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渭河源头的渭源公路段,有一位普通的养路女工.丈夫部队执行任务中不幸致残,1993年又下岗,失去了工作,儿子在小学读书,她一个人担负着一家3口人的生活,但她无怨无悔.在公路战线上,她连续7年被甘肃省定西公路总段评为"双文明建设先进个人"、"青年岗位能手",1998年被甘肃省交通厅授予"全省优秀养路女工",今年"七·一"前夕,她又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  相似文献   

2.
<正>在农二师二十一团沙砾社区,63岁的维吾尔族大妈塔拉汗5年来一直照顾3位老知青,用一颗善良的心,使3位风烛残年的老人生活幸福,她用朴素的言行演绎着多民族一家亲的温暖亲情。塔拉汗大妈出生在喀什,父母过世时她才5岁,随姐姐生活。上世纪60年代,她曾经有过一次婚姻。在"文革"中,她莫名其妙地被打成了"反革命"遭到批斗和毒打,丈夫也跟她离了婚。离婚后,她独自带着3个年幼的孩子艰难地生活。1971年,39岁的北京知青关节纯(满族),在新疆若羌已修了10年公路。这年夏天,在别人的  相似文献   

3.
梁春新,肢体三级残疾人,六师五家渠市国贸商城"众信购物中心"和"众信购物超市"负责人,固定资产150万元,解决2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成为残疾人自强典范. 命运的安排让她无法选择,两岁多时因为意外,马车从她稚嫩的腿上轧过,使她终身残疾.坚强的她不甘心命运的安排,选择职业高中学习财会专业,在校期间,她刻苦学习会计专业知识,常常是舍友们还在梦乡中酣睡,她已悄悄地拿起书到走廊上学习.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105岁的邱四嫂,在长汀县新桥镇江坊村已经生活了80多个年头。晚年,她收获了一份份惊喜:2014年10月30日,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上杭古田召开,上级专程派代表前来慰问并为她体检;2015年,龙岩市人民政府为她颁发"百岁寿星"牌匾;2016年,获颁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章一枚。老人不无自豪地说:"当年我是红军的卫生兵。"  相似文献   

5.
正刘美华的"做人吃亏就是占便宜"这句话,多少年一直伴随着她的工作和生活,也影响着她的子女,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她的故事已在二师二十五团传为佳话。她的家是一个大家庭,有98岁的老母亲,丈夫丁再平是一名机务职工,大女儿已经成家立业,小女儿也步入工作岗位,2014年随着外孙女的出生,她们夫妻也荣升姥姥和姥爷,一家人其乐融融。她的母亲已经随刘美华生活了27年,全家人一起吃饭时,她和  相似文献   

6.
<正>她放弃了在外安逸的生活,回到家乡成为泸县首个当选村党组织书记的大学生村官。从象牙塔回到黄土地,她曾面对村民的责骂而哭泣,也曾一度陷入矛盾与挣扎,但她却用坚持与努力让全村人的收入翻番。有人说她是"女强人",但她却更喜欢自嘲自己为"女汉子"。在形容担任村官的这5年时,她说这样的生活充满了"质感"。她就是韦方利,泸县大水坝村党总支书记。"不搭调"的女村官韦方利是土生土长的大水坝村人,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也是村里唯一一个出去后再回来的大学生。2009年8月,23岁的她辞掉了成都一家  相似文献   

7.
提起孙玉凤,认识她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一句:"那可真是个要强又能干的人。"孙玉凤原是农五师八十五团轧花厂一名女工,1992年,26岁的她,被分配在脱绒车间工作,无比热爱工作的她,干起活来总是特别拼命,浑身上下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但是不幸却悄悄降临了,就在那一年,由于脱绒机老化,皮带与齿轮打滑,因过热而引起失火,正当班的孙玉凤奋不顾身地扑了上去,就在救火时,她的右臂被卷进了机器里……从昏迷中醒过来之后,孙玉凤看着自己空荡荡的衣袖哭了。她无法想象,只有一只手的她要怎样去面对今后的生活。在领导和丈夫的关  相似文献   

8.
正王俊说:"我这一辈子不想其他的,只干一件事,就是为老服务,让更多老人感受到吾家乐宝带给他们的幸福新生活,一个带着希望,带着梦想温馨又从容的夕阳生活。"在往返于为老服务的道路上,她乐此不疲,在她的带领下,新疆汇丰城投集团吾家乐宝养老总院在开业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荣获"师市为老服务先进集体"称号、师市"工人先锋号"、她本人也获得"准  相似文献   

9.
<正>一枚小钢钉,普普通通不起眼,但是它却能打穿木头,穿透墙壁,凭着肯"钻"、能"挤"的本事,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好帮手。四师六十八团七连计生宣传员何玉英,凭着一股"钉子精神",成为连队的好帮手,职工群众的贴心人。"你们连队的计生宣传员何玉英真是不错,工作认真又负责,一定要多帮帮她、多鼓励她,让她继续干下去呀!"这是六十八团计生办李建秀对新上任的计生宣传员何玉英的评价。就在2016年7月,计生宣传员  相似文献   

