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年一到了这岁末年首,单位与单位之间的请与被请,家庭与家庭之间的来来往往,朋友之间的相互约会,都是一个主题--请客吃饭。 当年毛泽东同志有句语录叫"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如今这请客吃饭已是工作的一个部分了,特别是那两广一带的商家,若不用请客吃饭的方式好像已找不到一个让双方勾结到一起的手段了。  相似文献   

2.
美国人权外交的特征和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概括了美国人权外交的特征 :理论上花样翻新 ,用道义掩盖真相 ;将人权问题经济化、政治化 ;人权外交与现实武力结合使用 ;“双重标准”界定别国人权。分析指出了美国人权外交的实质 :为美国的全球战略目标服务 ;在全球推行美国价值观念的需要 ;美国文化传统的内在要求。文章认为 ,对于美国的人权外交 ,中国一方面要注意和美国对话 ,同时在事关国家主权问题上要针锋相对 ;另一方面应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 ,建立有利于全球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相似文献   

3.
在特定的社会情景下,人们对某一道德问题的关注愈切,恰恰反证着社会对此一道德价值的需求愈强;而按照通常的市场规律推理,社会对某一道德价值的需求愈强,又恰恰反映出该道德价值的社会匮乏程度愈高.所以,人们时下对诚信问题的关注,也可以看作是我们这个社会和时代缺乏信用伦理资源的道德症候.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情感的媒介",摆宴"这一传统习俗在传统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人们进行情感性表达的重要工具和载体,起着情感维系纽带和群体归属等的作用。在国人的传统意识中,婚丧嫁娶都是人生中的大事,免不了请客吃饭,常常伴随着的就是大操大办。西汉开国功臣周勃早年就"常为人吹箫给丧事",看吧,即使在民不聊生的秦朝末年,遇到白事,百姓都还是要想办法整得隆重点。六朝时,遇到大事,还会请一些名士来席上唱唱  相似文献   

5.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在某些官员看来,请客吃饭则是他们工作生活的一部分。纵横商界、政界的“大佬”刘汉,曾以一顿百万元的“天价饭局”打通与高官结交之路。怎样让官员在“天价饭局”前止步,长期以来都是反腐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庆典之风何时了江苏:陈建新近些年来,国人似乎突然对大肆操办各类名目繁多的庆典来了兴趣。不论是公司开业、地址乔迁、厂庆校庆,还是什么工程奠基或竣工、产品面世或获奖、机构成立或更名……都忘不了要举办个庆贺大典。于是庆典之风愈刮愈盛。请看──挡不住的诱惑A...  相似文献   

7.
外国人请客吃饭三题□司马妍朱友林近些年来,我国公款吃喝盛行,屡禁而未止,在一些人眼里,宴会丰盛与否几乎与重视、好客程度等同。这里,笔者将外国人请客吃饭的做法整理出来,以飨读者。一、外国大老板请客吃什么?新华社一位记者曾对我讲起他到德国一家大啤酒企业的...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0,(11):36-36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请客吃饭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谈生意、交朋友、办庆典,几乎大事小情都可以在宴饮饭桌上敲定。中国人的请客吃饭,可不是简单的饮食烹饪问题,而是非常复杂的文化话题。根据我国考古发现证明,在我国的远古时代,宴饮分为两种,一种是竞争性宴饮,另一种是礼仪性宴饮。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任总统奥巴马的就职,世人又一次将目光投向美国。不可避免地,这又引起了一些国人对西方民主,尤其美国式民主的向往。这种思潮值得国人深思。近代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在政治上,从割地赔款到独立自主;在经济上,从食不果  相似文献   

10.
曾几何时,一本薄薄的户口登记簿在国人生活中扮演着难以替代的重要角色。农业与非农业户口。仿佛一道高高的门槛将无数梦想进城的人挡在了外面。近来,户籍制度改革又成为千千万万人特别是农民兄弟们十分关注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1.
<正>一名高官和部分餐厅老板相熟,勉强安排一些看得上眼的饭宴,但经常要欠他人情成分,高官不想每次都打人情牌,所以不敢再问,有时唯有自己掏腰包补差价。最近,四个饭局成为香港茶余饭后的谈资。饭局的主人是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从1月6日到14日,她连续在自己的官邸宴请了60多名立法会议员,拉开了香港新年"政改饭局"的序幕。"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这句话如今在香港,似乎正在被改写成——"革命需要请客吃饭"。  相似文献   

