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6年前苏联持不同政见者安那托利·谢哈尔斯基被克格勃当作筹码,与西方国家进行间谍交换。  相似文献   

2.
现将移居西方的苏联持不同政见者、历史学副博士亚历山大·亚诺夫一九七七年出版的《勃列日涅夫以后的缓和:苏联外交政策的国内根源》一书的第一章《对苏联贵族的素描》的内容摘要如下。标题是原有的。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是在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下进行的。这其中难免出现一些不同的意见或异己的力量。如何发现、准确分辨和处理这些不同的意见或敌对的声音,是摆在苏共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区别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敌对分子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进行坚决斗争,对人民内部的不同意见和不同风格的文学艺术作品则允许存在和发表,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处理意识形态问题的正确方针。在这方面,“地下刊物”、“持不同政见者”和“非正式组织”就是三个重要例证。  相似文献   

4.
今天的俄罗斯作家,经历了社会巨变之后,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他们过去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怎么看的,现在又是怎么认识的,是中国读者关心或感兴趣的一个问题。《俄罗斯作家的昨天和今天》一书,介绍了曾是苏联社会制度反叛者的索尔仁尼琴等持不同政见者,在苏联解体后,又成为“新社会”反叛者的思想变化和社会活动;介绍了过去持自由主义观点的雷巴科夫等作家对“俄罗斯改革”幻想的破灭和内心的迷惘;介绍了艾特马托夫和阿斯塔菲耶夫等作家从苏维埃制度的宠儿变为.激烈批判者的过程;介绍了邦达列夫等传统作家与自由派的激烈斗争。本…  相似文献   

5.
宗教在东欧国家具有相当大的势力。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不仅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基础相联系,并且与社会的政治观念、法律、哲学、道德、艺术等方面紧密联系,互相作用。长期以来,这些国家的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持不同政见者的活动又相互交织一起,更加强了宗教的影响力。在1989年东欧政治局势的剧变中,宗教的作用十分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6.
提起高尔基,人们会联想起"革命海燕"、"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这些形象深深地烙印在世人的记忆中。然而,他复杂的一面至今鲜为人知。【公开表达对新生苏维埃政权的不满】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出于巩固政权的考虑,对反革命势力进行了无情的镇压。同时,对大批持不同政见者以及持观望态度的知识分子也进行了镇压。高尔基对此极为愤慨,在他主办的《新生活报》上发表了一系  相似文献   

7.
20年前,拥有横跨欧亚两洲2240多万平方公里庞大疆域的大国苏联和拥有近2000万党员、执政74年的苏联共产党,在没有外敌入侵和特大自然变故的情况下顷刻之间解体覆亡。这一震惊世界的重大事件,被称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一场大灾难、大悲剧。反思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总结其中的深刻教训,对于我们居安思危,  相似文献   

8.
李永忠  董瑛 《人民论坛》2012,(18):28-30
失苏联者苏联也,非欧美也!苏共解散、苏联解体,问题出在"共产党内部"古往今来,政权的丧失取决于两点,一是被统治阶级再也不能忍受统治阶级的压迫;二是统治阶级再也不能照旧继续统治下去。在这两点中,不能忍受多为主观感觉,不能继续多为客观因素。而民心则是其最大的执政资源,是其政权兴衰的  相似文献   

9.
陈悦新 《传承》2009,(22):128-129
斯大林时期长期的党和个人过分集权的执政体系是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也是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失败的重要因素。苏联执政体系的失败违背了中国道家的核心思想。在新时期应当积极借鉴正确的道家思想来完善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中共在执政初期开展的反经验主义斗争,增强了全党坚持社会主义前途方向的政治自觉性,但并未彻底解决阶级斗争经验的误用问题。此场斗争在政治和现实层面的不同结局证明,基于确保执政安全和实现国家利益,我党在依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理论化了的苏联模式的用语范式来架构本党执政话语体系的同时,实际上一直坚持进行以我为主的执政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