10.
自2008年进入天业集团天辰化工有限公司工作以来,王晓玲在化验员岗位上工作了十余载.生活中,她爱笑爱唱;工作中,她敬业勤奋.工作的第三年,她通过了"精一岗"测试,之后又考取了"化学检验工高级工证书""化学总控工中级工证书"和"烧碱工高级工证书",连续五年被公司评为"先进个人".2020年11月,在天业集团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化工总控工(技师组)比赛中,王晓玲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1.
七年前,也就是北京申办奥运成功那年,我大学毕业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第一次认识了《北京支部生活》。从那时起,我便和她有了不解之缘。七年里,北京为举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而努力奋斗,我也在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奋力拼搏。如今,七年过去了,奥运会成功举办,奥运健儿取得佳绩,我也收获颇丰。是《北京支部生活》陪我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她成为我月月如约而至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12.
李佳  陈捷  徐园 《江淮》2011,(11):52-53
马鞍山市瑞南社区成立于2007年,作为一个农转非小区,短短几年,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示范社区"、"省廉政文化进社区示范点"、"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10多项称号。在这些荣誉的背后,立着一群默默奉献的社区工作者,他们是如何工作的?他们付出了怎样的努力?10月18日这天,我们来到这里,跟随社区党支部书记沙慧君,体会她的工作艺术,感受她的幕后艰辛,倾听她的真实心事——  相似文献   

13.
李红 《兵团工运》2011,(10):7-8
<正>"我是去年8月到石河子大学保洁公益性岗位上工作的。有了这份工作后,生活有了保障,我很珍惜。"7月28日,家住石河子23小区的45岁的王静,高兴地告诉笔者说。王静是原石河子液压件厂的下岗职工。企业破产后,她四处寻找工作,为生活奔波,吃了不少苦头,是公益性岗位让她生活安定下来。从2004年到现在,农八师石河子市共开发公益性岗位2800个,  相似文献   

14.
1957年,生长在英国的她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加入中国国藉。1960年,她又与丈夫匿名向新中国捐赠了1.2万英镑私人财产支援国家建设。这件事引起了周总理的重视,要求有关部门寻找她,直到30年后,她才被找到。这位英裔中国老人,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默默地为自己的信仰无私奉献着。1985年,这位执著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入党积极分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她喜欢别人叫她"同志",她为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而自豪。她生活朴素,永远用一个合格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赤诚之心回报这个光荣而神圣的组织。  相似文献   

15.
<正>30岁的侯美菊,一张娃娃脸,说起话来慢条斯理。5年前,侯美菊当村官报到的第一天,村干部和村民们见到文文静静的她不禁质疑:"一个女孩子,能行吗?"5年后,大家这样评价侯美菊:"干起工作来,有股泼辣劲儿,有耐心又细心,能吃苦。"翻开侯美菊的村官日志,厚厚的一大本,密密麻麻,记录着她从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到一名受到干部  相似文献   

16.
<正>在农十三师有这样一位能歌善舞的哈萨克族姑娘,她不仅能歌善舞,而且业务很精,她还是兵团第一位考取土地招拍挂主持人的哈萨克女性。她的名字叫莎娜丽汗,是"轻风公主"的意思。1977年,莎娜丽汗出生在甘肃省阿克塞县。1988年,她三年级的时候随父母工作的调动搬家到了哈密农十三  相似文献   

17.
夜深了,她案头的灯还亮着,伏案工作的身影被灯光拉长投射到墙壁上.从整理好的一堆资料中抬起头,她揉了揉酸疼的肩膀,又在心里过了几遍出差前要完成的工作:制作党课课件,制订主题党日活动方案、党员学习计划、家有中考生的党员心理疏导计划……确定一切安排妥当,她才走进卧室,疼惜地抚摸着两个孩子稚嫩的脸颊——次日一早,她就要去北京参加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又要好几天见不到这两个小家伙了. 她叫李雪莹,是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第三油矿中四采油队第27任党支部书记.七年来,她和其他班子成员勠力同心、并肩作战,带领24名党员立下"让'三老'不老、让'四严'更严"的承诺,用超高质量、超高标准的协力工作,让"三老四严"这个大庆人心中的"传家宝"形神俱升.  相似文献   

18.
<正>边智猛现任沧州市公安局运河分局刑警大队市场刑警队队长。2000年参加公安工作,从警16年来,侦破各类刑事案件20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00余名,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两次。运河分局辖区处于全市商业中心,大型商厦鳞次栉比,属于街头犯罪及侵财案件高发地带。2015年10月17日,辖区群众李大姐报警:昨天下午5点左右,她点开了一条"10086"发来的兑换积分的链接。很快,银行客服就打来电话,称她的银行卡有巨额资金  相似文献   

19.
<正>5月2日,一三○团光明路社区书记周新义再次来到哈族大妈热拉希家,给她送来了降压药,送上节日的祝福,并请医务站工作人员给她监测血压。一三○团在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中,以社区服务为平台,紧紧围绕"小社区·大服务"目标,扎实开展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全团5个社区通过"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七个一"活动,双语学习;在服务窗口  相似文献   

20.
正她的家乡在哈密,那里的瓜果香甜,生活安逸;她上大学在石河子,那里环境优美、气候适宜。怀揣着理想和信念,她最终选择了去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条件相对艰苦的二师三十三团工作。从技术员干起,在机关帮过工,负责过科技工作,现在已经是三十三团人口计生办主任、妇联副主席的她,用16年时间,实现了三次人生的自我超越。她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团场,同时也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升华。她叫高艳荣,一朵美丽的瀚海"女人花"。1996年,刚刚走出校门的高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