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另一次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开创的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本文通过回顾第一次飞跃的历程,分析和研究它产生的原因,阐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70多年的历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并成功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第二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领导全国人民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实现这两次历史性飞跃?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为什么不仅没有实现这样的飞跃,反而使国家发生了演变和解体?看来,对实现历史性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自中国共产党创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则是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延伸和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准备;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实现了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用这一历程去解读中国共产党历史,能更好地认识当时的历史进程,总结出一些重要的结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过去是、今后也仍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一、毛泽东是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元勋和集大成者要认识毛泽东在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的作用,就要认清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内容。所谓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就是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因而能够顺利地解决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发展经历了两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大体用了40年的时间,跨越贫困落后,步入温饱社会;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自90年代以来,通过实施奔小康战略,到本世纪末基本进入小康社会。到下个世纪中叶,中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从而步入现代化社会,这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第三次历史性飞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80年的奋斗与求索,在理论上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理论飞跃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理论飞跃的成果是邓小平理论.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经过20年探索,最终确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主体社会主义模武.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代中国发展的主线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三个理论成果,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发展过程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探索》2015,(6)
从"学科形态"层面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化"出的成果作整体的学理凝练在本研究领域还处于薄弱状态,以至于人们对作为"顶层"政治意识形态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印象深刻,而对于其"学科形态"即所达至的学术"制高点"有点若明若暗。应该从"学科形态"层面去把握这次历史性飞跃的成果,就是说,"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概念集中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哲学形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概念集中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经济学形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集中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科学社会主义形态"。  相似文献   

9.
戴舟 《求是》1998,(22)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产生了邓小平理论。这里所说的历史性飞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实践上经过失败和胜利的多次反复,我们党成功地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二是在认识上经过错误与正确的多次比较,我们党确立了自己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因此,历史性飞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论发展,而是具有划时代的特征,它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进入了新阶段,达到了新境界。这是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实事求是重在创新肖前鲁鹏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说:“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  相似文献   

11.
陈其胜 《党史文苑》2008,1(1):25-2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以来就着手进行的一项伟大事业.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援心,毛泽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的贡献突出体现在:在党内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在理论上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在实践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在成果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统理论--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2.
我们党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无论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还是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它们之所以得以发生,得以实现,都源于一个伟大思想:毛泽东的这思想。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要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取得更大胜利,必须继续进一步坚持实事求是的伟大思想。  相似文献   

13.
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一)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 ,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有过两次大的被扭曲。一次是30年代至40年代 ,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把苏联经验绝对化 ,把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另一次是50年代至70年代 ,“左”倾思潮和“左”倾社会主义观把马克思主义某些观点公式化和僵滞化。中国共产党凭靠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政治勇气及创造智慧 ,通过对被扭曲的社会主义学说的斧正 ,和对两次扭曲所产生的灾祸的治理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失败…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把毛泽东与刘少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亲密合作同党的理论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认为毛泽 东与刘少奇的合作对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十五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的党。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是在一个贫穷落后、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东方大国中进行的,其艰巨性和复杂性世所罕见。要把中国的事情做好,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找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富于理论创造精神的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刘友于十五大精神与党史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处于幼年的中国…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次飞跃是找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其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是找到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其理论成果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两次飞跃所面临的历史背景和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虽然不同,但却都是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首的两代中国共产党人,站在历史的高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基于对基本国情的正确判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从而创立各自的理论体系,指导具体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两次巨变。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尽管博大精深,涉及内容很广,但是它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回顾一百年来我国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的这段讲话是对本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精辟概括。这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反映了一百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和掠夺、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伟大历程。具体地说,这三次历史性的变化是:(一)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上个世纪之交中华民族面临民族危亡时第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19.
吴学武  汤学正  丁佩 《求实》2006,(Z2):40-41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时代的产物 20世纪上半叶,当帝国主义列强疯狂侵略和掠夺中国,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广大人民群众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的情况下,以毛泽东、周恩来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这个飞跃的理论结晶就是毛泽东思想,这一思想充分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以来就着手进行的一项伟大事业。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的贡献突出体现在:在党内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在理论上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在实践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在成果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统理论——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