12.
难治的顽症     
一个民族,特别是一个为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引为自豪的伟大民族,发现和承认自身的毛病,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若要全部治愈,则更为困难,以致有的成为顽症。这是我“联系实际”读《中国人德行》一书后的感叹。《中国人德行》是一百多年前一位叫亚瑟·史密斯的美国人写的。他在中国农村从事布道、医药、慈善、教育等事业长达五十多年,在中国居住二十二年后出版该书,被译成法、德、日等多国文字,引起全世界的注意。注重研究中国国民性的鲁迅先生认为这本书“虽然错误亦多”,但力主推介给国人。他在逝世前十四天发表的文章中还希望国人通过《中国…  相似文献   

13.
访美随感     
也许是不太容易的缘故,访问美国又和刚兴出国那会儿一样重新成为时尚。我便在这时和国家行政学院的老师学友们一道去了美国……  相似文献   

14.
二战后,美国"扶蒋反共"对华政策发生演变,具体表现在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政治活动之中,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人对美国大使的态度。司徒雷登由最初作为"驻华大使的最佳人选",发展到"对华政策的执行者",最后成为"无奈的离别者"。从人们对司徒雷登态度的转变中,可以窥出美国对华政策的微妙演变。  相似文献   

15.
当今的美国不仅是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综合国力雄厚,而且政治制度与社会生活也富有特色。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国人有机会走出国门,到大洋彼岸看看美国的风土人情。笔者也有幸在美国访学一年,在全美的走马观花之中也对其方方面面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所见所闻在此与各位分享。官府与公民的距离华盛顿是美国的政治中心,一般人提到这里往往会  相似文献   

16.
腐败问题层出不穷,原因是复杂的,有“三观”问题,也有体制问题,还有一个长期的社会思想积淀问题。中国的传统文化重亲情、淡法制。请客吃饭、迎来送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形式。这成为吃喝风屡  相似文献   

17.
第一家庭丑闻多文\陈金桂由美国总统夫妇组成的第一家庭,一直是千百万美国人注视的中心,因为这个家庭的男主人是一个超级大国的元首,女主人是白宫的“大管家”,被尊称为第一夫人。在美国人的心目中,第一家庭在政治伦理、家庭生活、品德操行等方面都应成为国人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廉政瞭望》2004,(8):54-56
各大影院热映的美国大片《后天》,那灾难性的场景,让中国观众余悸难消。想起几个月前美国国防部向五角大楼提供的一份研究报告,预测中国在2010年前后将出现连续10年之久的“北涝南旱”,不禁让国人忐忑不安。恰在此时,北京、上海等地暴雨成灾,街道成河,一种不详之感在人们心头蔓延。对自然灾害的敏感程度,国人似乎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  相似文献   

19.
1936年11月24日,上海《申报》刊载了一条“中央社”消息,云:“李公朴、王造时、沙千里等7人,组织非法团体,勾结赤匪,煽动罢工、罢课、罢市,阴谋扰乱治安,企图颠覆政府.经政府当局,依据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会同租界捕房,予以逮捕.”消息传出,舆论大哗,社会各界无不愤慨.王造时与沈钧儒、章乃器、李公朴、邹韬奋、沙千里、史良等,因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挽救民族危亡而获罪,被誉为“七君子”.“荒谬才子”1930年王造时留美回国,接受上海私立光华大学的邀请,出任该校政治系主任、教授、文学院院长.在上海,王造时目睹国民党给国人带来的深重灾难,发表了一系列政论文章,矛头直指国民党蒋介石.1931年,王造时应《新月》杂志社的约稿,撰写了一篇《由“真命天子”到“流氓皇帝”》的文章,对政府的腐败无情地抨击道:“武的流氓,可以做军阀;文的流氓:可以做高官,谁愈流氓,谁愈得势.谁不流氓,谁要饿饭.流氓世界,流氓政治,流氓皇帝.”这篇文章在《新月》月刊第11期刊出后,国民党当局立即兴师问“罪”,该刊社有关人员多次被纠缠,逼得出版该刊的新月书店差点关门.王造时虽然未被追究,可他的文章再要发表却非常困难了,哪家刊社都怕自己的刊物被查封.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人们提出了“文德”问题。想到两点,写在下面。一道德、文章相得益彰文章好,道德也好。这两个方面在一个人身上的统一,可以产生一种特有的效果,即作者(生活在群众中)的品德、人格使他的文章更加为读者所信赖,言谈话语更加有含蕴、有份量,而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