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周勇 《红岩春秋》2024,(3):56-63
<正>重庆城口县是红军之城,也是绿色之城。红色与绿色是城口的底色。从2003年10月我第一次踏上城口的土地算起,迄今已经20年。20年中,我到城口的次数已经多得数不清了,那幅“人民好坐江山”的红军标语是我最重要的发现。每次到城口,我都离不开一个话题——红军历史文化与红军城的建设。为此,我参加过红军挥师城口70周年、80周年、90周年纪念活动。回首过往,探寻“人民好坐江山”红军标语就是我与城口联系的主线。  相似文献   

2.
遵义有座“红军山”,“红军山”上有座“红军坟”,“红军坟”前有一尊“红军菩萨”雕像。就是在这里,我有幸听到遵义人讲述那传奇而又动人的“红军菩萨”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后,国民党蒋介石妄想把红军消灭在长征路上,多次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我中共中央领导人充分利用运动战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1935年11月,红军队伍抵达陕北。红军到了陕北后,党中央召开了会议,分析了当前国际和国内形势:日本已经由东北侵入华北,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为了民族抗日大计,党中央向国民党政府发出了共同抗日的呼声。在红军抵达陕北之  相似文献   

4.
一九三二年五月,红军解放了我的家乡。我那时才十二岁,参加了共产主义少年团.我带着红军打了两家大土豪,开仓济贫,没收浮财。后来红军回师赣南,国民党还乡团回来了,说我带红军打土豪,要把我抓去活埋,我逃了出来。一九三三年二月,我到龙岭找到苏区政府副主席吴庭坚,要求去找当了红军的我的舅父。他说我年纪小,不便去,就把我留在龙岭参加游击队。一九三四年二月十七日,我被正式编入中国工农红军  相似文献   

5.
正问:您何时参加红军?谈谈您了解的红军反"围剿"情况。答:1928年春,红军到了我家乡。我参加了村里组织的儿童团,整天拿着梭枪查岗、放哨,有时跟着大人跑跑腿。后来,家乡成立了地方武装游击队,我和姐姐都参加了。江西南部是中央苏区所在地,红军在苏区扩大队伍,地方武装游击队被编入红军。1931年,我正式参加红军。  相似文献   

6.
这是老红军战士宋国仕讲的他被两次“贬官”的故事。从“马上官”到“马下官” 我第一次“贬官”是在由红军改编成八路军之后不久。 为了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1937年8月1日,在庆祝红军成立1O周年的大会上,中国  相似文献   

7.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之际,遐迩闻名的大连“红军村”老将军们,回顾了长征时自己亲身经历的几个片断和故事,带我们走进七十年前那段震撼人心、感人肺腑的岁月。颜文斌:一碗炒面救我一命1936年初,红军渡过了金沙江,这时我在红六军团十七师五十一团二连担任连长,由于频繁行  相似文献   

8.
祁禄山的红军标语2003年2月17日清晨,我背着沉重的行囊,跨过于都河,沿着中央红军的长征路线,开始了313天重走长征路的艰苦历程。当我踩着沙子与石块铺成的村道拐进深山里的于都祁禄山乡时,天完全黑了。第二天一大早,年轻的乡干部邹厚华就领我去看祁禄山乡的红军标语。他说;"我们乡的红军标语很多,可我搞不清这些标语是红军长征留下的,还是长年驻在这里的苏区红军写的。"祁禄山与国民党统治的白区相连,是中央苏区的前哨,经军和白军经常在这里发生拉锯战。这儿的老百姓称长年驻扎在这里的红军为"小红军",称长征时经过这里的红军为"大红军",这是根据人数的多少来称呼的。祁禄山乡是我在长  相似文献   

9.
正我的家乡在贵州省湄潭县兴隆镇,离家门口不远的县道,是当年红军长征强渡乌江、保卫遵义会议召开时走过的路,也是我从蹒跚学步到投身军旅,走过的19年的路。小时候,父亲常常给我说红军的故事。英雄,是故事里的主角。那时我就在想,也许有一天我也能成  相似文献   

10.
每当我看见那个灰色精致的针线包时,我总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第一次参加作战时的情景,想起那位从战场上救了我生命的红军班长。 1935年7月,当我身着破裤,打着赤膊,光着脚丫报名参加红军的时候,含笑领我走进红军住房,给我换上衣裤的便是这位红军班长。他是江西人,当年二十七八岁,身材魁梧,浓眉大眼,圆脸红润,声若洪钟,十分威武。很可惜,当时部队里正在查AB团,不准随便问姓名,所以,我至今仍不知他的姓名。参加红军的第三天,班长就带我参加了  相似文献   

