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未成年人以当事人或证人的身份参与民事诉讼活动,因身份的不同也承担不同的责任,遵循不同的法律规则。相对而言,未成年当事人参与诉讼有较为完备的法律规则保障。而在诉讼证据规则方面则不同,未成年人作证没有得到同其作为诉讼当事人一样的司法特别保护。文章结合民事诉讼实务,以未成年人司法特殊保护为主线,比照未成年人以当事人身份在诉讼活动中的保护规则,探讨涉少证据规则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红色是激情;黄色是明快;蓝色是忧郁。每种色彩都有各自的魅力和语言;不同空间会演绎不同的氛围和情景。设计师运用色彩语言赋予了  相似文献   

3.
男女有别     
在旧社会,上海是有租界的。这租界,是洋人的天下.洋人是有“身份”的,而且最高,挨下来便是黑齿阿二,红头阿三,黄皮肤的国人——买办之类“高等华人”除外——没身份,被戏称为“黄皮阿四”,受尽凌辱,自不待言。  相似文献   

4.
张倩倩 《法制博览》2023,(36):88-90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是特殊主体,即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那么对于非身份者与有身份者共同经营的,非身份者是否构成该罪的共犯?司法实践中有两种不同的做法,作者结合对司法判例的统计,对两种做法对比论证,并对非身份者不构成该罪的观点提出了相应分析和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5.
牛耕  马小平 《工会博览》2009,(7):172-172
原始色彩是人类的色彩审美观之源,对原始色彩的认识来自于原始色彩崇拜。中华民族本有信古崇祖的传统,根植于原始崇拜,而深受中国儒、释.道文化思想哲学影响的中国民间色彩观经过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生生观的色彩观,阴阳观的色彩观、五行八卦观的色彩观三大体系。红色是中化民族群体的神祗崇拜色彩,由四万年前山顶洞人在死者身旁洒矿物质的红粉,祈愿灵魂不死生命永生开始,尚红意识流的至今。在传统文化中,中国人崇尚吉祥、平安,大大吉大利的思想观念,运用红色来表达美好,喜庆、吉祥的愿望决定了中国民间尚红的色彩审美观,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色彩文化。  相似文献   

6.
长平 《法制博览》2010,(14):21-21
方静的身份是央视主持人,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她还有没有另外一个身份呢?或者说她的真正身份是什么?央视前主持人阿忆报料说:“那端庄大气的方静妹妹,为便于谋取军事情报外泄,申请去主持《防务新观察》,终于被捕。”这给舆论扔下了一个炸弹,立即成为热点新闻。随后,方静义正词严地辟谣,阿忆轻描淡写地道歉。又有敏感的人士指出,这是一场有预谋的炒作,  相似文献   

7.
台湾学者对台湾历史的研究陈孔立本文是一份学术动态资料,提供有兴趣研究台湾历史的大陆学者参考。一、总的印象台湾学术界对台湾历史的研究,基本上是学术性的,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政治内涵,有时还有相当强烈的政治色彩。过去台湾史的研究曾经是一个敏感的领域,人们...  相似文献   

8.
陈英杰 《工会博览》2009,(6):178-178
随着广播电视改革的不断深入,主持人节目正以其较强的生命力,为我国的广播电视增添了无比的色彩和魅力。那么,什么是主持人节目呢?笔者认为主持人节目,又称主持人形式的节目。它是相对传统的播音员播出的节目而言。所谓主持人节目,应该由固定的真实的人,以个人的身份,参与听众或观众的直接交流,并主持固定的广播电视节目。那么主持人节目成功的因素又是什么呢?根据几年来的工作和学习,笔者认为应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理论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变,即从绝对的物质主义转向物质主义和理念主义并重,国家不再被认为只是进行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而是能够通过实践互动重新建构身份与利益。从学说发展史的眼光来看,这标志着国际关系理论不再是以强调科学主义的微观经济学作为唯一的思想来源,而是融入了充满人文色彩的社会学思想要素。但这还不够,国际关系学者还需要对作为实践知识的国际关系理论进行哲学的检验与反思,本文是作为这项研究的一种导论。  相似文献   

