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邱成 《唯实》2014,(1):74-76
<正>近年来,随着丰县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生态环境成为"短板",生态产品成为紧缺公共产品。要减少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的对抗性,实现两者协调发展,就必须赋予经济建设以生态尺度。为此,我们主动顺应百姓"盼环保、要生态"的强烈期待,大力实施生态惠民工程,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生态网络,加快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坚持产业与生态相协调,大力推进天更蓝工程。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主动把"环境是最稀缺资源、生  相似文献   

2.
正做好大生态文章,关键是要做好融合,让生态建设与产业、文化、民生、旅游等深度融合,让生态投资成为有效投资,一曲"大生态"融合发展的绿色交响曲奔腾黔中大地。作为首批生态文明国家级试验区之一,贵州守牢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生态"理念有了大量具象实践。  相似文献   

3.
正安顺市林业系统按照"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穷拔穷根"的要求,大力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走出一条"多绿多财多彩"的林业发展新路子,为绿色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将"大生态"纳入三大战略行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正成为多彩贵州的主旋律,而林业生态建设则成为"大生态"战略的主要任务之一。安顺市地处黔中,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生态脆弱,这也成为山区群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以"美丽中国"表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也从另一个层面进一步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理论的"文明"特质。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理论是一种文明论,一方面,从理论层面彰显出系统性与进步性;另一方面,从生态、经济、社会等应用层面彰显出其实践成效。理论与实践的"文明"属性为世界文明形态转型贡献出来自中国的声音,成为人类追求长远发展、探求生态文明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边城赤水,与四川泸州隔河相望素有"川黔锁钥"、"黔北明珠"的美称是黔中融入川渝经济圈、长江经济带的"桥头堡""地理偏远,交通闭塞",是过去外界对赤水的评价,也让赤水"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蓉遵高速纵贯全境,丹霞地貌入选世界自然遗产,80.17%的森林覆盖率成为责州最"绿"的地方,新型工业、旅游产业方兴未艾,走生态路、吃生态饭、发生态财,赤水成为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的典范,这座新兴城市正在黔北冉冉崛起。80.17%森林覆盖贵州最"绿"赤水处在神奇的北纬280线上,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奔腾的赤水河穿境而过,生态环境良好。赤  相似文献   

6.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下简称"两山"理念)让中国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指南。而如何实现"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的关键与核心,已成为"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内的重要任务与优先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推动"两山"转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仍面临突出瓶颈:全社会对"两山"转化仍处于摸索阶段、政府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不完善、基础性制度不健全以及人才和资金缺乏等。为此,应围绕政府顶层设计、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生态产品监测和生态价值核算机制、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完善市场交易机制、推进生态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7.
正从严管党治党、护好政治生态,成为茅台迈向千亿集团的"重要法宝"。"好的政治生态,就是好的发展环境。"8月9日,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保芳在茅台集团2018年党建工作推进会上指出,要打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任督二脉",把党建工作的"软指标"转化为改革发展的"硬实力"。从严管党治党、护好政治生态,成为茅台迈向千亿集团的"重要法宝"。党建入章厚植企业"根"与"魂"谈及茅台发展动力,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保芳的回答铿锵有力:加强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翟坤周 《求实》2016,(6):47-57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镇化质量、水平和效益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突出地位的确立,已成为我国城乡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引领方向,生态文明建设逐渐被纳入到城镇空间实践范畴。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规划、实施、监管和评估的重要内容,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到城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是实现城镇空间界面上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整合"的本质要求。为此,亟需通过科学设计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新型城镇化的技术路径,从根本上促进城镇空间绿色转型,实现城镇"三生空间"共享共赢。  相似文献   

9.
《实践》2020,(7)
正巴彦淖尔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与合理开发,将"绿水青山"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不断丰富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之间的辩证关系,通过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的科学实践,努力使巴彦淖尔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指导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实践创新样板。以生态治理为核心,乌梁素海  相似文献   