11.
正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苏区吴起镇,结束了长征。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分别在甘肃的会宁、静宁会合,红军三大主力最后在陕北"落脚"。陕北成了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也是红军新征程的"出发点"。吴起镇成为中央红军长征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落脚点"曾任中央组织部部长的李维汉(罗迈)说:"在到哈达铺前,在河边的一个圩场上,我看见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刘少  相似文献   

12.
正曾经在中央一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寻路》第34集中有这样一个场景:1930年12月30日,中央红军在打破国民党第一次"围剿"的战斗中,缴获了被彭德怀称为宝贝的好东西———无线电台。当红军总政委毛泽东、总司令朱德亲切地接见被红军俘虏了的敌军无线电台工作人员王诤、刘寅时,王、刘两人都表示愿意加入红军,为劳苦人民打天下。毛泽东热情地说:"那好,我和总司令代表红军欢迎你们!"接着毛泽东又诙谐地对他们说:"你们二位何不向总司令讨个官当当?"朱德当即明白了毛泽东的意思,便任命王诤为红军无线电队队长。  相似文献   

13.
正红二十五军长征后,留守在大别山区的红军部队进入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时期。这一时期,在皖豫交界的金刚台上活跃着一支妇女红军队伍,人们称之为"金刚台妇女排"。由于工作的关系,近几年,笔者收集了一些有关"金刚台妇女排"的资料,也发表了一些相关文章。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的深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关注"妇女排"这个英雄的群体以及女英雄们。前不久,妇女排女战士、红军女医官范明的外孙张帆,向我提供了一份有关其外祖母范明、外祖父胡继亭(或作胡继庭)的材料。由此,让我了解  相似文献   

14.
《广东党史》2011,(6):30-30
在瞿家湾革命历史纪念馆的烈士展厅内,有一位烈士让记者印象深刻,他的名字叫段德昌。段德昌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武装的创始人之一。水泊洪湖是他革命军事生涯的起点,"大马刀,红缨枪,我到红军把兵当。革命纪律要遵守,共产党教导记心头……"他创作的这首《红军战士纪律歌》至今仍在传唱。  相似文献   

15.
我在江西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陈列馆工作时,曾有幸敬访当年草拟红军一、二、三次反"围剿"作战命令的郭化若中将.这位被誉为军中第一个研究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儒将,认真看了我的访问提纲,然后回答了我提出的7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是福建省永定县虎岗乡乘下村人,跟着伟大领袖毛主席参加了国内革命战争、民族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参加了闻名的长征,那时我只有十几岁。红军的长征是伟大的胜利,但又是很艰苦的。但什么样的困难也吓不倒中国红军,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领导下,红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  相似文献   

17.
1933年9月,经蒋介石一番精心布置,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形成了北、西、南三面庞大的堡垒体系网,只剩下东部和东北部一个大缺口。蒋介石为了隔断中央苏区与闽浙赣苏区之间红军的联系,乘我红军主力东、西分离之际,命令北路军第三路军第八纵队周浑元部三个师进攻黎川。  相似文献   

18.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中共闽粤边特委与党中央失去联系。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闽粤边红军游击队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期间,我历任红军闽粤支队支队长、红军被立营营长、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团长兼政委等职。1935年春,敌人调遣了大批兵力驻防漳州,对我根据地和红  相似文献   

19.
记得1933年,我被派到红七师21因任书记长。后来,我们红21团打利川县城提了不少俘虏,我与团长钟子经商量,咱团兵力巨乏,能不能做俘虏兵的工作,让那些穷人出身的兵参加红军。当时在“左”的环境下,这个想法是冒险的,但我想,只要是有益于红军建设,就不要怕前怕后。不料团长听完高兴地一拍大田说:“正说到我心里去了。”于是我俩分了工,他领兵继续攻城,我集会俘虏兵做政治工作。正在这时,贺老总和关政委来到了这里,贺老总报着嘴说;“闪忠海,你不在前线,在这里干什么?”我指着那群俘虏兵说了我的想法,并补充道,我这是秘密干…  相似文献   

20.
正这些年,我"走走党史",首先断断续续地走完了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长征路,同时也走了红二十五军的部分长征路。这里,根据我"走走党史——长征行"的体验,谈谈对红军长征若干问题的一些看法。一、红军长征的基本内涵红军长征早已成为历史。但对它的研究仍然是个常研常新的课题。在走长征路的过程中,我萌生一个疑问:红军长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怎样才能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