10.
在论及网络越轨行为时,学界研究大多习惯将网络越轨行为与青少年群体紧紧联系在一起。而这种联系,缺乏必要的实证数据的支持。在某种意义上说青少年的越轨身份和网络越轨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制造”和“生产”出来的,具有意义建构的意味。青少年越轨身份的被制造,来自于作为网民主体的青少年必定存在网络越轨行为的论断和对青少年年龄区间界定的含混;而网络越轨行为的“被生产”,则源自于通过对网络环境容易产生越轨行为的判断而进行的标定。正确和客观地认识网络中的青少年越轨行为,需要将日常生活理论作为理论支点,采用统计概括和田野调查的研究范式对网络越轨中的青少年人口统计学特征和越轨行为特征进行科学准确的把握。同时也不能忽略越轨含义的中性色彩,区别对待青少年网络越轨行为。  相似文献   

11.
被告人身份的认定,是法院刑事审判工作中一项常规的、极其重要的审查活动,特别是在流动人口犯罪多发地区。然而,由于被告人谎报、瞒报身份,加上身份调查程序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诸多客观障碍,使得这一审查日趋复杂,并已演变成为困扰刑事审判活动的一大难题。本文拟对被告人自报身份现象作一简要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并就一些衍生性问题进行粗浅探讨,以期为解决被告人身份认定这一司法难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潘洪辉 《工会博览》2010,(5):155-156
随着数字图像时代的来临,在平面设计和摄影中,许多工作者通过对图像的后期编辑、处理得到了更加富有表现力的色彩。色彩基础理论是一切色彩运用的基础,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并融会贯通使用。了解其物理理论,懂得数字图像颜色的形成,学会在现代数字艺术中随心所意的应用色彩,是处理好图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雷墨 《南风窗》2014,(23):22-24
如何实现与中国领导人的正式会谈,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一个难题。但更值得思考的是,这为何会成为一个问题。 10月28日,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以“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的身份访问北京,并在29日与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举行了会谈。毫无疑问,福田的理事长身份不是重点,“安倍特使”的身份才是看点,尽管这一身份是非正式的。  相似文献   

14.
提到化妆师,人们总会把他们和美好联系到一起。因为这是一个能给人带来美丽的职业。不同的色彩,多样的搭配,通过多彩的调色盘,化妆师用那“神奇之手”让普通人多了一份光彩与魅力。  相似文献   

15.
石破 《南风窗》2014,(1):62-63
某个姓氏的祖先可能不止一个人,但人们一般都刻意地确定某一个祖先:这个人要在历史上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有较大社会贡献、形象必须正面——他不可能是个农民,更不可能是奴隶。  相似文献   

16.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因为有了梦想,才会使人生有方向,有力量,有激情,有希望。让你的生活平添许多美妙的色彩和无限的光亮。  相似文献   

17.
每个国家都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负有与自身身份相称的国际责任,而国际责任又是国家身份逻辑的自然延伸。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国家身份在范围与结构上都发生了质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国际责任的拓展。面对身份剧变所带来的“身份困境”以及国际社会中一些过分夸大中国实力的不实言论,中国的战略选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法制博览》2009,(13):56-57
中国古代史上统治者最卑劣最下流的刑罚,奠过于当众裸露女性的身体。在“穿衣文化”的世界观形成后,中国人便开始以裸体为耻了,掠去女性的衣服,使其一丝不挂,这就是贬低她的身份,侮辱她的人格的一种卑鄙的做法,尤其是将女犯处以裸刑,除了贬低其身份之外还额外起了一个羞辱的作用。从古至今,有很多女性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这里,我们例举六位中国历代的女杰,看一看她们是如何面对这种惨无人道的卑劣刑罚:  相似文献   

19.
实习,是使学生能够顺利融入社会的一种方式,亦是从校园生活过度到职业生涯的培训活动。而在实习这种特殊的社会活动中,实习生却面临着一种极其尴尬的位置。究竟是作为依附学校的学生?亦或是依附于工作单位的员工?不同的身份定位所处的法律保护地位已有所不同。不同的法律部门保护着不同的法律客体,这是法律最基本的含义。因此,该如何界定实习生的法律身份成为保护实习生的首要问题。其次,在确定实习生的法律身份的同时,该选择何种部门法来保护实习生的合法权益成为重点。最后,如何将这种保护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这不仅仅需要国家权力机关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实习生应当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和如何追诉合法权益的侵权赔偿。  相似文献   

20.
抓周     
在“族群”一栏,你有两个身份:一个是血缘的,一个是生活的。人以群分的名词成为了都市客的流行标签。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出现了无数个新族群——你是哪个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