10.
盛夏时节,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齐聚多彩贵州,爽爽贵阳,共议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变革与转型。高端、前沿、务实、开放——连续举办了四届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会议,今年升格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这是对贵州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发展的极大肯定。"贵阳共识"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声音、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1.
正贵阳市乌当区以"守底线、走新路、上台阶"为总揽,紧紧围绕打造"生态健康之区"目标,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孕育绿色发展生机。森林覆盖率达49.9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常年保持在350天以上,喀斯特地貌与生物多样性特征明显,地热资源富集,山水林田错落有致……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成为贵阳市乌当区的特色名片,孕育了绿色发展的生机。乌当区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以"守底线、走新路、上台阶"为总揽,紧紧围绕打造"生态健康之区"目标,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是我国最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我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目标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全国发展与稳定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正"十三五"以来,贵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融合发展的绿色减贫之路,既保护好生态环境,又向生态要效益,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贵州,最大的资源是生态,最大的优势还是生态。生态资源上的"富饶",已然成为贵州绿色发展的最大亮点。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这是贵州越来越美的五年,以"绿色"为主色调的优美生态画卷正在眼前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14.
张国华 《当代贵州》2010,(21):27-27
<正>发展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不矛盾,只要坚持科学发展、合理发展,工业经济完全可以成为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发展工业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是否是冤家对头?当然,不否认个别地区盲目发展工业经济  相似文献   

15.
正"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贵州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沿河自治县因地制宜种植茶业实现绿色崛起,森林覆盖率由"十一五"末的40.68%增至"十三五"末的65%。生态保护与产业创新发展双赢。不仅让贵州老百姓拥有了绿色健康生活的"幸福不动产",也成为群众的"绿色提款机"。深情回望,绿韵悠长。  相似文献   

16.
岳振 《当代贵州》2014,(21):30-30
正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在环境保护方面"向瑞士学什么",越来越成为贵州的一项重大课题。气候、生态条件与地理面貌等与瑞士比较接近,成为贵州打造"东方瑞士"的自然基础。绿色、富裕,生活舒适,可视作"东方瑞士"的典型特征,而完善的环保制度体系以及注重清洁发展的产业结构、深入人心的环保意识等,却是"东方瑞士"更为本质的内涵。瑞士被称为"欧洲后花园",是"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不矛盾"的现实案例。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地理位置、文化融合等先天优势,但更  相似文献   

17.
<正>湄潭县以建设成为"绿色高效园区、生态文明茶城、美丽乡村典范、休闲养生胜地"为目标,走出一条农业县的改革发展、科学发展之路。素有"云贵小江南"、"中国茶城"美誉的湄潭县,立足县情,改革创新,加快发展,坚持生态为先,特色为要,城乡统筹,以建设成为"绿色高效园区、生态文明茶城、美丽乡村典范、休闲养生胜地"为目标,走  相似文献   

18.
生态危机引发的生态犯罪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显性社会问题。由于生态犯罪的收益大于生态犯罪的成本,生态犯罪的发生率大于生态犯罪的发现率、查处率和死亡率,这是导致生态犯罪发展蔓延的原因所在。惩治与预防生态犯罪应当"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并辅之于刑罚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7月6日至8日,主题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将举行。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十年,从一个地方会议升格为一个全球性的国际论坛,积极促进国际与国内在生态文明领域的广泛交流和务实合作,有力回应国际社会对生态环保问题的共同关切,多年持续发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声音",成为生态文明的"中国窗口"。贵州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早在1980  相似文献   

20.
<正>水头寨坚持走生态和发展双赢之路,逐步搭建起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民族特色联动发展的产业格局,成为贵州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鲜活样本。贵阳市开阳县禾丰乡水头寨,这个只有50余户人家的布依族村落,却是众多考察团的"必修"行程,不少环保组织将其视为一个研究范例。"这就是生态文明!"6月27日下午,瑞士驻华大使戴尚贤一行在水头寨参观时说,生态文明就是要产业与生态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水头寨坚持走生态和发展双赢之路,逐步搭建起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民族特色联动发展的产业格局,实现了从贫困村到富裕村的华丽转身,成为贵州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鲜活样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