易物的简单交易。由于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16.
一年一度的旅游旺季如期而至。万里河山、风光无限,我们无法抵挡大自然的诱惑。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走出家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全情投入她的怀抱。当我们背起行囊,即将跨出家门准备出游的时候,我们或许认为自己已经万事俱备,因为我们已经为自己准备了足够的衣物、充足的钱包、详细的旅游手册。但我们的旅游目的地情况如何,我们是否了解?比如,那里的天气状况如何,天气趋势将如何变化?那里是否处在地质灾害多发区?那里是否经常遭受暴雨、台风的袭击?2004年末,东南亚和南亚沿海地区遭遇世纪大海啸,数十万生灵涂炭。海啸波及泰国、斯里兰卡等全球闻名的海滨旅游度假胜地,成千上万名不同国籍的游客被海啸引起的滔天巨浪吞噬,昔日的“旅游天堂”顷刻沦为“人间地狱”。如今,中国大部分地区风光旖旎的旅游季节恰恰与中国主要大江大河的汛期同步。所以,为了让我们的出游更有质量、更安全、更快乐,每个游客都应补上防灾避险这一课。  相似文献   

17.
马秀英 《今日民族》2006,(11):40-41
《摩梭达巴文化》一书从启动、搜集录制、翻译整理到出版发行,经历了漫长的7年,至今回想起来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丽江市宁蒗县泸沽湖畔的摩梭人,以其特有的母系家庭和与之相适应的走婚制,引起世人的瞩目,被喻为人类史前文化的“活化石”。由于摩梭人自古以来只有语言,而无文字,汉文献记载又支离破碎,大量的资料及史诗都深藏在该民族原始宗教——达巴经中,这些口诵经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涉及民族渊源、迁徙、风俗礼仪、宗教、哲学、社会、经济、医学、文学、艺术等领域,是一笔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由于是口诵的,没有书面文字记载,被保留下…  相似文献   

18.
杨勇  和平 《创造》2000,(12)
西部大开发,旅游要先行。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一个成功的旅游景区,离不开文化的参与和注入。文化是旅游业持续发展有力保证。一个民族没有文化,就意味着精神的死亡,同样,一个旅游景区没有了文化,就会在短暂的暄嚣和热闹中走进寂灭。  未来旅游业的开发者和经营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旅游文化意识,把旅游产业视为文化性很强的事业,特别是随着旅游业的深度开发,以文化旅游为内涵的旅游将会超越以观光为特点的旅游。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正是以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优势,赢得了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广大游客的青睐。  东巴文化、纳西古乐和摩梭母系文化,是丽江地区民族文化的三大品牌,是丽江地区发展旅游业的特色文化资源,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影响。东巴经书被称为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纳西古乐被称为“中国音乐活化石”,摩梭母系文化被称为“人类母系社会的最后一片净土”。丽江旅游业开发的成功之举在于形成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研古城为载体,以游览古城,欣赏东巴文化、纳西古乐、纳西饮食服饰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以特色资源发展特色经济。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地处泸沽湖景区的永宁,应立足于以声名远播的泸沽湖为载体,形成以游...  相似文献   

19.
<正>进入夏季,瓜果飘香、景色壮美的新疆成为众多游客的首选,而首府乌鲁木齐市更是游客目的地之一。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游客”,跟随记者的脚步一起看一看旅行途中的乌鲁木齐“警”色吧。检查站:“绿色通道”快速又便利距离乌市约50公里的乌鲁木齐市公安局米东区分局甘泉堡公安检查站在站内设置了旅游大巴“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20.
从海南旅游产业链———吃、住、行、游的内部结构分析,“行与住”是制约海南旅游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根据海南旅游资源特点应运而生的一个全新的旅游住宿模式———自助公寓村,已经成为海南休闲度假的切入点。为了向游客提供廉价、简朴、自由、方便、田园风光式的自助公寓,我们应对自助公寓的建设和管理模式进行重大变革,以“公司+农民”的形式,降低土地和劳务成本,以低价格进入旅游住宿市场,最终获得公司与农民双赢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